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舞台上橙色身影正讲到段子的高潮,台下笑声如潮水般涌起,连幕布都跟着颤动。我坐在前排,看着主持人笑着递话捧哏,两人一来一往,像极了老街巷里熟人碰面的闲聊,热乎又亲切。红底白字在灯光下格外醒目,而“里院喜剧节”这几个字,像是从老城区的砖缝里长出来的,带着点市井的灵气。</b></p> <p class="ql-block"><b> 转到钟表广场,时间被定格在“喜橘时刻”。那座大钟其实不会走,但它让每个人都慢了下来。黄衣女子正举着喇叭向人群介绍下一个环节,棕衣男子在一旁配合地比划着,像是在指挥一场看不见的交响乐。人们围成圈,脸上是那种“我来对了地方”的笑容。快乐有时候不需要移动,只需要一个让人愿意驻足的瞬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魔幻滑稽秀</b></p> <p class="ql-block"><b> 沿着街道往前走,人潮推着人潮,像春天的溪流。背影比面孔多,但没人觉得遗憾——前方有更大的蓝星球气球悬在空中,底下是“Flower Friends”的招牌,彩色气球和帽子在风里轻轻晃。一个小女孩踮脚去够气球绳,她妈妈笑着拦住她:“等会儿拍照再放。”这街上的快乐,是成群结队的,也是细水长流的。</b></p> <p class="ql-block"><b> 里院建筑的屋檐下,旗帜像彩带一样飘着。有人端着咖啡边走边拍,有人蹲在墙角给小狗喂零食。我路过一个摊位,老板正用青岛话吆喝:“来来来,笑一个送贴纸!”这哪是节日,分明是整条街突然学会了眨眼睛。</b></p> <p class="ql-block"><b> 音乐舞台前挤满了人,红色幕布后隐约传来调试音响的嗡鸣。一个穿蓝衣服的男人在设备台前低头忙碌,耳机挂在脖子上,像随时准备冲进一场战斗。喇叭装饰大得夸张,仿佛要把笑声放大十倍,传到每一条小巷子里去。背景里的老楼静静看着这一切,墙皮有点剥落,却也像是在笑。</b></p> <p class="ql-block"><b> 街道越走越热闹,空中飘着橙绿相间的气球,像童年被吹胀了重新放飞。右边那块“时刻”招牌下,几个年轻人正对着镜头比耶。远处高楼冷峻地立着,而这里,时间像是被喜剧揉过一遍,软乎乎的,不赶人。</b></p> <p class="ql-block"><b> “初恋”和“百年春和楼”的招牌并排挂着,像一对老友。巨大的橙色气球浮在建筑上方,随风轻轻打转,仿佛随时会带着某个人的回忆飘走。人们举着手机拍照,有人特意摆出夸张表情,有人只是安静地站在檐下,像是在等一场迟到的告白。这地方,连空气都带着点甜味。</b></p> <p class="ql-block"><b> 水龙池子广场的标牌立在路边,写着活动日期,像给快乐标了保质期。其实哪用得着?人们三三两两走着,孩子追着泡泡跑,情侣靠在栏杆上自拍。那个卡通形象装饰咧着嘴笑,比谁都真诚。我忽然觉得,这些活动最动人的不是节目单,而是谁都可以走进来,成为其中一帧。</b></p> <p class="ql-block"><b> 一群人席地而坐,仰头望着那个月亮装饰。卡通兔子趴在月牙上,手里还抱着一杯奶茶。有人带了野餐垫,有人干脆把外套铺在地上。老砖墙和木结构的房子围成一个圈,像在守护这场临时的梦。没人着急散场,连风都放轻了脚步。</b></p> <p class="ql-block"><b> 红砖建筑门口,那个红色心形雕塑成了打卡热点。“抖音生活服务”和“里院喜剧节”并排写着,像是传统与当下的一次握手。蓝色指示牌立在旁边,像在说:“别走错,快乐在这儿。”石砖地被踩得发亮,映着来往的笑脸,仿佛整条街都在发光。</b></p> <p class="ql-block"><b> 街头依旧人声鼎沸,摊位林立,像一条被笑声撑开的彩色口袋。有人穿着夸张的帽子跳舞,有人举着“今日笑点已达标”的牌子自拍。建筑和装饰混在一起,分不清谁更抢眼。但我知道,真正热闹的,是那些没被拍进照片的瞬间——比如两个陌生人因为同一个段子笑出眼泪。</b></p> <p class="ql-block"><b> 人民咖啡馆的遮阳伞下,几个人安静坐着,扫码点单的广告牌立在围栏上。这里不像别处那么喧闹,却有种踏实的暖意。国旗在墙上轻轻摆动,像在提醒:最平常的日子,也可以是节日。我推门进去,要了一杯拿铁,听见老板笑着说:“今天段子多,笑多了得补点咖啡。”</b></p> <p class="ql-block"><b> 咖啡馆的红门关着,但热闹从没停过。五星红旗在风里舒展,桌椅整齐摆放,像在等下一场闲谈开场。这地方不张扬,却让人想多待一会儿——快乐有时候不需要舞台,只需要一张椅子,和一段能说笑的时光。</b></p> <p class="ql-block"><b> 老字号展览馆前,人们围着“人民咖啡馆”的入口拍照。现代感的门头配上红装饰,像老故事穿上了新衣。有人笑着说:“这哪是展览馆,分明是回忆回收站。”我站在边上没说话,只觉得这条街像一场永不落幕的即兴演出,每个人都是演员,也都是观众。</b></p> <p class="ql-block"><b> 红五角星标志下,人群依旧络绎不绝。