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来到桂林七星公园普陀山腹的七星岩栖霞洞,属喀斯特地貌典型溶洞景区,历经长期地下水溶蚀、沉积作用,现代监测显示雨季碳酸钙沉积速率达0.8g/半月,人工补给地下水可促进钟乳石修复,是活动的溶洞,因七星山而得名。依明代张文熙所题"第一洞天"定名为"七星洞天"。洞内分上、中、下三层,现开放中层游览,用五彩缤纷的LED夜景灯光,展示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惟妙惟肖的象形景观,"银河鹊桥"、"五谷丰登"、“麦穗岩”、“双狮戏水”、“牛郎织女”等,美伦美轮,变幻莫测,有导游引导绘声绘色的讲解,如同身临东海龙王的水晶宫。有巨大无比可容数千人的穹形厅堂,洞内现存120余件摩崖石刻,涵盖宋至现代名人书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游览区全长814米,最高27米,最宽49米,洞内恒温18-20℃,空气清新,负氧离子浓度达8000个/cm³。为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乘电瓶车在景区内游览时,巧遇河南郑州的赵先生带着百岁老寿星妈妈来旅游。孝子将老太太抱着上下車,关照有加。老人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还能生活自理,自己上卫生间,只是出门需坐轮椅。育有四男二女,长子与我同庚,小儿子刚退休,开車带妈妈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旅游观光。祝老奶奶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当年我也曾携带老爸老妈乘机游北京、杭州等地,如今“子欲养而亲不待”,感慨万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七星公园里有骆驼山,原名酒壶山,喀斯特地貌山体形态酷似骆驼或古代酒壶而得名,桂林续八景之“壶山赤霞”之一。山体由壶身、壶嘴构成,山南崖壁刻有“壶山”二字,现存明代儒士雷酒人(雷鸣春)在此结庐隐居并栖息。山下广植桃树,春天成片桃花映照霞光形成“赤霞”景观。山后存有深20米、面积超百平方米的天然溶洞,终年恒温20℃,历史上曾作贮酒窖洞。桂林的三花米酒闻名遐迩,有许多穿着色彩斑斓民族服饰的游客在唱歌跳舞、摄影留念。骆驼山南侧有盆景苑,展出近2000件珍品盆景,配建鱼池、曲廊等。风光秀丽的七星公园对桂林市民免费,是市民们休闲游远的好去处,乘电瓶车游览每票25元,几个景点可随上随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4年桂林保卫战中,391团800余名官兵依托溶洞地形阻击日军并壮烈殉国(鬼子使用毒气和汽油燃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桂林保卫战是1944年豫湘桂战役中,中国军队以2万守军抗击15万日军的惨烈战役,四位将军殉国和广西“狼兵”英勇善战无畏牺牲悲壮事迹壮怀激烈,可歌可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五月初二,著名旅游家、探险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声,又字振之,号霞客。江苏省江阴市),抵达桂林,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岩溶地貌考察。在当时的条件下,他钻入60多个岩洞,攀岩9次,写下5万余字的详细记录,成为研究喀斯特地貌的经典文献。 他对七星岩的结构进行了多角度分析,指出岩洞的形成与地质变迁、水流侵蚀密切相关,通过观察洞内钟乳石形态推断水流方向和速度,这些发现比欧洲同类研究早100多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