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与传统文化复兴的双重背景下,中医药产业正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将中医药与文旅、医康养深度融合,不仅顺应了全民健康升级的时代需求,更开辟了一条集文化传承、产业振兴与生态发展于一体的创新路径。通过“中医药+文旅+医康养”一体化模式,构建覆盖种植、研发、康养、旅游、文化体验的全链条生态体系,有望催生一个规模超万亿的新兴产业集群。本文将从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两个维度,深入剖析这一融合模式如何赋能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新时代健康产业新引擎。</p> <p class="ql-block">潍坊青州模式:全产业链融合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潍坊青州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区位优势,率先探索出一条中医药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新范式,成为“中医药+文旅+医康养”一体化发展的标杆。该模式以道地药材为核心,贯通种植、加工、康养、旅游四大环节,形成闭环式产业集群,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种植端,青州在山区丘陵地带建设多个标准化中药材基地,规模化种植丹参、黄芩、金银花等优质药材,采用生态轮作与生物防治技术,保障药材品质。通过引入智能灌溉系统,实现精准化管理,显著提升产量与药效。同时,推行“企业+农户+订单”合作机制,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在加工环节,青州引进现代化生产线,建设集清洗、烘干、切片、炮制于一体的初加工中心,并延伸至中药提取、制剂生产等深加工领域,将丹参转化为丹参滴丸等高附加值中成药,提升产业层级。更与科研机构协同攻关,推动中药材精深加工技术创新。在康养板块,青州借力山水生态资源,打造集中医诊疗、康复理疗、药膳养生于一体的中医药康养小镇。游客可体验针灸、推拿、艾灸等传统疗法,品尝根据四季节气定制的“四季养生药膳”,享受个性化健康服务。在旅游层面,青州设计多条中医药主题线路,串联种植基地、文化展馆与康养小镇,让游客沉浸式了解药材生长、感受中医智慧。每年举办的“中医药文化节”,融合采摘体验、知识讲座与非遗展示,已成为区域文旅新名片,吸引全国游客纷至沓来。</p> <p class="ql-block">乐山大峨眉模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p>
<p class="ql-block">乐山大峨眉地区凭借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与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康养为用的融合发展之路。该模式聚焦“文化赋能、体验升级”,将中医药文化深度植入旅游场景,打造独具魅力的康养目的地。在产业融合方面,峨眉山周边建设了川芎、石斛等特色药材种植园,不仅保障原料供应,更将其转化为观光景点。游客漫步花海之间,还可通过科普展板与智能导览系统,了解药材的药用价值与种植技艺。依托峨眉山中医药博物馆,通过实物陈列、场景复原与多媒体互动,生动展现巴蜀中医药的历史脉络与技艺传承。推出的“中医药文化研学之旅”,涵盖博物馆参观、药材炮制体验、香囊制作等互动项目,深受青少年与家庭游客青睐。在医康养结合方面,峨眉山建成集中医医院、康复中心、温泉疗养于一体的康养综合体。游客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接受中医诊疗,享受中药温泉浴、经络调理等特色服务,实现“疗愈+度假”双重体验。智能化康养管理系统的引入,使健康数据实时监测与个性化服务成为现实,极大提升了服务品质与游客满意度。在产品创新上,乐山深挖本地美食与中医药的结合点,推出“药膳烧烤”“养生豆腐脑”等融合菜品,既保留地道风味,又注入养生理念,广受市场欢迎。每年举办的“峨眉山药膳美食节”,集烹饪展示、技艺比拼、健康讲座于一体,成为传播中医药饮食文化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品牌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中卫市模式:特色资源的创新利用</p>