有人举着老字号点心边走边吃,有人对着墙拍照:“这风格,复古得刚刚好。”现代与历史在这里不打架,反而像老友重逢,笑着说起从前。</b></p> <p class="ql-block"><b> 四个蒸汽朋克打扮的人站在墙前,帽子、齿轮、皮靴,像是从平行世界走来的旅人。墙上贴满海报,像城市的记忆碎片。他们不说话,光站着就成了一道风景。有人路过笑着说:“这造型,演默片都能拿奖。”我看着他们,忽然觉得这条街的包容,就藏在这些奇装异服的自信里。</b></p> <p class="ql-block"><b> 那个手持粉花的卡通雕塑前,小女孩举着卡片,笑得眼睛弯成月牙。店铺招牌上字样鲜艳夺目,行人来来往往,没人急着走开。快乐有时候就是一个雕塑、一朵花、一张卡片,和一段愿意停留的时光。</b></p> <p class="ql-block"><b> 街道两旁的建筑上,卡通人物从墙上跳出来,一个悬在空中,一个站在店门口招手。行人抬头看,孩子尖叫着拍照。阳光洒在彩色墙面上,像给整条街刷了一层糖霜。这哪里是城市一角?分明是藏在现实里的童话镇。</b></p> <p class="ql-block"><b> 秋天的气息从“今日新杯开业”的广告牌上漫出来。枫叶装饰红黄交错,干草堆旁写着“继续生活继续活着”,像一句温柔的鼓励。我站在窗前看了很久——那不是口号,是这条街的真实心跳:哪怕季节更替,快乐也要继续。</b></p> <p class="ql-block"><b> 悠然商店的招牌下,海报层层叠叠,像时间贴出来的日记。中古杂货、文创伴手礼、画作收藏,每一样都带着故事感。长椅上的塑料椅被人坐得发亮,小圆桌上的杯子还留着半口茶。这里不喧哗,却让人走不动路——因为慢,才是另一种热闹。</b></p> <p class="ql-block"><b> 石板路安静地延伸,两旁建筑沉默伫立。没有行人,没有声音,只有树影斑驳。可我知道,几个小时前,这里刚走过一群笑着的孩子。空旷不是冷清,而是为下一场热闹留出的呼吸。</b></p> <p class="ql-block"><b> 一只黑白猫躺在石板路上,尾巴轻轻摆动,像在打节拍。阳光给它的毛镀上一层金边,它眯着眼,仿佛在说:“这街上的快乐,我早就习惯了。”我蹲下拍了张照,它连眼皮都没抬——真正的主角,从不着急登场。</b></p> <p class="ql-block"><b> “初·恋”和“百年春和楼”的招牌在复古建筑上并列,红遮阳篷随风轻晃。行人穿行其间,像走进了一部老电影。有人笑着说:“这街,连空气都有年代感。”可那感觉,偏偏是鲜活的,热的,带着笑的。</b></p> <p class="ql-block"><b> 绿衣女子仰头拍照,手机对准天空。她身边的行人来来往往,背景是红黄相间的招牌和桌椅。她没说话,但笑容藏不住。这条街的魔力,就是让每个人都不自觉地,想留下一点光。</b></p> <p class="ql-block"><b> “喜橘留声”拱门下,红色气球高高飘着,人群围着拍照。有人喊:“来,一起喊‘</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黄晓明回青岛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明天主持喜剧节闭幕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国潮杂技非常值得一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青岛啤酒我爱哈,哈哈哈!</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巡游表演</b></p> <p class="ql-block"><b> 注意!注意!黄渤广播提醒你,喜剧盲盒秀即将开始啦。</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青岛市市南区区委书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演员宋木子·演员合文俊</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演员王迅录制的节目里有我的身影</b></p> <p class="ql-block"><b> 第二届青岛里院喜剧节进入了倒计时,明天就要谢幕啦。从9月19日开始,每天逛一次喜剧节成为了雷打不动的任务,不管是刮风下雨都不能阻挡我前行的脚步。对于我这个古稀之年的老人来说,是意志与体力的双重考验,幸好我是这里社区的居民,从家出发到黄岛路“一街好戏”的喜游区,步行充其量也就二十分钟的时间,权当是饭后散步遛遛弯。每天回家后把拍摄的影像资料整理整理,写个美篇记录下来,明天是最后一天了,希望有个完美的结局,善始善终。</b></p> <p class="ql-block"><b> 今天还是我注册美篇七周年的日子,也是完成900篇作品的日子,借此机会庆贺一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