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黄冈大别山封路的情形</span></p> <p>2020年1月19日(腊月二十五),笔者带儿子自海口返回湖北老家过年,先是飞至武汉(返程机票定在正月初六),出机场乘地铁到新荣城铁站,进站买票上车返回黄冈大别山老家。万万想不到的是,刚到家屁股还没坐热,网络上就曝出武汉新冠病毒疫情大爆发,医院人满为患。据公开报道,中国疾控中心等单位于2020年1月8日初步确认了新型冠状病毒为此次疫情的病原。从1月20日起,国家卫健委每天汇总发布各省信息。截至1月20日24时全国累计确诊291例,其中湖北270例。至1月21日24时累计确诊440例,其中湖北375例,重症105例,死亡9例。疫情初期,由于核酸检测及医院床位跟不上,很多感染者被劝回家中隔离,有的导致全家感染;有的四处求医成为流动传染源,又加速了疫情传播。至1月23日武汉封城,随即湖北全境交通中断。在这种疫情前期信息不畅、缺乏预警、完全处意料之外的情形下,我们有如乱打乱撞误入了武汉市高度危险的疫情中心(机场、地铁),且随之被迫滞留大别山,时间长达两个月之久。</p><p><br></p><p>武汉疫情的公开消息始于1月20日国家卫健委的第1号公告。而我们这次返乡过年误打误撞进了武汉,出了机场,坐了地铁,乘了公交,事后想想真是感觉后背发凉。中央对湖北和武汉主要领导作出免职处理,继任者铁腕防控取得实效。而我们没有成为新冠病毒肺炎的感染者,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p><p><br></p><p>白岩松说过:“故乡就是年少时天天想离开,年长时天天想回去的地方”。对笔者而言,也是一样的感念。春节返回老家陪老人过年,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这次却非同一般。也就是说,返回黄冈大别山过年一路顺畅很容易,可再想离开湖北返回海南工作岗位就不简单了。由于湖北是疫情重灾区,武汉封城后,湖北全境交通中断,飞机、火车、地铁、城铁、公交、轮船全部停运,商店关门,甚至私家车都不准上路,后来严控到了这个程度。当地对离鄂通道的管控自然也是非常严,所有交通工具都停运了,要离开湖北只有自驾走高速公路。</p><p><br></p><p>而当时状况是,即便办好离鄂手续,也发生过两次以上不让离境的情况,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武汉防控指挥部18号令撤销17号令,致使湖北全境再度封路;另一次是很多车主到达目的地却不让下高速。湖北通知各地,即使办好所有手续的自驾车主也一律不准放行。作为疫情重灾区的湖北,相关部门及时进行对策调整也是在所难免的。</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广东徐闻高速出口处立的提示牌</span></p> <p>另一方面,海南滞留在湖北的返乡过年人员也特别多。为严控疫情传播,广东徐闻也一度成为离鄂返琼人员的集中隔离点,据传生活条件相当艰苦。而笔者由于年前没有带车返鄂,故而只好滞留大别山,每天过着“楼下做饭,楼上睡觉”的日子。更为惊恐的是,起初根本不知道我们因路过武汉是否会感染上病毒。不仅自己不出门,还劝阻家中老人不出门,万一必须出门一定要戴上口罩。偶尔家里有一两位戴口罩的老年长者来串门,虽不好拒绝,也是距离两米开外,亦或让人家站在大门外聊上几句。有些发小同学来电要过来拜年看望,全都笑着一口回绝。特殊时期,大家都能理解。在这种抗疫的状态下,生活里不得不开始做减法。</p><p><br></p><p>在居家抗疫的日子里,所有菜市场关闭,只留一两家超市保障供应。全国各地驰援湖北的蔬菜和捐赠物资,多次抵达大别山小镇并分发到户。有一次在我家旁边的巷子里,社区在分发蔬菜,正好社区主任、民兵连长也在,就被我拍摄记录了下来。</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家里分得的爱心蔬菜</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大别山人家的老灶式样</span></p> <p>这次在老家抗疫初见成效,不得不说一下拆除家里伙房的老灶,安装新的发火灶(也称节能灶)的事。如果没有这个发火灶给我们烤火保暖,说不定又会象往年一样被冻得感冒发烧,最后会惹来很多麻烦。尽管每年回老家过年我都会帮家里做一两件事,让家里看起来有所改变,可今年春节一回到家,不知是哪里来的灵感,我就张罗着要把厨房里的老灶拆了,腾出地方装一个冬天烧柴火的发火灶。到家第三天,我和细佬就把那座装有两口大铁锅又不太好烧的老灶拆了。次日去街上买回了不锈钢的发火灶,并当即安装了起来,添上木柴一点火整个厨房就暖和了。这种发火灶的特点是既能做饭煮菜,又能烤火。坐在温暖的发火灶旁,老父亲说:“知道这个灶这么暖和,早就该买回来了”。正月初三细佬来家里说,一位叔父因为感冒发烧被送去医院隔离了,医院本身最易交叉感染,大家都替他担着心呢。