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记忆中的学生十连

张有安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851部队学生10连——2107工程学生民兵第48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花名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出发时间:1970年8月19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人员组成:西安市第40中学、第60中学部分69届初中毕业生、带队干部,共计173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带队干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连长:蒋志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指导员:任竟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司务长:茅秀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以上三人皆为国测一分局干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连队驻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安康县流水区鲍田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参建工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流水一号隧道、二号隧道、益家河大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退场日期:1973年4月22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线学生名单(共170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白 鑑 白景瑞 白由钧 陈 扬 陈长安 陈建国 刘西京陈金长 陈平安 陈胜龙 陈自安 成策民 邓先进 狄宝安 丁宝丰 丁全胜 丁西安 段西旺 段治国 冯长喜 冯会来付长富 高金锁 高聚成 高增福 弓引柱 郭宝玉 郭春来 郭永学 郭玉柱 郝胜利 和重科 洪树军 忽宝安 胡忠诚扈景瑞 花平宏 黄新民 贾光明 蒋泉生 金天增 景长安孔保乐 李 峰 李 平 李 源 李长安 李长耀 李朝中 李福民 李建琪 李连成 李林新 李满堂 李满兴 李培源 李升龙 李双元 李顺河 李西安 李鑫春 廉荣生 梁草安 刘安民 刘长安 刘长安(六十中) 刘庆远 刘生运 刘双成 刘志国 卢鸿祥 卢彦春 鲁建祥 马长安 马明亮 毛长安梅新安 孟聚才 孟兆峰 穆耀东 牛密海 牛治魁 庞良辰 钱克勇 任长海 任振华 茹德喜 石建华 史德蜂 苏作运 孙 伟 孙东喜 孙国营 索申生 索长喜 田新民 童长立 王德龙 王富贵 王根安 王根成 王国录 王国庆 王立华王立省 王林杰 王平安 王守安 王西京 王习圣 王小龙王永和 王有才 王有仁 王玉成 魏 国 吴光荣 武林声 郗胜顺 席 扬 席东堂 席广民 向茂昌 邢铜柱 徐茂盛 许长安 闫长安 闫建新 燕豫安 杨长安 杨金良 杨秦利 杨友忠 袁同生 原长河 臧宝安 翟建设 翟振国 张 安张 波 张安亭 张宝成 张长安 张长生 张顶柱 张福民 张国民 张宏彬 张惠林 张甲森 张建勋 张金有 张立起 张梦欣 张荣耀 张文柱 张西圣 赵爱国 赵高科 赵进炜赵留宝 赵小毛 赵新民 郑宝龙 周长青 周长玉 周振华 朱西京 宗存让 陈建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因为身体原因中途退场4人:刘治国 李朝忠 张安 王富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0年8月19日连排班长名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连 长 蒋志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指导员 任竞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司务长 茅秀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文 书 李 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排长 王根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副排长 景长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班长 白 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班长 陈平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班长 许长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班长 李福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排长 卢彦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副排长 丁西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班长 任长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六班长 成策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七班长 李 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八班长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排长 李满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副排长 