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浅议“见世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赵美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人们对“经风雨见世面”由于所处时代不同,自然有着不同的解释和定义。而当下常听人说“要去见世面”,可“世面”究竟是什么?有人以为是打卡网红景点、出入高档场所,或是与名人合影留念,其实这是对“世面”的窄化理解。真正的世面,从不是外界标签的堆砌,而是一个人在不同境遇里,对世界、他人与自我的深度认知。</p><p class="ql-block"> 其实见世面,不是走了多少地方、遇过什么样的人,而是始于走出固有圈子的勇气。井底之蛙困于一方天地,便以为天空只有井口大小;若从未离开熟悉的生活轨迹,认知也会被无形的墙困住。有人在小城生活多年,却愿意辞职去陌生城市学一门新技艺;有人习惯了顺境的安稳,仍主动尝试有挑战的工作——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在打破认知的边界。这种“走出”不是盲目跟风,而是带着好奇与敬畏,去接触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看见他人如何在苦难中坚韧,在平凡中闪光。</p><p class="ql-block"> 见世面,更在于经风雨后的沉淀。一帆风顺的经历算不得“世面”,真正的成长,往往藏在那些难走的路里。创业者熬过资金断裂的绝境,才懂市场的残酷与坚持的重量;普通人经历过亲人离别,方知生命的脆弱与亲情的珍贵。这些风雨不是折磨,而是打磨心性的磨刀石。见过世面的人,不会因一点挫折就怨天尤人,也不会因一时成功就得意忘形——他们在起落中学会了共情,懂得换位思考;在得失中学会了从容,明白事有取舍。</p><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如今不少人把“见世面”变成了攀比的资本,过于看重名和利,他们忙着用物质与履历装点自己,却忘了向内审视。其实,世面不分高低,有人在山河湖海间见天地辽阔,有人在市井烟火中见人情温暖,有人在书本里见古今智慧。重要的不是走了多远、拥有多少,而是是否在经历中读懂了生活,体味了人生,在体验中认清了社会、世界和自己。</p><p class="ql-block"> 见世面,终究是一场自我修行。它让我们在看清世界的复杂后,依然保持热爱;在懂得生活的艰辛后,依然选择善良。当一个人既能享受顺境的美好,也能承受逆境的考验;既能理解他人的不同,也能坚守自己的本心,便算真正见过了世面。</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