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得姑苏一日闲·陆慕

原野

<p class="ql-block">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是苏州行的第二站,其设计者刘家琨为全球建筑最高荣誉奖——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获得者,也是我国继王澍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建筑师。“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馆名则由著名学者余秋雨题写,低调内敛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为何由名家加持,究竟凭的是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  ▼道理也很简单,御窑金砖为中国传统窑砖烧制技艺的巅峰,专供明清皇家建筑使用。自明代至清末,位于苏州城北陆慕的这座御窑是皇家金砖的唯一烧造地,产品限用于紫禁城太和殿、中和殿、天坛等核心建筑,因而御窑金砖也被称为“天下第一砖”。</p> <p class="ql-block">  ▼陆慕原名“陆墓”,为唐代贞元年间(公元785-804年)宰相陆贽的墓地,民间有“先有陆宣公,后有陆墓镇”之说。明代著名才子文徵明亦安葬于此,1993年为避“墓”字之嫌故而更名。</p> <p class="ql-block">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的设计理念突出两大元素,即“砖窑感”和“宫殿感”,砖窑感从踏入景区即可体现,入口处的长桥、外立面的清砖镂空墙、顶面特意镂刻的砖型纹饰、东侧低矮的窑门洞口,绵长不见尽头的出入口通道、步入其中那古朴粗犷的“砖窑感”扑面而来,这些皆为古代御窑原型的现代表现手法。</p> <p class="ql-block">  ▼“宮殿感”主要体现在主馆的设什部分,7000多平方米的主馆体量雄浑,出檐深远,檐口设计与皇宫飞檐相呼应,象征京城宫延建筑的认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  ▼正如设计者刘家琨所提:“御窑不是一般民间的窑,所以建筑还要恰当地综合‘宫殿’和‘民间’两种全然不同的等级基因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站在序厅的中央,一方金砖铺地。游客置身于此,宫殿感扑面而来。宏伟的大柱,既是宫殿设计的标配,也承载了全馆“历史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  ▼苏州城北的这方水土,陆慕御窑的平民百姓,用得天独厚阳澄湖边的黄泥粘土,烧制出了明清皇家建筑专用的漫地金砖。其制作工艺包括取土、练泥、制坏、 焙烧和客水等二十九道工序构成,也成为金砖制作的独一份,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传承。语言软糯的苏州人总爱把精细的活儿做到极致。</p> <p class="ql-block">  ▼御窑金砖的制作工艺的繁复程度达到了中国传统制砖工艺的巅峰,需经历取土七转、练泥六转、五月晾坯、四月焙烧等各种严苛历练,它那纯粹和坚实的质地也正是人力与自然的完美结晶。</p> <p class="ql-block">  ▼御窑金砖真正的精髓远不止于江南水磨工夫般的细腻,更在于每一道步骤都必须顺应天时,呼应四季变化。整个制作周期往往长达一年甚至更久,其核心奥秘在于把握材料物性与自然规律的契合,从练泥、晾坯到烧窑、窨水,均须严格对应气候轮转、湿度变化与火候调控。</p> <p class="ql-block">  ▼明嘉靖工部郎中张问之所著《造砖图说》中记载仅烧窑就历时130天。分为五个阶段,即前火(排潮)、大紧火、中紧火、 小紧火、后囱火(染色)。烧窑师傅要掌握燃烧“四性”,还要辨温、辨色、辨火、辨声、辨烟、辨灰煤、辨硝、掌闸等八大要素。</p> <p class="ql-block">  ▼正因御窑金砖制作极为考究,造价极其昂贵,仅为皇家重要建筑专用,所以民间素有‘一两黄金一块砖’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御窑金砖质地密实,敲击时发出金属般清响,因此被为这是金砖名字的由来。但根据清宫档案和文献研究,“金砖”这一名称实则根植于儒家五行思想,从历史文化而言是取其固若金汤、国泰民安的祥瑞之意。</p> <p class="ql-block">  ▼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作为最高等级的皇室建筑,也是御窑金破的最大用户,仅太和殿地面就铺墁金砖4718块。这种油润如玉、光亮似镜、质地密实的金砖,行走其上不滑不涩,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和踏磨,依然光亮如新。</p> <p class="ql-block">  ▼御窑金砖的生产节奏,始终与北京皇家兴衰密切相关,从明永乐到清宣统历经15代皇朝,陆慕这一方方金砖,不仅凝聚了江南水土的灵性和匠人的心血,也承载了中国近600年的皇朝更迭与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  ▼御窑金砖博物馆馆藏历代御窑金砖1400多块,年代跨越自明永乐至清宣统,涉及永乐、正德、嘉靖、万历、天启、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15个朝代,其中馆内展出金砖共计540多块。</p> <p class="ql-block">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俨然已成为金砖文化的活态载体,金砖窑火与宫殿威仪在此相遇,技艺传承与文化底蕴在此辉映,感兴趣的你不妨将其列入行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