毛长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九班长 高聚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班长 蒋泉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一班长 苏作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二班长 赵留保</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线建设期间连队老照片</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851部队学生十连全连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右一为连长蒋志成</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五十五周年庆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十五载襄渝情,老友重逢心潮涌,当年稚肩担大任,如今老手书新春。八月十九日,艳阳高照,秋高气爽,东新街马老虎餐厅欢声笑语,气氛祥和,来自四面八方六十位老者容光焕发,精神矍铄,一同庆贺参加修建襄渝铁路五十五周年纪念大会。会前,大家拍照合影,留下了宝贵全家福。十二点,会议在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的歌声中开始,首先由卢彥春提议向先后去世的五十三位战友默哀,以表示对已故战友的深切怀念。战友赵小毛到达当天不慎落入汉江,溺水而亡,我们向他再次表示深切悼念!然后,由主持人闫建新先后朗诵了丁西安和卢彦春写给联谊会的贺词和祝酒词。卢彦春、王根成、赵留宝分别做了热情洋溢,鼓舞人心的发言。肯定了大家当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无往不胜的崇高精神,锲而不舍攻坚克难,在修建襄渝铁路事业中做出的杰出贡献。赵留宝,李双元分别从汉中、宝鸡提前赶到西安。赵爱国、李建琪、卢鸿祥、赵进宝等许多战友带病前来,目的就是想和大家見面交流,增进感情,充分体现每个人对十连火热的爱。童长立从北京回西安办事,本早该回去,但一定要参加完聚会再走。孟聚才人在北京不能参加,还要缴一百元,写诗抒情,并且把七二年修铁路时写的诗原稿发到大会上。十七连霍长春,行走不便,特地让夫人推轮椅到我连参加聚会。浓浓的兄弟情谊,温暖亲切的氛围令,在场的每个人动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滚滚汉水展宏图,巍巍巴山襄渝路,少年壮志不言苦,千沟万壑变通途。为配合铁道兵修建襄渝铁路。1970年8月19日,西安市四十,六十中学六九级学生组建了5851部队学兵十连。同日乘坐省二大队汽车由西安朝安康进发,然后,坐轮船于21日夜晚到达流水镇鮑田湾驻地。我们是最先到达的连队,铁道兵和民兵都没有来,只有打前站的军人联系当地老百姓为后续大部队选地块盖住房。面对荒山野岭,沟壑悬崖,要啥没啥,一切从零开始。我们咬紧牙关,忍饥挨饿,克服重重困难,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自建营房,翻山越岭扛粮挑炭,背柴担菜,自食其力安顿生活,很快就解决了吃住问题,站稳了脚跟。71年5月4日正式打流水1号隧道,这个山体没有整块岩石,全是碎石和暗流,挖半米一米就得回填支撑,为防止沙石流出,把劈开木头顶住碴石,下面的木头排成紧密的扇形,蚂蚁啃骨头,一米一米向前推进,跟流沙打了近一年交道,上导坑几乎没有大面积爆破过,靠双手硬生生把一百多米的山洞挖通。后来,战友看了建筑书籍获知,解决流沙用扇形支撑是最有效的方法,没人教我们就用这方法,解决了施工中的难题,部队首长一致认为学兵方法专业,态度敬业,能成就事业。接下来我们和铁道兵、学兵九连共同开挖流水2号隧道,这是一项极其艰难的工程,石质差暗流量大,三班倒昼夜不停,分上下两个掌子面作业,打炮眼装炸药爆破掘进,不等硝烟散去马上进洞出渣,后面挖马口扩拱顶,浇灌背负。泥泞的路面,混沌的空气,险恶,昏暗潮湿的环境,除风枪打炮眼,矿车和铁锨装石渣用器械,剩下全是人力体力的鏖战,再冷的天气,洞子里施工的人身穿单衣汗流浃背。一次塌方巨大的石块从中槽砸下来,三十公分的松木横梁立柱瞬间断裂,班长蒋泉生多亏反应机敏跑的及时,慢一半秒就会有生命危险。支撑班回填塌方,挺身而出,临危不惧,多次排除险情,保护大部队安全施工。学兵和正规军一样,什么都能干而且干得好。铁兵学兵合力,经过一年多艰苦卓绝,昼夜奋战,终于打通了800多米长的流水2号,按时完成了任务。又接着打溢家河桥墩,高空作业夜以继日,不怕严寒无所畏惧,严格操作精心施工,装填水泥捣固沙浆,支立模板绞动絲杠,每个环节一絲不苟,真是无所不能。干过的工程经过五十多年时间的检验,公认是精品。今年七月初部分战友重回故地,看到自己亲手打通的隧道,架设的大桥上火车飞驰而过,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在那两年零八个月时间里我们和铁道兵、学生九连共同参与,先后打通了流水1号、2号隧道,建起6、7、8号三个50米高的主桥墩,修建了从汉江边一中队到溢家河二中队约10公里的便道,架设起51团通讯线路,为部队六连、学兵九连盖营房,特别是单独抢修便道,营长杨玉禄叫司号员吹着冲锋号,炮手们前边点炮,后边炮声隆隆作响,场面非常壮观,真正体现了学兵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勇敢精神。除了干这些重大工程外,每人每月必须额外完成150斤石炭任务,煤窑距连队驻地至少二十多里,一个月两趟。还要不定期从六七里外流水镇往炊事班扛粮食,一般不低于一百斤。为改善伙食节约开支,自己养猪种菜。战友张立起从安康恒口挑40斤土豆种,翻山越岭六十里到连队,没有任何怨言。为解决吃水问题,我连在流水1号山上参与修建蓄水池,解决了三个连队的吃水问题。利用业余时间,开挖、修建篮球场,文艺班长闫建新多才多艺,带领大家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活跃连队文化生活,多次参加团部文艺汇演。实行军事化管理,按时出操,定时学习,自觉改造思想,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那时正是十六七岁长身体发育期,超强的体力劳动,有限的食物,副食和油水缺乏,大部分人因三班倒白天很少见到太阳。