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俄罗斯硬汉普京总统的故乡

笑答

在这个深秋的季节,我来到圣彼得堡,圣彼得堡是根据一个人的意志设计建造的,这个人就是彼得大帝,他被誉为圣彼得堡之父,彼得大帝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俄罗斯巨人,他的雄心壮志改变了俄罗斯,使之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彼得大帝为了使俄罗斯在战略上融入欧洲世界,成为欧洲列强,1703年,在俄罗斯波罗地海的出海口芬兰湾缔造了圣彼得堡港,并迁都于此,他以坚定的改革精神重塑俄罗斯帝国形象,历史学家们一致认为,彼得大帝是迄今为止最有作为的欧洲君主之一。 圣彼得堡作为沙俄的首都,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圣彼得堡位于芬兰湾东部涅瓦河口的四十二个岛屿上,城市由300多座桥梁象纽带一样把每个岛屿紧紧相连,由于河流纵横,水道穿梭,风光秀丽,所以圣彼得堡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誉。 圣彼得堡被誉为俄罗斯文学的摇篮,我喜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蒙来托夫、普希金、高尔基、柴可夫斯基都曾在此生活创作,当今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出生在圣彼得堡。 深秋季节的圣彼得堡,阴雨连绵,气温很低,全天温度也就在3—7度之间,我把带来的所有衣服都穿在了身上也抵不住漫天寒气,这里冷得象冬天一样。 天亮得很晚,八点半才看见朝霞东升,上午十点导游带我们出去,导游是一位圣彼得堡当地的姑娘叫列娜,她有一口流利的汉语,风趣幽默,她能把汉语中的幽默用到了极致,俄国人就是这样,难怪出了果戈里、契诃夫那样的幽默大师。 汽车沿着涅瓦河畔行驶,圣彼得堡到处都是十八世纪初的老建筑,那是皇帝时代的作品,来到埃撒广场,矗立在这里的埃撒大教堂在欧洲教堂中排名笫四,高大镀金穹顶,气势巍然。 广场中央是1818年孟非浪建的尼古拉一世沙皇铜像,尼古拉一世威风凛凛,骑着高头大马,俨然一位骑士,铜像后面就是尼古拉一世给他刚结婚的女儿玛丽亚公主建的宫殿。 可惜这位公主没看好这个地方,从未在这里居住过,可能是不愿意看到广场上那位骑士父亲的屁股,这当然是笑谈了,这座宫殿目前是圣彼得堡的议会所在。 冬宫也叫隐士庐,是世界第三大博物馆,这是凯瑟琳二世女皇开创的,馆中藏品极为丰富,有300万件之多,最著名的有达芬奇的两幅《圣母》,有拉斐尔的画作,有罗丹的雕塑,梵高的《小农舍》,还有金孔雀时钟等稀世珍藏。 走进冬宫大厅,大理石楼梯,高耸的穹顶,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这里有彼得大厅、孔雀石大厅、御座大厅、花园大厅和达芬奇大厅,这些大厅建得十分别致精美,所展藏品价值连城,每一个大厅里都有一段传奇故事。 比如,孔雀石工艺,天花板、地板造影工艺,金孔雀时钟原理等,都是当时科技尖端产品,游览冬宫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不得不佩服俄罗斯先人的伟大。 从冬宫出来是皇宫广场,这里有当今世界最大的整块花冈岩圆柱,广场上有海军总部大楼,现在是俄罗斯最著名的潜艇学校,发生在那年的核潜艇沉没事件遇难官兵118名,其中就有这所院校的116名。 距皇宫广场不远处是十二月党广场,广场是有法尔柯纳建造的著名的青铜骑士像,塑造了彼得大帝骑马向前的英姿,马蹄下踏着一条蛇,这条蛇象征着与之征战的对手瑞典,这是圣彼得堡地标性雕塑。 从十二月党广场走过涅瓦河就是华西里耶夫斯基岛,这是涅瓦河三角洲最大的岛屿,这里原来是一座港口,至今还存有两个灯塔,在华西里耶夫斯基岛上一览圣彼得堡风光,大、小涅瓦河畔的建筑群尽收眼底,对岸的彼得保罗要塞就在眼前。 圣彼得堡的历史主要是从这个要塞开始的,1703年5月16日,奉彼得大帝的命令,选择了这个叫兔子岛的地方建筑要塞,以制约来自波罗地海上的列强的袭扰。后来,这要塞就成为了圣彼得堡的政治文化中心。 走进要塞,要塞有厚厚的红砖砌成的城墙,要塞里有圣彼得保罗大教堂,这是皇帝做礼拜的地方,要塞中还有俄罗斯造币厂,至今还在使用。 要塞的花园中有一尊彼得大帝抽象雕塑,头是亚洲人的头,身躯是欧洲人的身躯,这尊雕塑是佘米亚金.布哈耶夫作品,闻名世界,彼得大帝死后遗体安放在这里的沙皇稜堡。 阿芙乐尔巡洋舰,这可是俄罗斯一个重要的地方,从小我就学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从此中国革命星星之火,展开了燎原之势。这一声炮响就是从阿芙乐尔巡洋舰上打出去的,一九一七年十月工人起义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如今这艘巡洋舰还在使用,我们只能在涅瓦河畔与这艘灰色的阿芙乐尔巡洋舰合影留念,而现在的俄罗斯人对阿芙乐尔巡洋舰不懈一顾,因为他们已经否定了那段历史成就。 晚上去圣彼得堡剧院观看了柴可夫斯基的著名芭蕾舞剧《天鹅湖》,在这里观看《天鹅湖》是一个最大的享受,这是从历史延续下来的最正宗地道的芭蕾舞剧院。 《天鹅湖》原来是一个凄婉美丽的爱情故事,王子偶遇白天鹅,与天鹅女产生了深深的恋情,皇后为王子选妃,王子谁也不爱,独爱天鹅女。魔鬼用黑天鹅冒充白天鹅,王子识破了魔鬼的阴谋,战胜了恶魔,使得白天鹅重生,我欣赏《四小天鹅》、《大天鹅舞》、《西班牙斗牛士》,我的心一直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