<p class="ql-block">中卫市立足独特的沙漠生态资源,创造性地将沙疗与中医药康养相结合,开辟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融合发展新路径。这一模式以“沙漠+中医”为核心理念,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康养品牌,实现自然资源的高效转化与价值提升。在产业融合方面,中卫于沙坡头景区设立沙疗服务中心,利用沙漠天然热力与矿物质,结合中医推拿、针灸等疗法,为游客提供缓解疲劳、促进循环的特色康养服务。专业医护人员全程指导,确保安全与疗效。同时,景区内建设中医药文化展示区,集中呈现中卫地区的药材资源、名医典故与传统技艺,增强游客的文化认同。每年举办的“中卫中医药文化节”,融合文化展演、药材展销与互动体验,推动中医药文化的活态传承。在服务创新上,中卫市积极拥抱科技,开发中医药康养智能服务平台。游客可通过手机APP预约沙疗、中医诊疗等服务,平台还提供健康知识推送、体征数据监测与个性化调理建议。通过接入智能穿戴设备,实现健康状态动态追踪,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极大提升了服务便捷性与体验感,为边疆地区中医药文旅康养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本。</p> <p class="ql-block">二、发展路径</p>
<p class="ql-block">(一)产业融合:构建全产业链与横向资源整合</p>
<p class="ql-block">1.纵向整合</p>
<p class="ql-block">推动中药材产业纵向延伸,实现从“田间”到“终端”的全链条贯通。建立种植基地与科研机构的协同机制,科研单位提供良种选育、生态种植技术支持,基地则为科研提供真实数据与试验场景,形成良性互动。例如,通过分析药材生长数据,优化种植方案,提升道地产区药材品质。同时,引入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实现温湿度、光照、土壤养分的精准调控,推动种植现代化。在产业链延伸方面,突破传统药材与成药局限,拓展至保健品、功能性食品、中药化妆品等领域。以人参为例,除药材与中成药外,开发人参口服液、面膜、精华等衍生品,满足多元化健康消费需求。联合高校与研发机构,持续攻关提取工艺与配方创新,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与市场竞争力。</p>
<p class="ql-block">2.横向融合</p>
<p class="ql-block">整合景区、医疗机构、文旅企业等多方资源,组建中医药文旅康养产业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景区提供自然与文化资源,医疗机构输出专业服务,文旅企业负责产品设计与市场推广。例如,景区与康养机构合作开发“景区+中医理疗”套餐,文旅企业策划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形成协同效应。在产品矩阵上,打造“中医药+”复合型产品体系,如“文化研学之旅”“康养度假之旅”“医疗旅游专线”等,满足不同客群需求。通过沉浸式体验设计,让游客在游览中学习中医知识、参与炮制工艺、感受养生智慧,实现文化价值与消费价值的双重释放。</p> <p class="ql-block">(二)产品创新:内容情境化、体验化与附加值多元化</p>
<p class="ql-block">1. 内容情境化、体验化</p>
<p class="ql-block">打造集观赏性、知识性与参与性于一体的中医药旅游产品。建设中药材观光园,融合花海景观与生态种植技术展示,配以智能导览与互动展陈,让游客在美景中学习中医药知识。设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与体验馆,通过文物陈列、场景还原与数字互动,再现中医药发展脉络。开设炮制工坊、香囊制作坊等体验空间,让游客亲手参与中药加工过程,增强文化代入感。发展康养度假产品,建设中医药康养小镇或度假村,配备中医诊疗、康复理疗、药膳餐饮等功能,提供“住、养、疗、游”一体化服务。引入智能康养管理系统,实现健康档案建立、体质辨识与个性化调理方案推送,提升服务专业度与游客满意度。</p>
<p class="ql-block">2.附加值多元化</p>
<p class="ql-block">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中药材与中医药产品的国际影响力。通过举办国际品牌推介会、参与海外展会,讲好中国中医药故事,推动道地药材走向世界。开发高附加值健康产品,如黄芪口服液、灵芝孢子粉胶囊、艾草护肤品等,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天然、安全、高效健康产品的需求。同时,拓展文化创意产品线,设计中药材造型摆件、中医药主题文具、养生服饰等文创商品,既传播文化,又延伸消费链条,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有效转化。</p> <p class="ql-block">可以为您提供政策咨询、资金申报、产业规划、科技服务、品牌建设、活动策划、招商运营等服务。指导申报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生态食材产品、中国食材名县、美食地标之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基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