多数人落下耳背,肺病,腰椎病病根,小小年纪承受的苦难对于每个学兵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所以说,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三线精神在心里扎下了根,为我们今后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们都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能吃苦讲奉献,有正能量的人。在修铁路过程中3人入党,百余人入团,4人立三等功,风枪班荣立集体三等功,不少战友得到过五好战士称号,几乎人人都分别得过连营团嘉奖,8人提拔国家干部。后来,在各行各业,不同岗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连花名册中带黑框者为截止2025年九月底连队去世人员名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莫道桑榆晚,夕阳霞漫天,半世报国忠,余热继赋能。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努力工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默默奉献,遵纪守法,热爱集体,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干得都很出色,学兵精神继续发扬光大。离开工作岗位这十几年我们依然底色不变,心系单位,诚实守信,积极维护集体荣誉,乐于参加单位企业组织的各项活动,单位上班是标兵骨干,退休到社会是忠实诚信,守法爱家的好公民。近几年,尽管我们年事已高,仍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尊老爱幼,默默奉献,乐善好施,不求回报,脚踏实地,永不褪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93年5月2日学生十连聚会老照片</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注:前排左起四为指导员任竞文,五为司务长毛秀生。</b></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2年8月十连聚会同庆六十大寿老照片</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集体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8年9月28日十连聚会老照片</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0年8月19日十连聚会老照片</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8月19日十连战友聚会照片</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5年8月15日十连部分战友游览流水、武当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注:以上图片为2021年4月十连组织部分战友川陕游活动。(另见美篇/曲江北池-原修建襄的5851部队学生十连部分战友老同学川陕四日游)见附件。</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7月2日十连战友重走襄渝线</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闫建新战友艺术成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陕西省合唱协会理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西安市职工艺术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孟聚才战友为纪念参建襄渝铁路五十五周年战友聚会所创作的诗歌:</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孟聚才1972年写于流水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陕西书画院院士王国录书法作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毛主席词《浪淘沙北戴河》隶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十连战友赵留宝书法作品展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后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这一辈人,镌刻着共和国的烙印,受苦受难是我们的底色、爱国敬业是我们的精神,不屈不挠锻造了我们的特质,脚踏实地赶上了蒸蒸日上的国运,福哉幸哉,怀揣一颗感恩的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热闹的场面虽已过去,联谊会上的印象心中驻留,兄弟们的情义聚会上袒露,无限的遐想形成美好感受。由小到大长在一个门口,经历了三线把发小变成了战友,缘分把咱们紧紧捆绑,友爱伴随我们走过六十多个冬夏春秋。成千上万个日日夜夜,一个又一个的酸辣苦楚和美好甜蜜,绘成咱们生命的长卷蓝图。长久和遥远途程,等待亲爱的兄弟战友们去丈量奔走。在平凡中享受快乐,在友爱中品尝美好,在追求中保持青春,在生活的万花筒里体味幸福。向着下一个目标;八十年、九十年、一百年……进发。十连的旗帜迎风飘扬,学兵的精神永放光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学兵十连编辑组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执笔:丁西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9月30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