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136971010</p><p class="ql-block">昵称:王焕梅</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老年大学"乐之讲堂"盐业专营有限公司课堂手机拍摄</p> <p class="ql-block">今天下午刚下课,遇见了我们的王校长,他永远是那么平易近人。他和我们权老师说:“你们下课了?二楼有一堂公益课,你们队去听一下吧。”原来是邯郸市盐业专营有限公司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开展的低钠减盐宣传讲座。没多想,老师便带着我们几个队员上了楼。</p> <p class="ql-block">讲堂里已经坐了几位听众,台上一位讲师正拿着麦克风讲解,语气沉稳却不失生动。背后红色横幅上写着活动名称,投影屏幕上轮换着盐与健康的图文资料。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来,整个空间明亮又安静,像是一场关于生活常识的温柔启蒙。</p> <p class="ql-block">盐业专营有限公司的经理站在台上,讲起盐的文化来头头是道。他说要“讲好盐故事,弘扬盐文化,普及盐知识”,还提到了盐业的发展历程。最让我印象深的是,从2019年国家发布《健康中国行动》以来,就提倡每人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鼓励大家使用低钠盐。这话听起来简单,可背后藏着的是对亿万国民健康的牵挂。</p> <p class="ql-block">屏幕上切换到“历史篇”,中国供销合作社的标志静静挂在左侧,仿佛在提醒我们:盐,从来不只是厨房里的调味品。它曾是国家专营的战略物资,是百姓生活的命脉,也是文明流转的见证者。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一粒粒白花花的晶体,竟也承载着时代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接着播放了一段签约仪式的画面,几位穿着正装的人站在“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盐业体制改革签约仪式”的横幅前,神情庄重。那一刻我才明白,每一次餐桌上的改变,背后都有无数人在推动制度与市场的转型。</p> <p class="ql-block">讲师继续讲:“食盐是美味的灵魂,也是身体必需的元素。人要是缺了盐,整个机体都可能出问题。但反过来说,吃多了更危险——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很多都跟高盐饮食脱不了干系。”他顿了顿,“国际研究早就证明,减盐是最划算的慢性病预防手段之一。可现在中国人均每天吃10.5克盐,是世卫建议量的两倍多。这事儿,真的等不得了。”</p>
<p class="ql-block">屏幕切换到“发展篇”,依旧是供销社的标志,蓝色标题简洁有力,下方一枚红色邮票图案像是在封存一段正在书写的当代盐业史。我忽然觉得,这场讲座不只在讲盐,更像是一次对生活方式的轻声呼唤。</p> <p class="ql-block">随后屏幕上出现一场揭牌仪式的照片,几位领导共同揭开牌匾,背景是绿树掩映的建筑。那一刻没有掌声雷动,却有种踏实的力量——像是某种新理念正悄然落地生根。</p> <p class="ql-block">大屏幕切换到签到处的画面,“2024大力推广低钠盐 服务健康美好生活”几个字格外醒目。旁边的“健康中国 减盐行动”横幅红得热烈,像是在为一场全民健康运动吹响号角。</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是一张四位西装男士并肩而立的照片,他们笑容得体,背景陈列着几款盐产品。那不是普通的商品展示,而是一种承诺——让更健康的盐走进千家万户。</p> <p class="ql-block">最让我震撼的是一项研究结果:北大武阳丰教授和澳大利亚Bruce Neal教授联合开展的六年追踪实验发现,只要把厨房里的普通盐换成低钠盐,就能让脑卒中风险降低14%,心血管事件减少13%,过早死亡风险下降12%。这项涉及两万人的研究,没有高科技,没有昂贵药物,只有一个简单的替换——却带来了惊人的改变。</p> <p class="ql-block">会议室里,几位专家围坐讨论,屏幕上是他们交流的画面。红色横幅依旧高悬,“乐之讲堂”四个字像一道光,照亮了这场关于盐与生命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接着是一场颁奖典礼的影像,三块奖牌依次呈现:“最佳组织奖”“先进集体”“荣誉证书”。那些名字或许陌生,但我知道,正是这些默默耕耘的人,让“减盐”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变成了货架上的低钠盐、餐桌上的清淡味、医院里的健康数据。</p> <p class="ql-block">屏幕上出现一张销售数据表,几种低钠盐的销量被清晰列出。数字不会说话,但它们记录着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更健康的盐。</p> <p class="ql-block">画面定格在“邯郸市盐业专营有限公司”的字样上,红色绸带背景衬出几分庄重。这家公司或许不像互联网巨头那样耀眼,但它守护的是最基础的生活健康。</p> <p class="ql-block">讲师再次走上台,指着地图讲解盐的种类:海盐、湖盐、井盐,来自不同的土地与水域,却最终都走向我们的餐桌。他说:“了解盐,才能更好地使用盐。”这话朴实,却让我记住了很久。</p> <p class="ql-block">货架上整齐摆放着“海晶”“邮供”“中盐”等品牌,包装各异,但都在传递同一个信息:选择,正在变得更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屏幕上跳出“三个职能”的幻灯片:讲好盐故事、普及盐知识、弘扬盐文化。这不只是盐业公司的使命,更像是一个提醒——日常的咸淡之间,藏着文化的厚度与生命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当“健康中国”四个字出现在屏幕上,左侧还引用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内容时,我忽然意识到,这场讲座早已超越了一场普通的科普。它连接着国家战略、公共健康与每一个家庭的饭桌。</p> <p class="ql-block">屏幕上列出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我国心脑血管病患者高达3.3亿,高血压占了2.45亿。而高盐饮食,正是主要诱因之一。那一刻,我想到家里那瓶沉甸甸的盐罐,想到炒菜时习惯性倒下的那一勺。</p> <p class="ql-block">访谈环节开始了,一男一女坐在沙发上对话,一个拿着文件,一个认真倾听。没有激烈辩论,只有理性交流。这种温和而坚定的声音,或许才是推动改变最持久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一张清新的宣传图映入眼帘,粉蓝渐变背景上飞舞着几只和平鸽,中央写着:“国家为何提出减盐行动?”答案清晰而沉重:为了亿万人的心脏跳动得更久一点。</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画面是会议主题海报,“健康中国 减盐行动”在蓝白背景中格外醒目。这不是一场短暂的活动,而是一个时代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普及‘减盐’知识,引领‘低钠’时代。”这句话像一颗种子,落进了我心里。</p> <p class="ql-block">讲座结束前还有有奖问答,大家争先举手,笑声和抢答声此起彼伏。原来,连最日常的知识,也能讲得这么有趣。走出讲堂时,阳光正好,我忍不住想:回家后,是不是该跟家人聊聊,把家里的盐换一换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