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C环游世界】 解语纽约第五大街——重游美国之(四)

老虎wds

<p class="ql-block">作者:老虎wds</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240556</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p class="ql-block">音乐:再见不见——I Walk Alone</p> <p class="ql-block">世间有花,名曰“解语”,善解人心,能通人意。而在这纽约的第五大街,我亦寻得一株巨大的、无形的“解语花”。它并非生于泥土,而是绽放于玻璃幕墙之侧、流淌在繁华喧嚣之中。它的花瓣,是无数种文化的交汇;它的芬芳,是梦想与欲望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纽约第五大街(New YorkFifth Ave)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 纽约曼哈顿第五大街卫星图 ↓</p> <p class="ql-block">有幸来到这里,穿行其下,我愿做一个虔诚的读花人,不仅用眼观其繁华皮相,更要用心去解读其肌理之下,那关于现代文明的隐喻,与那所谓抚慰心灵的普世价值密码亲自感触一下。这趟纽约之旅,便是一场与这朵“城市之花”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清晨尚未完全苏醒,我独行在这人称“梦之街”的水泥道上。阳光斜射过摩天楼的缝隙,在洁净的人行道上投下几何形状的光斑。这里,便是旅行者最为称道的世界繁华之地一美国纽约第五大街。↓</p> <p class="ql-block">↓ 街道两旁,名店林立,橱窗里的模特儿穿着最新季的时装,神情冷漠而高贵。玻璃与金属构筑的现代神庙中,商品被供奉在柔和的灯光下,等待着信徒的朝拜。我瞧见一个妇人从蒂芙尼店里出来,手提浅蓝色袋子的模样,竟像是捧着什么圣物,面上浮着一种近乎宗教性的喜悦。更有一对亚裔年轻男女,刚从某家奢侈品旗舰店“血战”而出,双手提满了琳琅满目的购物袋,几乎要将他们淹没。那女子激动地原地轻轻跳跃,发出细小的欢呼,男子则仰头畅笑,直呼:“过瘾!这才叫生活!”他们脸上焕发着极致满足的荣光,仿佛刚刚征服的不是百货商场,而是人生的一座巍峨高峰。购物于此,何尝不是一种现代仪式?人们以信用卡为香火,向物质主义的神明祈求暂时的满足。 ↓</p> <p class="ql-block">珠宝的天堂→蒂芙尼店(TIFFNY&.C0) ↓</p> <p class="ql-block">↓熨斗大厦(Flatiron Building),原名福勒大厦,1902年竣工,位于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175号三角地块,尖头指向麦迪逊广场南侧,所在社区被称为熨斗区。该建筑由丹尼尔·伯恩罕设计,高87米共22层,尖端宽度仅2米,是早期摩天大楼代表。↓</p> <p class="ql-block">↓ LV巨型行李箱塔在纽约第五大道上由奢侈品牌LV(路易威登)建造的73米高巨型行李箱塔,是品牌旗舰店翻新工程中的临时外墙装置,由6个超大LV硬箱堆叠而成,复刻经典,成为打卡地标!↓</p> <p class="ql-block">↓ 特朗普大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 Trump Tower)</span>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的纳苏街与威廉街之间,地址为华尔街40号(40 Wall Street)。1995年唐纳德·特朗普(<span style="font-size:18px;">(Donald Trump—</span>美国现任总统)买下该大厦,改名特朗普大楼。 ↓ </p> <p class="ql-block">↓ 纽约公共图书馆(New York Public Library)是美国最大的市立公共图书馆。1895年由阿斯特图书馆、伦诺克斯图书馆和蒂尔登信托公司合并而成,经费主要来源于捐款。1911年竣工的宫殿式馆舍建筑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 ↓</p> <p class="ql-block">↓ 麦迪逊广场 ↓</p><p class="ql-block">麦迪逊广场花园(Madison Square Garden)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曼哈顿中城,被纽约当地人简称为MSG(花园)。</p> <p class="ql-block">↓ 然而第五大街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向前踱步,建筑风格悄然变化。哥特式的尖顶与现代主义的玻璃幕墙比肩而立,毫不违和。圣帕特里克大教堂便突兀而又和谐地矗立在繁华商业区中间,两座尖塔直指苍穹。我推开沉重的木门走进教堂,外面的喧嚣霎时被隔绝。信徒与游客静坐于长椅上,彩绘玻璃滤出的光线斑驳陆离,仿佛上帝之手轻轻抚过每个人的头顶。↓</p> <p class="ql-block">↑ 爱尔兰圣帕特里克大教堂:纽约地标建筑,始建于公元450年,传说是圣帕特里克受洗地,为爱尔兰基督教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有趣的是,不过百米开外,便是洛克菲勒中心。那高耸入云的建筑彰显着人类的野心与力量。宗教与资本,精神与物质,在这条街上奇妙地共存对话,互不吞并,亦不排斥。↓</p> <p class="ql-block">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是一个由19栋商业大楼组成的建筑群,各大楼底层是相通的。