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黔渝 浮光掠影

江述高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行始于湘西怀化,自芷江进入黔省铜仁,蜿蜒北上取道渝州的秀山、酉阳、黔江等地后重回湘西,从张家界返回北京。湘西黔北渝东南,</span>三地之间山水相依,锦山绣水中点缀着楼台廊榭;苗族侗族土家族,民俗淳朴古风犹存,平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p> <p class="ql-block">一,芷江洽降旧址:中国人民接受日冦投降之地。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侵华日军受降纪念坊为“血”字造型,寓意沉痛而深刻。</p> <p class="ql-block">二,铜仁大峡谷:位于黔省东北,地处武陵山区。景区内茂林幽谷,高瀑深潭,清溪曲径,地貌与植被带有原始天然的境味。</p> <p class="ql-block">三,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位于铜仁市碧江区中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span>以明清及民国时期建筑群、红色文化遗址和夜间文旅体验为核心特色。‌</p> <p class="ql-block">四,苗王城:位于黔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始建于明朝初年,是中国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苗寨,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建筑为一体,享有“千里苗疆第一寨”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五,茶峒:沈从文笔下美丽而多情的“边城”,与贵州、重庆隔垣河相望,是个“一脚踏三省”的地方。淳朴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风物、鲜明的民族特色,使之成为旅游新宠。此前在川陕甘、云贵渝,也走过类似的地方,称“鸡鸣三省”。</p> <p class="ql-block">六,酉州古城:前身为明洪武年间酉阳土司冉兴邦修建的土司衙门,历经明清修缮成为武陵山区政治经济中心,后因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逐渐荒废。2010年古城在旧址复建,2012年10月正式开街,是以土家族、苗族文化为载体的民族风情街。</p> <p class="ql-block">七,蒲花暗河:地处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喀斯特地貌景观为主体构成,集地下暗河、天生桥群、赤穴溶洞和原始峡谷于一体。乘船穿越暗河时,三座高逾一百五十米的天生桥横跨水面,神工鬼力般地质奇观令人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八,濯水古镇: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地处乌江主要支流、我国罕见的自东向西奔流的阿蓬江畔,以横跨江面的“天下第一廊桥”最为著名。古镇街巷总体上呈“五街七巷三宫七院”的格局,时间关系只匆匆浏览了很少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九,酉阳桃花源: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文学虚构的理想社会,在发展旅游业的大背景下,现在国内有多处以“桃花源”为名的景区。除了重庆酉阳,还有河南灵宝、湖北竹山、安徽黟县等地,但均无陶渊明活动或文化遗迹佐证。‌‌现得到较为广泛认同的是位于湖南常德的桃花源风景区,该地因与地理、文献及历史遗迹的高度吻合,被视为最接近陶渊明《桃花源记》描述的“世外桃源”。不过,这倒也不影响游览酉阳桃花源时的愉悦心情。</p> <p class="ql-block">十,叠石花谷:位于重庆酉阳板溪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虽为人造景观,却因其为全球首个融合了五亿年叠层石地质奇观与巫傩文化而彰显独有特色。叠层化石群和巫傩文化雕塑,分立于粉黛乱子草花海之中,形成季节性粉色海洋,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十一,土司府:土司是南方少数民族世袭地方官,府邸为行政中心与住所。土司制度始于唐宋,鼎盛于明清,中央政权通过任命少数民族首领实现间接统治。清朝雍正年间推行“改土归流”,逐步废除世袭制,但部分土司府延续至民国,1956年新中国正式废除该制度。‌‌土司府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时多有所见。这次参观的所谓土司府,实质上是一处展示并售卖当地产品的购物中心,只是在入门处建个门楼及部分厅堂而已。</p> <p class="ql-block">十二,七十二奇楼:有点儿像重庆的洪崖洞,汇聚了观光、餐饮、娱乐、演艺等多种功能,目前似乎还处于市场开发和培育的过程中。</p> <p class="ql-block">湘西黔北渝东南,</p><p class="ql-block">河岳山川相依连。</p><p class="ql-block">苗族侗族土家族,</p><p class="ql-block">风光风物风情缘。</p>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下旬游览</p><p class="ql-block"> 9月底制作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