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九月的风揉着桂香掠过校园,我们的“小农夫”队伍背着小锄头,踩着轻快的步子向蝴蝶谷劳动实践基地进发——这是暑假后第一节劳动实践课,更是一场家校携手的“田间成长课”。</p> <p class="ql-block"> 出发前的教室早已满是期待,家长代表唐爷爷站在讲台上,把纪律要求揉进生动的叮嘱里:“到了蝴蝶谷菜地,咱们要当‘安全小卫士’,不追跑、不打闹,脚下的土坷垃、手里的工具都要轻轻待;更要做‘合作小伙伴’,你帮我递锄头,我帮你拔杂草,分工不分家才是劳动小能手!”话音刚落,孩子们攥紧小铲子,眼神里满是对田间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一进蝴蝶谷,连片的菜畦便撞入眼帘。“先从‘清理老伙计’开始!”几位家长志愿者挽起袖子,率先蹲在上学期种过的茄子地边,指着枯瘦的茄子树教技巧:“看这‘拐棍’似的枝桠,要攥紧根部轻轻晃,顺着泥土缝隙拔才不容易断!”孩子们围在旁侧,小脑袋凑成一团,跟着家长的动作试练:有的踮脚攥住枝干,有的蹲身扶稳泥土,“嘿哟”一声,老茄子树带着根须被拔出,孩子们举着“战利品”笑得露出小虎牙。</p> <p class="ql-block"> 拔完老茄树,菜畦里的杂草成了下一个“目标”。孩子们立刻行动,小手扒开泥土,连带着草根一起拔出,遇到扎得深的杂草,便两两合作,一人扶土一人拔,汗水顺着额角滑落,却没人喊累,只把拔好的杂草整齐堆在田埂边。</p> <p class="ql-block"> 最让人兴奋的是“挖地大挑战”。家长志愿者抡起锄头,手臂一扬一落,硬实的土地便被翻出松软的土块,“挖地要‘巧使劲’,锄头尖扎进土里,手腕一翻就能撬起土块!”孩子们看得跃跃欲试,接过家长递来的小锄头,学着模样扬起手臂——有的力气小,锄头刚碰到土就歪了,身旁的家长立刻弯腰手把手教;有的挖得又快又好,还主动帮同学敲碎大土块,田埂上“加油”声、欢笑声混着锄头碰土的“咚咚”声,成了最动听的秋歌。</p> <p class="ql-block"> 泥土翻松后,便到了“给土地喂营养”的环节。家长们捧着复合肥,教孩子们均匀撒在土畦里:“这是‘底肥’,要撒得像撒星星一样匀,国庆收假回来,咱们就能种上菜种子啦!”孩子们小手抓着肥料,小心翼翼地撒在土里,眼神里满是期待:“等种子发芽,我们再来浇水、施肥,肯定能长出绿油油的菜!”</p> <p class="ql-block"> 夕阳把蝴蝶谷的菜畦染成金红色,孩子们的小脸上沾着泥土,却笑得比晚霞还灿烂。这节劳动课,不仅让孩子们攥紧了锄头,学会了种菜的技巧,更让“劳动教育”的种子在田间扎根,让“家校共育”的温暖在汗水中流淌——原来成长从不是坐在教室里的空想,而是亲手拔起的每一棵草、翻起的每一寸土,是家长和老师并肩站在田埂上,陪着孩子们一起等待种子发芽的温柔时光。</p> <p class="ql-block"> 城北学校蝴蝶谷劳动实践基地</p><p class="ql-block"> 2204班 何小青</p><p class="ql-block"> 校审 校办公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