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17日我们一行四人来到了一生向往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意为‘理想而神奇的乐土’,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中午吃了傣族的孔雀宴,下午去了告庄,看了大金塔,景洪大金塔,西双版纳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南传佛教的代表建筑。</p> <p class="ql-block">景洪大金塔,往下看就看到了星光夜市。</p> <p class="ql-block">2月18日我们先去了野象谷。步入园区深处,一座银光闪烁的大象雕塑矗立眼前,象鼻高扬,仿佛在欢迎远道而来的访客。身后棕榈摇曳,粉花点缀绿丛,远处山丘起伏,屋舍隐约可见,一幅热带风情画卷徐徐展开。这静谧的艺术之象,与后方真实的生命之象遥相呼应,令人心生敬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二月的西双版纳,暖风拂面,绿意盎然。我们四人清晨便踏入野象谷,沿着蜿蜒山路深入山谷,林间静谧,偶有鸟鸣点缀。途中遇见一只懒猴攀于树间,动作缓慢如凝固时光,它不惧人,仿佛早已与这片雨林融为一体。虽未在山中邂逅野生大象,却也不觉遗憾——山谷之外,另一番人与象共处的温情图景正徐徐展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野象谷自古为亚洲象迁徙通道,素有“象之路”之称。今日所见,既有自然之趣,也有人文之和。园区内银光闪烁的象雕昂鼻向天,线条流畅,映着晴空与棕榈剪影,仿佛一头即将迈步的灵兽,引人遐思。远处山峦叠翠,传统茅草顶建筑错落分布,木构屋檐下游客闲坐,一派悠然。</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象的温顺在互动中展露无遗。它立于沙地,长鼻轻扬,时而喷水成雾,在阳光下幻出微虹。我们坐在长椅上静静观赏,随后走近围栏,参与喂食。我伸手递上一根青翠黄瓜,它的鼻子缓缓探来,粗糙而温柔地卷走食物,指尖掠过一阵微凉的呼吸,令人屏息。身旁同伴举着相机,记录下这亲密瞬间。绿色护栏上“禁止投喂”的提示牌清晰可见,却因有序管理更显和谐。</span></p> <p class="ql-block">据记载,西双版纳自古便是亚洲象栖息之地,《蛮书》中已有“乘象国”的记载,这里的人们与象共生已逾千年。今日所见虽非野生象群,但大象表演与互动环节,仍让人感受到这种古老灵兽的力量与温顺。</p> <p class="ql-block">下午进入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巨大的白色标志牌(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飞鸟图案盘旋其上,仿佛引领我们步入一片未被惊扰的秘境。入口处两棵巨树天然成拱,藤蔓缠绕,宛如自然之门缓缓开启。木质花坛间小径蜿蜒,我走过“热带沟谷”的古朴拱门,两侧绿植婆娑,阳光穿过叶隙洒落斑驳光影,仿佛踏入了《山海经》中记载的幽深之地。孔繁山石刻静立一旁,蓝黄大字醒目,我在石边驻足留影,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深入林中,一棵参天巨木直指苍穹,仰头望去,树冠如盖,遮天蔽日,树皮纹理深刻,诉说着百年的风雨沧桑。就在这片静谧之中,两只灰褐毛色的猴子悠然坐在木架上,一只托腮凝思,一只静坐如禅,恍若林中隐士,令人忍俊不禁却又心生敬意。它们是这片森林真正的主人,自在从容,不惊不扰。</p> <p class="ql-block">孔雀放飞活动每天在金湖边的孔雀山庄举行,孔雀放飞活动每天在金湖边的孔雀山庄举行</p> <p class="ql-block">湄公河水底世界不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的一部分,更是一个能让你仿佛置身水底的虚拟全景沉浸式水族馆。 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观赏到中华鲟、水母、水獭、巨鲶等奇特的水生动物,还有可爱的“蓝莓六萌团”与你作伴,带你领略湄公河水底世界的无尽魅力。 当你漫步在水底隧道,感受奇幻水湾的神秘,还可以参观渔之乐文化博物馆,了解丰富的水生生物知识;室内清凉的水生环境,让你在游玩的同时享受凉爽的惬意。我们还观看到了美人鱼表演。</p> <p class="ql-block">2月19日今天的行程是植物园和傣族园。</p> <p class="ql-block">西双版纳植物园,一片藏于热带雨林腹地的绿色秘境,这里不仅汇聚了奇花异木,更让人在漫步中感受自然的呼吸。一日穿行其间,阳光透过树冠洒落,光影斑驳,仿佛走进了一幅流动的生态画卷。</p> <p class="ql-block">入园处,“奇花异卉园”的木质标牌悬挂在弧形金属架上,古朴而雅致。沿着石板小路前行,两旁植被葱茏,橙色花朵点缀枝头,偶有落叶飘落肩头,恍若与自然低语。途中所见烟火树格外引人驻足,粉白相间的细长花瓣如烟火绽放,蓝底标识牌上中英文对照清晰,令人顿生探索之趣。</p> <p class="ql-block">深入园区,高大的棕榈树列布道旁,扇形叶片在风中轻摇,粗壮树干上的节状纹理诉说着岁月流转。阳光穿过叶隙,在草地投下斑驳光影,远处游客的身影缓缓移动,宛如画中人。我亦放慢脚步,沉浸在这片未经雕琢的绿意之中。</p> <p class="ql-block">林间空地上,一簇金黄木瓜垂挂于树梢,饱满圆润,与掌状裂叶相映成趣。抬头望去,蓝天无云,果实仿佛沐浴在天然温室之中,尽显热带丰饶。</p> <p class="ql-block">而那刻着红字的大石静卧林前,背后密林幽深,游人穿行其间,或拍照、或低语,皆被这宁静氛围所感染。