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峡20250908,陕西之行第三站--榆林(2)

LH兰花草

<p class="ql-block">  早上起床后在酒店隔壁的一家店用早餐,点了一份杂粮粥、一份鸡蛋饼、一碗面,结果一碗面就够两个人吃!早餐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坐5路公交车前往红石峡。</span></p><p class="ql-block"> 红石峡,因山皆红石得名,又因山势雄伟,两峡高耸亦称"雄石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市北约3公里的红山。据明碑记载原为"宋元古刹"。山(石)峡分南北。北峡两壁中分,上有天然湖泊,下有飞流瀑布,水石相击,如狮吼雷鸣,滚波翻浪,雾锁云涌,蔚为壮观。南峡两壁对峙,鬼斧神工,榆柳荫映,石窟相连,曲径通幽,普渡桥飞架东西,水上桥,桥下水,势若长虹。崖壁飞檐层(楼)阁计44处。红石峡以其天成雄秀闻名,更以其琳琅满目的摩崖石刻引人入胜。石刻真、草、隶、篆俱全,被誉为"塞上碑林"、“万里长城第一胜景”。</p> <p class="ql-block">  红石峡的得名源于其红色的砂岩岩体。经过榆溪河水长年的冲刷侵蚀,形成了两岸峭壁耸立、中间河谷深幽的壮观景象。这种赤红色的地貌在陕北黄土高原上显得尤为独特和醒目。</p> <p class="ql-block">  丰富的石窟与古建:峡谷的东岸崖壁上有许多石窟,称为“雄山寺”。石窟内原有古代佛像,但多数已损毁。此外,峡谷中还有诸如“天门”、“地门”等古代关隘遗迹,以及连接两岸的普渡桥,为景观增添了古朴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灿烂的摩崖石刻(核心精华):这是红石峡的灵魂所在。峡谷两岸,尤其是东崖,刻满了大小不一的题刻、碑记、匾额。</p><p class="ql-block"> 石刻内容多为描写边塞风光、抒发豪情壮志、纪念驻守功绩的文字。</p><p class="ql-block"> 字体有楷、草、隶、篆等各种字体俱全,风格多样,堪称一座天然的书法艺术宝库。</p><p class="ql-block"> 著名题刻:如“雄镇三秦”、“中外一统”、“华夷天堑”、“大漠金汤”等,字迹苍劲有力,气势恢宏,反映了榆林作为古代边塞重镇的历史地位。</p><p class="ql-block"> 这些石刻跨越多个朝代,是研究明清时期边塞文化、军事、民族关系及书法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宜人的自然风光:榆溪河水从峡谷中穿流而过,在干旱的陕北地区,这一片水色与红岩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卷。春夏时节,峡谷内绿意盎然,与红色的岩壁形成鲜明对比,景色十分优美。</p> <p class="ql-block">  榆林红石峡不仅仅是一个自然峡谷,它更是一本刻在石头上的历史教科书。在这里,你可以 :</p><p class="ql-block">用眼睛欣赏——红岩、绿水、青天的色彩碰撞。</p><p class="ql-block">用手触摸——沧桑的岩壁,感受历史的痕迹。</p><p class="ql-block">用心体会——古代边塞将士们守土安疆的豪情与对和平的向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