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妈妈喊我的时候

乾农园艺

<p class="ql-block">作者:张党社</p> <p class="ql-block">听见妈妈喊我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加班到十点的地铁里,林晓攥着皱成一团的项目方案,耳机里还循环着客户下午的指责。车厢晃得人发晕,她盯着玻璃上自己疲惫的倒影,突然就红了眼——这已经是这周第三次因为方案修改被骂,房租明天要交,电脑还在下午崩了机,日子像团理不清的线,缠得她快喘不过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手机震了震,是妈妈的视频电话。她深吸口气揉了揉眼睛,接起时还没来得及扯出笑脸,就听见那头熟悉的声音:“晓晓啊,你爸炖了排骨汤,我给你留了一碗,你要是回来得早,我就热给你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不是问工作顺不顺,也没提什么时候回家,就只是轻轻喊了声“晓晓”,像无数个她放学回家的傍晚,妈妈倚在门口,喊她名字的语气。林晓突然就鼻子一酸,原本堵在喉咙里的委屈,好像被这声呼唤揉散了些。她吸了吸鼻子,哑着嗓子说:“妈,我今晚可能要晚点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没事,”妈妈的声音裹着暖意,“我把汤放保温锅里,你回来记得喝,别饿肚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挂了电话,林晓盯着手机屏,突然就觉得没那么难了。原来不管在外头被现实捶打得多狼狈,只要听见妈妈喊自己的名字,那些乱成麻的日子,好像就有了个能抓得住的线头,一下子就稳当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快十二点的时候,林晓终于推开了家门。客厅的灯还亮着,保温锅放在餐桌上,盖子上贴着张便签,是妈妈的字迹:“汤热三分钟就好,别烫着。”她把方案扔在沙发上,径直走进厨房,打开保温锅的瞬间,排骨的香气裹着暖意扑过来,熨帖了她一晚上的冷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汤喝到一半,妈妈从卧室走出来,身上还穿着睡衣:“回来了?汤还热吗?”林晓点点头,嘴里含着排骨,说不出话。妈妈走过来,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怎么看着这么累?是不是工作不顺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她这才忍不住,把客户的挑剔、电脑崩溃的糟心事一股脑说了出来。妈妈没说什么大道理,就坐在旁边听着,偶尔递张纸巾,等她讲完了,才轻声说:“没事,工作哪有一直顺的?先把汤喝完,睡一觉,明天起来就好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天晚上,林晓喝着热汤,听着妈妈絮絮叨叨说邻居家的小事,突然就懂了——不管在外头累成什么样,回妈这儿吃口热饭,听她聊几句家常,那些压得人喘不过气的烦恼,好像就真的能随着热汤咽下去,什么都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后来有次同事聚餐,有人聊起“家是什么”,有人说家是买的房子,有人说家是户口本上的地址。轮到林晓时,她想了想,笑着说:“我家啊,不是哪栋楼哪个单元,是我妈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同事愣了愣,她又补充道:“以前上学的时候,我妈在哪,我就觉得哪是家;现在工作了,不管我住在哪,只要想到我妈在这座城市里,只要能随时回去喝到她炖的汤,听到她喊我名字,我就知道,我的家在这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原来对她来说,家从来不是一个固定的地址,不是冰冷的房子。是妈妈喊她名字时的语气,是保温锅里永远温热的汤,是不管她多晚回来都亮着的客厅灯——是妈妈在的地方,才是她永远的家。</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党社,男,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大杨镇王居村三组果农,参加2015年度乾县果树站高素质农民(果树班)培训,取得了高素质农民初级、中级证书,中级技师证书。2016年利用业余时间写稿,其中反映乾县果区高素质农民的务果经验文章,在(西北园艺)果树微信发表文章14篇,果树杂志发表文章9篇,编辑选稿30多篇,被(西北园艺)果树杂志聘为果业通讯员、一线农民果树专家;2017年,在(中农乐)果业科技网络平台发表果业技术类文章一百多篇,被平台聘请为果业通讯员。2018年在(大农圈)、(农业大市场)、(农业种植技术)、(果树种植技术)发表技术类文章四百多篇,被多家平台聘为特约一线果树专家。2018年,做为一名果农,在现代果业基地做务果树的同时,开始创作了三百多篇诗歌、散文,一部分在发表在(大秦文学)、一部分发表在(读者美刊)、(晶莹美刊)、(华都美刊之声)等文学平台,引来了咸阳广播电视(农事科技)栏目的两次专访。2020年,早熟华硕苹果采用矮砧集约化栽培,生产上用现代果园规模化模式引导乾县及周边果区的好多果农朋友,业余时间总结出华硕苹果的务果经验,迎来了陕西农林卫视(农业大市场)栏目的专程采访,2020年取得乾县农村农业局颁发的十佳高素质农民荣誉证书。2021年,取得了高素质农民高级农民证书。2022年至2023年被乾县农村农业局聘为基层农业科技农技员。2023年,(大农圈)农业科技平台刊发的果业技术方面的经验文章,引导了好多从事种植苹果的果农朋友,陕西省科技厅聘用为农业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平台(农科114)专家。2024年9月被陕西果业科技集团科研创新基地聘为一线果树技术指导老师至今。2025年8月又一次被乾县农村农业局聘为基层农业科技农技员。2025年8月,在矮砧苹果省力化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方面,接受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专访,主要是苹果免套袋技术的分享与探讨!平时,喜欢写点反映果业及生活方面的文章,喜欢用文字记录现代果业的发展动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