由于海南与大别山冬季的气温相差太大,每年春节回到寒冷的大别山,我们几乎每次都冻手冻脚或患上感冒,唯独今年没被冻着,也没感冒。这得益于发火灶的烤火保暖,也帮我们省去了许多麻烦。</p><p><br></p><p>厨房里添了暖和的发火灶,成了家人最喜欢围坐的地方。武汉整个疫情形势,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新冠肺炎发病形势,都是在灶台上阅读、交流的。到了2月3日(正月初十),我们从武汉回来己满14天,这才意识到我们没有被病毒感染,用老父亲的话说:“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而之前的14天里,即便父亲或儿子咳嗽一声都令我紧张,每天都得关注我们的体温变化,那种心理的恐惧几乎每晚让我坐卧难安。</p><p><br></p><p>第一个14天平安度过,证明我们是多么的幸运。但接下来就是更严格的外防输入了。实际上,从正月初一开始,镇上的高音喇叭就天天播送各级防控指挥部的通告,每天早上、中午各一次。街巷里,几乎每天都有社区防控人员敲着锣走街串巷的叮嘱:不要串门,不要拜年。。。。我和家人围坐在发火灶周围,说起武汉封城后市民的心态,因为很多小区、很多楼栋里几乎每天都有人确诊。面对这种焦虑,就好比餐馆鸡笼里的鸡一样,每天都有几只鸡被捉出来,下一次不知道又轮到谁。类似这种内心的恐惧是很难被常人体会到的。</p><p><br></p><p>老父亲尽管已90岁了,身体还算健康,原来每天早上都有出门散步健身的习惯。疫情来了不能出门,开始他还能听得进劝阻,但过了几天就坐不住了。我说:这次是发人瘟,武汉一些人吃了蝙蝠,把蝙蝠身上的病毒感染到人身上了。这是恶性传染病,感染了这个病毒无药可治,所以这段时间更是不能出门了。老父亲不解地问:什么是蝙蝠?我说就是檐老鼠,并让老人看了微信上传的一些人吃食檐老鼠的视频。这一下惹得老父亲嫉恶如仇,开始大骂那些吃檐老鼠的人自作自受,是在找死。而且每天不能出门,他都这样自言自语地骂一回。我们就这么度过了一个多月。</p><p><br></p><p>随着疫情管控的升级,居家买菜也须由志愿者代购,香烟成了紧俏物资。小镇上还颁布了六项禁令,包括不准任何行人车辆流动。所幸大别山小镇仅出现一例确诊病例,自1月22日武汉返乡当天发病并被隔离。此后疫情严峻形势一天天缓和,大约从3月10号开始,一些商铺获准开门,这才允许人们在戴口罩的前提下,在小镇区域范围内自由活动。</p><p><br></p><p>此外,更重要的是,早在2月20日之后,海口新增确诊病例为0,各方面己开始复工复产。2月26日,海南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一级应急响应调整为三级。由于海口工作太多,仅网上办公不能解决问题,又不断接到电话询问何时能返回海口工作岗位。面对这种情况,呆在老家也是心急如焚,如坐针毡。</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一段山歌伴唱的小视频</span></p> <p>大家知道,随后中央指导组贯彻“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的指示精神,滞留在鄂人员的离鄂形势开始好转。</p> <p>3月14日,一位同乡好友匀给我一台小车,这才给我们带来离鄂返琼新的转机。3月15日我们在县防控指挥部网上离鄂通道重新注册,3月16日办好海南接受回执,3月17日一起到当地社区测体温、开具健康证明,并于当日下午将资料图片上传县防控指挥部审批。</p> <p>3月18日凌晨2点,县级指挥部核准同意放行。距此我们在大别山老家整整封闭困守了两个月了。同在小镇上准备一起返琼的小老乡,看到这个消息激动得一夜没睡,半夜给我打来电话告之这一喜讯。随之我们讨论是18号走,还是按申报的19号走,讨论来讨论去有两个疑惑:18号走,可并非申报的离鄂日期,万一不放行呢?19号走,到是填报时间,万一离鄂通道管控政策有变呢?</p> <p>当时,很多老乡朋友同学在为我们打探消息,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我们早日离鄂返琼。因为假若小镇上再新增一例确诊病例,那全镇就得封路,又得再等14天。</p><p><br></p><p>此外,还听说一项不成文的规定,获批放行后仅限5天内必须离鄂,否则无论什么原因没有成行,申请放行号作废,又得等待14天后另行注册申请审批。</p> <p>面对上述种种,我们在具备了“自驾离鄂,获批放行”的情况下,我决定于3月18日获批当天早上9点集合,全车人员立即就走。真可用“仓惶出逃”四个字来形容。当笔者早上从楼上收拾完房间带着旅行箱下到一楼时,正遇老父亲买了一大块新鲜肉回来,跟我说“你们明天要走,我去买了几斤肉回来晚上炖了吃,再叫几个人。。。”,我打断了父亲的话,跟他简单说了要马上走的情况,又跟他说了几句体己的话,还交代了家里的一些事,并顺手带了一壶大别山老米酒,其余东西都来不及带就出了门。