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思竹

山悠悠

<p class="ql-block">1、老家在一个被竹子包围的村子里,从村头到后山,从溪畔到屋角,一竿一竿的竹子,挤着、挨着、争着、抢着,直插向云霄里去。沉默地、日复一地生长着,竹子从不与繁花争艳,也不与大树争高,只在自己的节奏里,完成一生的挺拔。我的故乡,便是被那一片无边的竹海拥在怀里。</p> <p class="ql-block">2、远远近近,到处都是葱葱笼笼的竹子,一年四季播洒醉人的绿。记忆里的那片绿,是泼天似的,容不得你半分喘息。它的根在看不见的地下,紧紧攫住岩石与泥土;它的心在空空的节中,蕴藏着虚怀与沉默。我轻轻地抚摸竹杆,那触感是坚韧而温润的,仿佛触着的不是草木,是段凝固的光阴。</p> <p class="ql-block">3、细细的竹子,密密麻麻,挺立在儿时的记忆里。风大的日子,整片竹林便沸腾起来,不是斯文的“沙沙“,而是“哗一一哗哗一一“,海潮一般的啸声,一阵压过一阵,仿佛有千军马在墨绿的波涛下奔腾。那不是园林景区的点缀,那是天与地之间,一群盛大而沉默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4、空山竹瓦屋,尤有燕飞来。竹叶悠悠牵我梦连连。风穿过竹叶的缝隙,发出“飒飒”的声响,像是谁在远处摇着一把沙锤。随着风势大了,整片竹林都活了起来,不再是静止的画,竹林那一片簌簌的声响,清晰地传透耳膜,直响到心中的梦里。</p> <p class="ql-block">5、随风起舞的竹,发出一种巨大的、却又和谐的喧响,那声音,初听是喧嚣的,像江何奔流,再听,却觉得是清寂的,像古寺的檐铃在夜深时独自摇动。这声音,像一根极细的丝线,冷不防地,便将我那沉甸甸的乡愁,从心底最深的潭底,给钩了出来,驻足回眸,季节已悄然流失,霜鬓明朝又一年。</p> <p class="ql-block">6、乡野的竹林,不像园林里的竹子,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拘谨地立着,像是被套上了规矩的城里人,虽然也青翠,却终究少了那份疯野的、泼辣辣的生气。乡野竹叶细长如剑、青翠欲滴,竹茎或挺拔、或倾钭,坚韧而富有弹性,竹根错综复杂,像一张饱经风霜的面孔,诉说着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7、听着竹子沙沙声,内心的荒芜像杂草一样丛生着,而更多的时候,竹林是静的,那是一种能被听到的静。阳光筛下来,被密密的竹叶剪得粉碎,落在铺满枯叶的软地里、瓦房顶上,便成了晃动的、圆圆的铜钱。那时节,心里是空的,也是满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便觉得自己也成了这竹林里的一分子。</p> <p class="ql-block">8、空气里满是竹林清苦的香气,混着泥土和腐叶的叫人安心的味道。我常一个人钻进去,寻一块光滑的青石坐下,仰起头,看那竿竿修林,怎样以一种谦逊而又骄傲的姿态,节节向上。竹子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深厚的文化像征。古诗中有“未出土时先有节,至凌云处尚虚心”,这是竹子高风亮节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9、光阴荏苒,淡而易失,人生变幻,只记得缘于故土的乡思与乡愁。竹林不单是看的、听的、闻的,它更是活的,是织进我们生活,溶入日子里去的。祖父会取那最老的竹子,劈成细篾,编出精巧的竹篮,结实的箩筐,他的手粗糙得像老树皮,可那些篾条在他指间,却温顺得像流水。</p> <p class="ql-block">10、祖母在夏夜里,会用竹扇为我们驱蚊,那扇子摇出的风,带着竹清香。就连吃饭,也离不开竹,竹笋炖肉是春天的鲜,竹筒饭是秋游的趣,那滋味,是能将舌头也一并鲜掉下来。竹子不仅形态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更是与现代生活习习相关,它既代表了自然的力量,也象征着人类智慧和情感。</p> <p class="ql-block">11、雪压竹林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起,依旧与天齐。竹子经历了冬天才变得密实,人经历了磨难才会成熟。思绪便不由自主地飘到哪些与竹相伴的古人身上。王徽之爱竹,带着六朝名士的倜傥与风流,自称“不可一日无此君”,他与清幽绿竹毗邻而居,是一种将自然全然融入生活的艺术化态度。</p> <p class="ql-block">12、人生旅途,横的竖的都是路,高山平地都要走,辛酸苦辣都要尝。竹在文人笔下,是人格的象征,郑板桥画竹、写竹,其实画的、写的都是他自己,“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写的哪里是竹,分明是一个寒士的傲骨,所坚守的那一点清白。竹的节是板桥人格的勋章,竹叶的每一撇,仿佛成了他胸中的块垒,带着一股不肯与世俗沉浮的傲气。</p> <p class="ql-block">13、洗尽铅华,繁华落尽,竹径疏处见前村。我已有多年不曾回去了,听说村里的老屋塌了半边,竹也因要垦地被砍了不少。站在竹林深处,仿佛可以听到竹叶沙沙作响,那是它的吟唱。我不知道,今夜故乡的月光,是否还能那般慷慨地,将一整片竹林照亮?而那月光下,是否还会有孩子,在听那海潮般的竹啸?</p> <p class="ql-block">14、风忽然住了,屋后的竹声停了,四周复归于沉静。竹子的翠绿与生机盈然,无不展示着生命的活力与顽强,给人带来无尽的希望。那墨绿的、海一般的乡愁,原来不曾真的响起,它只是在我心底,无声地弥漫了一个整晚上。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依然清晰的是故乡竹海的模样,它总让我热泪盈眶。</p> <p class="ql-block">竹林用最温柔的嗓音,唱出了游子心底最深的乡愁!那声音如涓涓涓细流,淌过记忆的村庄,歌词似泛黄的信笺,写满对故土的眷念。每一声都是对童年的回望,每一次聆听都是心灵的归航。竹林的声响是漂泊者的慰藉,是故乡风的轻抚,更是岁月里永不褪色的深情告白,竹林以歌为笔,绘就了那幅动人的思乡长卷。</p> <p class="ql-block">佳能5D2摄于德山谢家铺</p><p class="ql-block">20.4.2014SY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