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峰岭

龙飞

<p class="ql-block">山野寻常日,心自有清欢,2025年9月27日,秋分已过,暑气渐消,正是江南最宜人的时节。我们一行三十六人,如同一次“例行”的奔赴,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汇集到宜兴上坝。</p> <p class="ql-block">上坝村地处宜兴市西南部的,江浙两省的交界处,与浙江长兴隔山相望,三面环山,东临太湖。</p> <p class="ql-block">上坝村内乌峰岭蜿蜒的山间步道,曾是一条古道,江浙古道形成于唐朝,现存路段位于乌峰岭西侧南北山脊,乌峰岭海拔375米,南北沟通江浙两省,串起古往今来,千年前,宜兴贡茶从这运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p> <p class="ql-block">乌峰岭古道徒步,一脚跨两省,乌峰岭作为江浙两省的界山,保留着千年贡茶古道的历史遗迹。沿着青石台阶深入竹林,山风拂面,满眼都是苍翠的绿色。登上山顶,可以俯瞰太湖的辽阔与连绵的群山风光,还能在“忠”字巨石前感受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乌峰岭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保留着一段古驿道——贡茶古道,该古道因古时为紫笋贡茶运送路线而得名。这条古道东起长兴县夹浦镇北川村乌峰岭南麓,经乌峰岭,沿岭脊向西越阴坞岕头,穿峙云山,过境会亭下山,抵达西端长兴县水口乡金山村外岗自然村</p> <p class="ql-block">宜兴市丁蜀镇上坝村自古以来就是唐贡茶的产区,这里曾被陆羽的《茶经》所记载。而一条古老的茶马古道就隐藏在山中。在浙江省长兴县北川村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上坝村之间,有五座相连的山峰,因为“五”与“乌”同音,所以被称为乌峰岭。</p> <p class="ql-block">乌峰岭层峦叠嶂,山道蜿蜒曲折。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成为了宜南山区和浙北山区之间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乌峰岭古道环境优美,非常适合徒步爬山。</p> <p class="ql-block">探寻江浙沪交界处的隐秘之境,这次去宜兴,目标非常明确——寻找地图上那个标注并不显眼,却在户外圈口耳相传的“秘境”:上坝乌峰岭。</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路”,更多的是驴友們一步步踏出来的痕迹。你需要时而弯腰钻过横斜的竹枝,时而借助裸露的树根攀上小坡。这种略带“野”味的体验,正是上坝乌峰岭的魅力所在。它拒绝被轻易地消费,你必须付出一点汗水,保持一份专注,才能解锁它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徒步的过程是对体力的轻微挑战,但回报是丰厚的。当你气喘吁吁地登上山脊,视野豁然开朗的那一刻,所有疲惫都烟消云散。眼前是望不到边的竹海,在山风的吹拂下,绿浪翻滚,波澜壮阔。远处,能看到上坝地区的田园风光和隐约的水库。站在这片制高点上,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一种逃离都市樊笼的自由,心胸也随之变得和眼前的天地一样开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坝乌峰岭的徒步,更像是一次成功的“秘境寻访”。 它没有鼎沸的人声,只有天籁之音;没有人工的雕琢,只有自然的本色。它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一身汗水后的畅快,更是一份“发现”的喜悦和一段被竹海彻底净化过的宁静时光。这处藏在宜兴深处的绿色宝藏,值得每一个向往自然的灵魂去轻轻探访,并小心珍藏。</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上坝村,你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卷之中。 山涧溪水潺潺,清澈见底;隐匿于山林之间的民宿,古朴而宁静;蜿蜒起伏的 丘陵山地,给人无尽的遐想空间。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繁扰,是一处真正的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感受着溪水清风的恬静与生动。</p> <p class="ql-block">上坝的龙箭自然村,虽小却名不虚传。据传, 乾隆皇帝在江南巡游时,偶遇一位手持锄头的老农,询问此地之名。老农默然不语,乾隆便仔细观察四周景色,发现小溪蜿蜒曲折,形似游龙,而山上流下的清泉则宛如一支利箭。乾隆皇帝灵机一动,便将此地命名为“龙箭”,寓意着村落的 灵动与生机。自此,龙箭村之名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上坝村地处太湖之畔,三面环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的水土温润,气候适宜,茶园连绵起伏,盛产红茶、绿茶、白茶以及黄金茶等多种名茶。</p> <p class="ql-block">在竹海深处,寻一条归心之路,如果说有些山是用于仰望和征服的,那么宜兴的乌峰岭,则是用来走入和沉浸的。它不像名山大川那般气势逼人,反而像一位隐逸的江南文人,将所有的风骨与诗意,都藏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竹海之中。</p> <p class="ql-block">攀登的意义,不是为了对抗山,而是为了与山、与自然达成一种默契的和谐。</p> <p class="ql-block">步道算不上险峻,却颇有野趣。茂密的竹林为我们撑起一片天然的凉棚,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跳跃的光点。石阶上覆盖着厚厚的落叶,踩上去沙沙作响,仿佛在回应着我们的到来。偶尔需要手脚并用地攀上一段陡坡,短暂的喘息之后,回望来路,成就感便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十六人,是三十六个不同的世界。有步履矫健、如履平地的“老驴”,不时停下来为后面的队友指引方向,有初次尝试、气喘吁吁的新手,在同伴的鼓励下咬牙坚持。</p> <p class="ql-block">这不仅仅是一次徒步,更是一场流动的社交。在山路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变得稀薄。一句“加油”,一瓶传递的矿泉水,一次伸出援手的搀扶,都让这个临时的集体充满了温情。我们分享着各自带来的零食,也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和烦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次的乌峰岭徒步,就像给心灵做了一次深度的SPA。它再次提醒我们,幸福有时很简单:不过是暂时放下琐碎,走进山野,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用脚步丈量一段路,用身心感受一阵风。</p> <p class="ql-block">山还是那座山,岭还是那道岭,但因为有了这三十六人的同行,2025年9月27日,便成了这个秋天里,一段独一无二、闪闪发光的记忆。期待下一次的“快乐”出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