偶然回首时,却发现老父亲坐在客厅椅子上暗自哽咽。。。。</p><p><br></p><p>18日上午9点27分,我们驾车离开大别山小镇。在县域高速卡点校验手续之后一路南下,这才发现京广高速大动脉车辆稀少,行车异常的舒畅。路上与同乡谈起临走时老人暗自垂泪的情景,他说他临走时他老娘也是泪眼婆娑,当时心里都不免一阵唏嘘。都说家中老人己至暮年,每年过年都得回来。因路程太远,免得一个人开车太累,再回就相约一块拼车返乡等等。</p><p><br></p><p>受疫情影响,沿途经过湖北、湖南站点只能吃泡面,到了广东境内才有饭菜可卖。好在同车5人中有3名司机,可以轮番开车休息。在手机导航的引导下,沿途仅停靠6个服务区加油吃饭,其余皆日夜兼程,至3月19日9点半顺利抵达海安。</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返程路线选择了最好的一条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到广东境内才有饭菜伺候</span></p> <p>到了海安,并非万事大吉。一问是湖北过来的,全部拿证件和手续拍照。这可能是海口驻海安港卡点防控人员按要求,须上传海口防控部门吧?</p><p><br></p><p>开车上了轮渡船,横渡琼州海峡。在即将抵达海口秀英港途中,轮渡船又停了下来,耽误了近两小时,到下午1点多才靠岸,然后是排队、填表、测量体温、审核通过。卡口防控人员明确要求:主动联系社区,必须居家隔离。</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海口居家隔离时大门上的封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居家隔离的日子学会了叉烧面包的制作</span></p> <p>3月19日下午4点半进居家小区,6点社区防控人员上门办理居家隔离手续。第二天才发现他们把3月19-4月3日计为14天(实为16天),后经交涉又改通知为3月19-4月2日为14天(实为15天),反正必须等到4月3日上午才上门办理解除居家隔离手续。</p><p><br></p><p>值得一提的是,在居家隔离期间,不少亲朋好友给我们带来了问候与慰籍。有的朋友专程为我们送一些蔬菜放在小区门卫室,并由门卫转达;物业主任也隔三差五帮我们买菜、带走垃圾;一些朋友盘算着隔离期满的日子,排期约定接风的饭局小聚....这些都让笔者非常感动,在此一并致谢!</p> <p>就在我们于海口居家隔离的日子里,湖北也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湖北发布”宣布自3月25日起,湖北除武汉市以外的地区交通解封,疫情低风险地区应积极组织滞留在乡人员返岗复工,并确定武汉将于4月8日开城。二是3月27日黄冈市黄梅县民众前往江西九江火车站乘车返工受阻,与九江浔阳警方发生冲突,掀翻了警车。该事件当日即得到迅速解决,九江卡点撤消,车辆行人畅通无阻。随后网上流传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关于“请求全国各地善待湖北人民”的手书。三是自3月28日起武汉市动车、高铁、城铁等正式恢复运营。当天9点16分,武汉-黄冈之间的城铁交通亦正式恢复。</p><p><br></p><p>而在国家层面也有一件大事发生,那就是俗称的“封国”。外交部、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自2020年3月28日0时起,暂停持有效中国签证、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p> <p>而海南官方宣布,自3月25日起,海南滞留在湖北(除武汉市以外)的务工人员返琼,不用再居家隔离。看到这个消息,我们与社区网格员沟通,得到的答复是,3月25日前抵琼的,依然得居家隔离到规定的隔离期满。</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居家隔离期满,收到的解除隔离通知</span></p> <p>4月3日上午,社区及防疫部门人员上门检测体温,一切正常,这才办理了解除居家隔离手续。到下午3点半,收到依法作出的盖有三枚大印的《结束留观告知书》。下午5点半,我们从家中走出,来到南渡江支流-横沟河畔,正式结束了因湖北疫情围堵下共计76天的两种居家隔离的生活。当我们站在入海口的江岸边,抬眼看一片蔚蓝的天空,享受徐徐海风的吹拂,不禁生出许多感概,这才真正体会到历经千难万险、重返温暖人间的不易。</p> <p>这就是:湖北疫情围堵下,我们度过的76天。这是一次极不寻常的经历,也是一段终生难忘的故事。</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敬告各位读者:若喜欢本文请点亮“在看”,并转发收藏。谢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