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那年吃月饼

平常心

<p class="ql-block"> 怀念那年吃月饼</p><p class="ql-block"> 作者:张宏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个节日各有特色,转眼又到中秋节了,当然中秋节也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吃月饼赏园月”。说起吃月饼,我们乡宁可谓是历史悠久,其“空心月饼”起源于元末明初,至今约八百年,现为临汾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其独特的空心结构、酥脆口感和低脂健康属性著称,并已成为推动地方产业升级的“甜蜜经济”引擎,影响越来越大。这不刚刚坐动车不经意间就发现两个人手提乡宁空心月饼(听说话一个是吉县人,一个没说话无从判断)。外乡人把乡宁月饼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说明了乡宁空心月饼的影响之大。而作为本乡人,我却更加怀念儿时妈妈的月饼!</p><p class="ql-block"> 那是五十年前的鄂邑之西黄河岸畔我的老家,那时物资贫乏,能解决温饱问题就算很富裕了,别说赶时髦、谈讲究了。遇到传统的节日,象征性度过则已。比如中秋节打月饼的则少之又少,并且我们老家人不会打城里的空心月饼。进入城里后,八月十五过得很隆重,月饼的制作过程复杂且讲究、好看亦好吃。但是,几十年来都吃不出当初妈妈的味道,妈妈做的月饼简单却好吃,至今还在深深怀念。</p><p class="ql-block"> 记得,家乡过中秋有隆重和简单两种。先说隆重的:以前老家打月饼也有模具,形状小且只有个别人家才有,也是个别人“才会”打,但和城里人的制作大相径庭。老家人不会用白面打月饼,是用硬黍子面打,和面过程很难,因为很糟,技术差的很难和到一起,加点白面会好点,但当时很困难谁舍得加呀?也许是舍不得白面才用黍子面打。凑合打几个“排排场场”把十五过了就行。是的,看上高大上点儿但吃起来难下咽,这就是所谓的隆重吧。再说简单的:用白面像蒸馍馍一样,做成月饼的形状,里面包上用红糖(白糖缺)、树上摘的鲜枣、芝麻等做的馅,特好吃,至今还记忆犹新。虽然看上简单,但吃上很开心、很快乐、很幸福,也是很期盼、很难得的美食。后来成家后我也效仿当年妈妈的做法做过,但总是吃不出妈妈的味道。当年简单的过节,却满满的幸福感;如今的商品琳琅满目、物欲横流,人却活的很浮躁,甚至很无奈。所以,幸福其实很简单,不一定是吃穿不愁、家财万贯就幸福。相反,知足常乐、家庭和谐、心态平和、与世无争,把生活过得简单点才是真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其实生活很简单,只是人心太复杂。人生短短几十年,稍纵即逝,什么你的我的、你多啦我少啦,总想把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不能吃丁点亏、不能包容一切,多么累呀?就像家乡空心月饼一样,能活出空灵但不失内涵,才是最大的幸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