花墙前,粉色、白色、紫色的花朵热烈绽放,映衬着传统风格的屋檐一角,我与同伴在此定格笑颜,记录下这场与自然的邂逅。</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莫名去了傣族园</p> <p class="ql-block">西双版纳的阳光总是温柔地洒在每一片叶尖上,而在这片热带土地的心脏,傣族园如一颗镶嵌在绿意中的明珠,将民族、信仰与生活之美娓娓道来。走进这里,仿佛步入一幅流动的南传佛教画卷,红金相间的殿宇、欢腾的喷泉、嬉笑的人群,共同织就了一段难忘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园区入口处,一座气势恢宏的牌楼迎面而来,红色横幅上“西双版纳傣族园”几个金字熠熠生辉,两侧红灯笼高挂,节日的喜庆气息扑面而来。穿过这道门,便是傣族文化的长卷徐徐展开。多座东南亚风格的寺庙建筑错落分布,层层叠叠的塔状屋顶直指苍穹,金色尖顶在蓝天下闪耀着神圣之光。红棕色的梁柱雕刻着繁复纹样,门楣壁画色彩斑斓,讲述着古老传说。我驻足凝望,仿佛听见了晨钟暮鼓中千年的低语。</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一座莲花造型的喷泉成为欢乐的焦点。水柱冲天而起,孩子们在湿润的地面上追逐嬉戏,水花四溅,笑声回荡。我也忍不住走近,感受那一份纯粹的清凉与喜悦。这座喷泉不仅是景观,更是节庆与团聚的象征——正如傣家人在泼水节中以水洗去尘嚣,迎来吉祥。</p> <p class="ql-block">晴空之下,古建庄严,人间喧闹。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信仰与欢愉并存。这一日,我不只是游客,更像是一位短暂融入傣乡生活的旅人,在红与金的光影里,触摸到了这片土地最温暖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2月20日边陲行记:中缅边境一寨倆国寨 触摸历史于自然的交汇。</p> <p class="ql-block">抵达打洛口岸时,第一眼便被那座现代化的国门建筑所吸引。玻璃与金属构筑的立面在晴空下熠熠生辉,上方“中国打洛口岸”七个红字庄重醒目。旗杆上国旗迎风招展,门前人影往来,有工作人员也有如我一般的访客,边陲的活力在此刻具象化。不远处,景交车缓缓驶入视野,带我们继续深入这片边地秘境。途中远眺大金塔金光闪烁,佛影映苍穹,是信仰在边境线上无声的守望。</p> <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来到一处肃穆之地。高大的石碑矗立于古朴木楼前,“中国远征军抗日作战遗址”十二字以朱红刻石,字字千钧。碑身微显风霜痕迹,却更添历史重量。两侧绿植静立,檐下“国殇还魂”匾额低垂,仿佛仍回荡着当年出征的号角。1942年,十万青年十万军,跨出国门赴缅作战,多少忠魂埋骨异乡。今日站在此地,方知山河无恙,原是有人以命相护。</p> <p class="ql-block">行至“边陲铁卫”竹栏处,黄字在绿林间格外醒目,像一句誓言嵌入大地。脚下地砖洁净,游人轻语缓步,自然与守护在此达成默契。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标识牌也静静立于雨林之前,龙首船形的设计暗合傣族文化意象,国务院批准的铭文则昭示其生态分量。</p> <p class="ql-block">这一路,从国门到碑林,从热带到史脉,边境不只是地理的尽头,更是家国情怀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途中,一棵老波罗蜜树静静伫立,藤蔓缠绕的树干挂满果实,周围游客驻足拍照。这棵树仿佛成了边地生活的缩影——粗犷、丰饶而充满生机。而“中国长寿村”的牌坊隐现于林间光影,屋檐层叠,匾额高悬,令人遐想此地山清水秀养人之妙。</p> <p class="ql-block">2月21日我们踏入总佛寺,迎面是刻有“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巨石碑,金色纹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身后高耸的塔楼红金相间,层层翘角如展翅欲飞的凤凰,极具兰纳风格。相传此地为南传佛教圣地,自明代起便是傣族信众朝拜中心。我驻足凝望,心中升起一股肃穆之情。</p> <p class="ql-block">前行至般若寺,一座白色佛塔静静矗立于蓝天之下,塔身雕工精细,中央金佛合十而坐,慈悲安详。基座旁供品静置,微风拂过彩旗轻扬,那是信徒们寄托的愿望。另一侧的佛塔倒映水中,与天光云影共徘徊,宛如净土现世。</p> <p class="ql-block">大佛寺的恢弘令人屏息。主塔通体鎏金,多层尖顶直指苍穹,拱门之上绿金纹饰繁复精美。广场开阔,游人穿梭其间,或静观,或祈福。最动人的是那水池中漂浮的莲花灯,点点色彩随波轻荡,像是将心愿轻轻托付给流水。</p> <p class="ql-block">湖心金殿凌水而建,长桥连接岸畔,粉柱红梁的殿宇倒映成双,恍如仙境。孔雀雕塑立于庭院之中,蓝绿尾羽铺展如画,眼纹闪烁,传说孔雀乃佛母化身,守护一方安宁。</p> <p class="ql-block">西双版纳之行,是一场穿越热带雨林与信仰之境的旅程。在这里,佛教文化与傣族传统交融共生,每一座金顶寺庙都仿佛在诉说千年的虔诚。漫步其间,阳光洒落塔尖,水波映照佛影,我仿佛听见了风铃轻响中的梵音。</p> <p class="ql-block">这一程,不止于看,更在于感。佛塔无言,却教人心静如水。</p> <p class="ql-block">2月22日清晨我们怀着对西双版纳的留恋,依依不舍的坐上了火车去另一个令人窒息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