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东南漫游四城访古建~运城(二)后土祠、李家大院、稷王庙

苗苗

<p class="ql-block">千年河东,国宝运城,寻根问祖后土祠。</p><p class="ql-block">运城后土祠位于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北的黄河与汾河交汇处,是中华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女娲氏的祠庙,被誉为″中华祖祠”和海内祠庙之冠″,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过亭台又名过路戏台,每逢庙会,台上唱戏,台下过人,戏台上有副对联</p><p class="ql-block">上联:游哉悠哉,头上生旦净丑。</p><p class="ql-block">下联:演也艳也,脚下士农工商。</p><p class="ql-block">生旦净丑演员着华服在台上载歌载舞,各行各业行人悠闲地从台下且行且停,让人顿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p> <p class="ql-block">左右两根石柱日月旗杆,咸丰年间还立于老庙门口,以显皇家威严,巳被黄河淹沒,当时即捞起重立于此,然高度也只剩原来的三分之一了。</p> <p class="ql-block">旗杆后是两个并列戏台,道家台与佛家台,加上入门戏台,形成品字形三戏台,可以同时演出三种不同的戏剧,场面隆重威仪。</p> <p class="ql-block">远远高台之上古建筑为献殿与正殿,献殿东侧是五岳殿,供奉黄飞虎等道家五岳之神,而西侧是五虎殿,供奉汉三国关羽、张飞武将等。</p> <p class="ql-block">献殿面阔五间单檐硬山顶作祭祀活动场所。万荣后土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重要的祭祀后土之地,汉唐宋明清时期,都为皇帝及国家祭祀后土之所。</p> <p class="ql-block">正殿为五间,进深三间,屋顶为硬山顶式,两边延出八字形影殿,正殿正中供奉着后土圣母,两侧供赐药娘和送子娘娘,皇天在上后土在下,说的即是。整座建筑古朴大气,庄重威严,大展皇家风范。</p> <p class="ql-block">殿后这座著名的秋风楼,凭河而立,崇峻壮丽,下部筑以高大的台阶,东西贯通,楼身分三层,砖木结构,十字歇山顶,高32.6米,因三层藏有元至元年镌刻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汉武帝刘彻有一次祭拜后写下了《秋风辞》,人们为了纪念专门建了这座秋风楼。</p> <p class="ql-block">秋风楼侧有镇祠之宝萧墙碑,这是宋真宗为宋代二圣配享后土庙而亲自撰文丹书的,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秋风楼静静地矗立在黄河岸边,后土祠建于汾河入黄河处,是中华后土文化起源地,是海内祠庙之冠、北京天坛之源。</p> <p class="ql-block">在秋风楼前向西眺望,黄河在黄土高原上稳重流淌,一路向南奔向潼关。</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循迹华夏文明根脉,聆听黄河涛声,感悟历史厚重。</p> <p class="ql-block">″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难归,少壮几时奈老何′′。秋风楼下,秋风辞回荡…</p> <p class="ql-block">山西李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是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李家大院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这座大院不仅见证了晋商的辉煌历史,也承载了李子用家族世代传承的善行文化。</p> <p class="ql-block">一路参观欣赏发觉大院内还有如此幽静的小花园,惊讶北方竟有江南风格的私家花园,院内绿植茂盛,小桥流水,亭台立于水中,虽已夏秋之交,星星点点荷花立于水中,不失骄艳,楚楚动人。</p> <p class="ql-block">李家大院整体建筑为坚井式聚财型山西四合院,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具匠心,既保留了晋南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又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形成了南北融汇的建筑风貌。</p> <p class="ql-block">园林内山峦起伏,湖泊清澈,而山巅矗立一座善行楼的建筑,登楼远眺四周,美景全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百泉湖畔小憇,细看晋南园林意景风光。</p> <p class="ql-block">探寻李家大院,商贾的繁华、家族的荣耀,在此都可触摸到,一步一景,每个转角都是百年光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漫步踏入这座院落,建筑风格独特,它融入了欧州″哥特式″建筑风格,由于李子用曾留学英国并娶英国妻子,这里建筑呈现欧州特色,使得这幢建筑成了中西合壁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院内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随处可见,这些雕刻工艺精湛,图案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百善影壁上一共有365个用各种字体雕刻的善字,时刻提醒要每日行善。</p> <p class="ql-block">古朴的晋商大院,大红灯笼高高掛,掛起了家族的善行义举。乐善好施、广做善事、礼教世代相传,给李氏家族带来了百年社会美誉。</p> <p class="ql-block">山西遍地是古建,在一个村子里的国宝单位一一万荣稷王庙,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北宋庑殿顶建筑,庑殿顶建筑是等级最高的屋顶样式之_,明清时期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使用,而这座建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的正殿,能保存至今,简直是个奇迹。</p> <p class="ql-block">走进稷王庙,立刻感受到它的古朴与庄重,从山门到正殿,一砖一瓦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进门就是戏台,戏台是元代建筑,民国重修,歇山顶建筑。写着阳春白雪牌匾的戏台雕刻精美,农历四月十七是稷王的生辰,村民会在戏台上演酬神的活动,热烈喜欢共同企盼全年风调雨顺收获满仓。</p> <p class="ql-block">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一眼望去单檐庑殿顶的造型格外壮观。这是中国仅存的一座宋代单檐庑殿顶木构建筑,为第五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脊刹和鸱吻保存完好,斗拱精美,一千多岁的大屋顶绝美无比。</p> <p class="ql-block">这座北宋时期的古钟,距今已有900多年了。</p><p class="ql-block">正殿左右原有两口大钟,两口钟一口敲响,另一口就会有回响,非常默契成为传奇,但其中一口钟在荒唐年代被毁,真是可惜了!</p> <p class="ql-block">稷王庙是奉祀后稷的庙宇,后櫻,姓姬,名弃,是黄帝的玄孙,因为其善种谷物,教民耕种与稼穑之木,被后人尊为农神。</p> <p class="ql-block">木构建筑的大殿前,中间竖起一根很特别的盘龙浮雕石柱,即所谓的″青龙抱柱″,这是大殿唯一的一根石柱,位置较为显眼。柱子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盘龙图案,龙的形态生动,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当年梁思成和林徽茵曾在宋代建筑技术典籍《营造法式》中看到稷王庙大殿这座单檐庑殿屋顶的建筑,并先后于1933年、34年和37年,连续三次来山西考察古建,遍寻山野城乡未见此类古建,与这座庙宇失之交臂,成了梁林的遗憾。庙内有一守庙老大爷,现成了义务讲解员,据他说,可能是这小山村几次易名,故无法找到成了梁林遗憾。</p> <p class="ql-block">地下宝藏看陕西,地上瑰宝数山西。错峰出行,旅游淡季人少,这种旅行体验真好,继续前行探古建,听听山西古建筑诉说华夏文明的历史和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