其中最大的是通用电器大楼,高259米,共69层,中心总占地22英亩,在1939年完成全部建筑。设计者为Raymond M. Hood。</p> <p class="ql-block">↓ 正午时分,第五大街真正苏醒了。不同肤色的人群汇成色彩斑斓的河流,语言混杂成了特殊的白噪音。我坐在长椅上观察过往行人:匆忙的商务人士握着手机大声交谈,观光客仰头看着摩天楼旋转拍摄,街头艺人吹奏着《梦想(Dream lt possbile)》的曲子,街边小店买卖热狗的嘻皮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与目的,却又奇妙地共同构成了这条街的韵律。↓</p> <p class="ql-block">↓美国人百年热狗是他们上街闲游的最爱 。象征着不同人种的美国人生活随意、诙谐、幽默、喜欢自由喧泄的街情风韵。↓</p> <p class="ql-block">↓《Dream It Possible》是一首由Delacey演唱的励志歌曲,创作于2015年,并作为华为Mate 8发布会主题曲。其歌词以"勇敢追梦"为核心。强调“梦想成真”的信念,激励人们面对挑战永不放弃。街头艺人吹奏着《梦想→Dream lt Possbile》↓意象中人之欲望、激情追梦就在这都市的繁华中,在心灵鸡汤解语的花瓣中。↓</p> <p class="ql-block">↓在一家小书店里,我偶然翻到一本关于纽约历史的旧书。书页泛黄,记载着第五大街的变迁。原来这片土地曾属于原住民,后来被殖民者购得,逐渐发展成为今日的模样。每一块被无数人踩踏过的砖石、每一段磨擦得锃亮的纽约第五大街道边铸铁护块,都藏着层层叠叠的历史与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走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里汇聚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文明瑰宝。埃及法老的雕像、欧洲文艺复兴的画作、亚洲古代的青铜器……它们跨越时空聚集于此,静默地诉说着人类共同的故事。站在一个唐代三彩马前,我忽然感到一种奇妙的连接——这匹来自千年前中国的马,如今在纽约与我相遇。文化的边界在这一刻变得模糊而柔软。↓</p> <p class="ql-block">↑ 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英文名为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位于美国纽约第五大道的82号大街,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它以其丰富的藏品、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黄昏降临,华灯初上。第五大街换上了夜的华服,霓虹灯与橱窗照明交织成一条光的河流。我登上帝国大厦观景台,俯瞰这条璀璨的街道如金色血脉贯穿城市。远处自由女神像默默举着火炬,守护着这个由无数梦想构建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帝国大厦俯瞰<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五大街傍晚的繁华景色 ↓</span></p> <p class="ql-block">↑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它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350号、西33街与西34街之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竣工于1931年。它</span>是保持世界最高建筑地位最久的摩天大楼(共41年),由史莱夫,兰布&哈蒙建筑公司设计。帝国大厦是一座多功能写字楼,也是纽约市的旅游的打卡景点。↓</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第五大街依然熙攘,但已不同于白日的匆忙。情侣携手漫步,街头乐队的爵士乐随风飘散,整个世界仿佛慢了下来。我忽然明白,这条街的真正魅力不在于它的繁华与奢侈,而在于它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在这里,最现代与最传统、最物质与最精神、最本土与最国际的元素交织共生,互相对话也互相滋养。</p> <p class="ql-block">↑ 纽约时代广场(Times Square)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的一块繁华街区,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原名为朗埃克广场,后因《纽约时报》早期在此设立的总部大楼,因而更名为时代广场,这里每一块广告的韵景无一不是资本追遂<span style="font-size:18px;">收益</span>最大华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回望第五大街,它不再只是一条商业街,而是一朵需要细心解读的花朵,每一片花瓣都讲述着不同的故事,却共同组成了一朵绚烂无比的人类文明之花。这朵花不拒绝任何颜色,不排斥任何形态,正如真正的心灵鸡汤,滋养的是人类共同的精神与梦想。</p> <p class="ql-block">离开时,我带走的不只是购物袋,还有一种对多元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敬畏。第五大街教会我的,是如何在差异中寻找美,在繁华中寻找宁静,在他人中看见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