<p class="ql-block">《简·爱》人物语言特色分析</p><p class="ql-block"> 徐建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在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是展现人物性格、身份、地位以及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夏洛蒂·勃朗特在小说《简·爱》中,通过精心雕琢不同人物的语言,使每个角色都栩如生,跃然纸上。以下将分别探讨简·爱、罗切斯特以及校长布洛克赫斯特先生的语言特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简·爱的语言:自尊自强的独立宣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简·爱出身卑微,自幼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后又遭受舅妈一家的虐待,在慈善学校也饱受折磨。然而,这些苦难并没有磨灭她的意志,反而铸就了她自尊、自强、追求平等的性格。她的语言直接、坦率,充满了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完全符合她作为一个独立女性的身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与罗切斯特的对话中,简·爱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自我意识。当罗切斯特试图以主人的身份命令她时,简·爱毫不畏惧地回应道:“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我也会的。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难于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上帝没有这样。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这段话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简·爱对平等爱情的追求,她不因为自己的贫贱而自卑,也不因为罗切斯特的富有而屈从,彰显了她独立的人格和自尊自爱的品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又如,当简·爱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并对罗切斯特说:“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简·爱的语言坚定而决绝,她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被爱情冲昏头脑,这种自尊自强的态度通过她的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 罗切斯特的语言:傲慢与温柔交织的贵族特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罗切斯特出身贵族,拥有财富和地位,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孤独和痛苦。他的语言时而傲慢无礼,时而温柔深情,这与他的出身地位和复杂的性格相契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初次与简·爱见面时,罗切斯特为了试探简·爱,故意摆出一副傲慢的姿态,他说:“你也许要问,是什么使你这位年轻的小姐远涉重洋到我的地方来?是哪阵风把你吹来的?”这种带有挑衅和傲慢的语气,一方面显示了他作为主人的优越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试图掩盖内心真实情感的心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而,在与简·爱的相处过程中,罗切斯特逐渐被她的独特魅力所吸引,他的语言也变得温柔起来。当他向简·爱表白时,深情地说:“简,我恳求你做我的妻子,做我唯一的挚爱,与我共同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此时的罗切斯特,抛开了贵族的傲慢,用真诚而温柔的语言表达了对简·爱的爱意,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柔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罗切斯特对简爱表白时最感人的一句话之一是:“我对你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就好像我左侧肋骨这里有一根细线,另一端紧紧系着你。”</p><p class="ql-block">罗切斯特的语言变化,不仅体现了他性格的复杂性,也反映了他与简·爱之间感情的发展。从最初的傲慢试探到后来的真诚表白,他的语言始终围绕着他的贵族身份和情感变化,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这个角色的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布洛克赫斯特先生的语言:虚伪与残忍的宗教说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校长布洛克赫斯特先生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打着宗教的旗号,对学生进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他的语言充满了虚伪的宗教说教和冷酷的命令,完全符合他作为一个贪婪、残忍的校长身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慈善学校里,布洛克赫斯特先生经常对学生进行长篇大论的宗教训诫,他说:“孩子们,你们要记住,你们是穷人,是上帝的选民,你们应该忍受苦难,以证明你们的虔诚。”他将这些虚伪的宗教观念灌输给学生,试图让他们安于贫困和苦难,实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和经济利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简·爱不小心打碎了石板,布洛克赫斯特先生毫不留情地惩罚她,并当众羞辱道:“你这个邪恶的孩子,你必须站在这个凳子上,让大家看看你的丑恶。”他的语言冷酷无情,没有丝毫的同情心,将简·爱置于众人的嘲笑和鄙视之中,充分暴露了他的残忍和虚伪。</p><p class="ql-block">布洛克赫斯特先生的语言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刺痛着学生们的心灵,也让读者对这个伪善的校长充满了厌恶和憎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结语</p><p class="ql-block"> “言为心声”,《简·爱》中的人物语言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工具。简·爱的自尊自强、罗切斯特的傲慢与温柔、布洛克赫斯特先生的虚伪与残忍,都通过他们各自独特的语言得到了生动的展现。夏洛蒂·勃朗特以其精湛的语言艺术,为我们呈现了一部充满人性光辉和思想深度的文学巨著。</p><p class="ql-block"> 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1]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祝庆英,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p><p class="ql-block">[2] 张玲.勃朗特姐妹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p><p class="ql-block">[3] 王守仁.英国文学简史[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