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创/春意盎然/图片现场拍摄</p>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6日,是滨州市市直机关基层党支部书记五天培训班的最后一天,本以为常规收尾,却因原滨州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协调员庄艳女士的课,成了最戳心的记忆。她的课没有理论,只有红会七年工作里的真实故事,串起她自己从"新手"到"热爱者"的蜕变——她从第一次深夜赴医院时的颤抖,无数次见证生死的波动,都在器官让生命重生的瞬间,化作了"沉重里最亮的光"。<span style="font-size:18px;">她用一个个带着温度的故事,为我们点亮了一堂关于生命的课。</span></p> <p class="ql-block"> 庄艳的故事众多,有两个故事深深震撼了我。一对年轻父母——他们四岁的孩子"小星星"(为保护隐私使用的化名)意外离世,夫妻俩强忍悲痛做出了捐献器官决定。后来红十字会为星星颁发荣誉奖,这对父母却婉拒了:他们说"这个奖属于星星,不属于我们。就是这颗短暂却明亮的"小星星",用自己幼小的生命为四个孩子带去了生的希望。如今,星星的雕像矗立在滨州市黄河五路,新立河东路的红十字会主题公园里,希望常去新立河的朋友,不妨去看看"星星",那里藏着一个家庭最深的思念,也藏着一份跨越生死的善意。</p> <p class="ql-block"> 而让我泪水夺眶而出的另一个故事,是视频上那位60多岁老党员的故事。当他生命走到尽头时,老人在别人搀扶下在病床上艰难坐起,用颤抖的手在器官捐献书上签下名字,随后慢慢地举起右手,攥紧拳头,用尽最后力气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那一刻,课堂里静得能听到呼吸声,我分明看到身边几位学员也悄悄红了眼眶。这是一位老党员在生命走到尽头时,对自己的信仰发自肺腑的呼喊。</p> <p class="ql-block"> 不论是小星星的父母还是这位普通的老党员以及庄艳众多故事里的人物,都是最平凡的普通人。可正是这些普通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心里装着的不是自己的离去,而是别人的"生"。他们用最朴素的选择,做了最不平凡的事——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让爱穿越生死的界限。当视频中看到爱心企业通过红十字会捐赠帮扶的大学生在各大高校里幸福生活的画面,我忽然想起自己这些年走过的慈善之路,去帮扶慰问的贫困儿童和看望的志愿军老兵。原来,善意从来不是孤立的光点,而是能串联成线、汇聚成海的力量。那一刻,我为自己慈善之路的坚持感到骄傲。</p> <p class="ql-block"> 感谢庄艳女士,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看见生命与大爱的窗;感谢红十字会,让这些平凡人的善意有了传递的桥梁。这堂关于生命、奉献与大爱的课,时刻提醒我们无论何时,都要记得这份来自普通人的不平凡力量。</p><p class="ql-block"> 2025.9.2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