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缨路

西风文艺

<p class="ql-block">文/段金泉</p> <p class="ql-block">西安,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都,其城墙就像一条巨龙蜿蜒盘踞,守护着这座城市的过往与今夕。位于南城墙含光门与朱雀门之间的勿幕门,是18个城门中唯一的单孔门洞城门,看上去有些朴素而低调。</p><p class="ql-block">勿幕门始建于1939年,它没有宏伟的外观,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井勿幕,作为中国最早的同盟会员之一,为革命事业倾尽全力,却在1918年于三原县不幸被人谋害。孙中山先生赞誉他为“西北革命巨柱”。为纪念这位陕西革命元老,他的名字被刻在门洞之上。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却习惯地称它为小南门。</p><p class="ql-block">别看小南门不太显眼,地域也不大,但却是近年来声名远播的“网红”打卡点。它就像一个浓缩的小社会,蕴藏着西安人难以磨灭的记忆。这里有热闹非凡的早市,扎堆的老字号美食,还有炫目的咖啡酒吧馆,以及周边高档的酒楼饭店。它们完美地交织在一起,展现着现代与传统的独特魅力。小南门所呈现的,正是西安原汁原味的“市井烟火”,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生活气息。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p><p class="ql-block">小南门早市成为“网红”打卡地后,门洞内的城墙根下,每日早晚都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城门繁华,惠及近邻。城门洞外向南延伸的红缨路,也被这波热浪席卷,焕发出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我退休后移居西安,家就在这条红缨路上。可是,这些年却东奔西走没怎么踏实住过,就像一个过往的驿站,基本属于给物业做贡献的那种住户。偶尔停留歇脚的日子,便在曙色初染之时,步行到小南门早市逛一圈,买点果蔬,凑个热闹。此时,北端靠近十字路口的一家早点摊子已经开张,摊主是一对中年夫妻。男子大约四十出头,只见他在案板与油锅之间来回穿梭,时而在案板上熟练地揉面,时而又用长筷子在油锅内来回翻动。一旁的女主人同样忙碌着,手中的勺子不停地为客人舀取豆浆、豆腐脑和胡辣汤。摊位前几张简陋的小桌,坐满了晨练或买菜归来的中老年人。他们一边惬意地吃着油条、喝着豆浆,一边饶有兴致地谈论着菜价的起伏和子孙们的学业,不时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笑声中,满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那些脚步匆匆赶着上班的年轻人,大多只能要一份快餐打包带走。看似平凡的一个早晨,见证着不同人群的生活节奏与状态。</p><p class="ql-block">红缨路并不宽敞,两辆轿车并行时,显得有些局促。道路两边生长着高大的梧桐树。它们伸出的繁茂枝丫,在道路的上空交叉相接,就像搭建的绿荫帐篷。我们小区内二十多年树龄的梧桐树,在它们面前只能算是小兄弟了。可见这些粗壮的梧桐树,在这里扎根已经有些年月了。</p><p class="ql-block">春夏之交,梧桐花絮如雪花般四处飘飞,轻盈地落在早点摊的餐桌上,摊主对此并不气恼,只是轻轻一吹,便将这大自然的馈赠拂去,继续专注于手中的营生。这些梧桐树,目睹了红缨路上无数的人间烟火,岁月更迭。它们沉默无言,却将这一切深深地刻在了一圈又一圈年轮之中。</p> <p class="ql-block">这条街道上,美食的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小笼包子、油茶麻花、菜夹馍、菜盒子、腊汁肉夹馍、宫廷牛肉饼、杂粮煎饼、甑糕点心……各种美食琳琅满目,每一种都散发着独特的香气,诱惑着人们的味蕾。更奇特的是,有一辆三马子上固定站立着两排奶羊,主人现场挤售鲜羊奶,吸引了不少老头老太前来购买。这种传统而质朴的售卖方式,为红缨路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生活色彩,让人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生活本真。</p><p class="ql-block">早市散去,红缨路迎来了短暂的宁静。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多久,随着中午各式面馆陆续开张,油泼面、臊子面、蘸水面、饸饹面、刀削面、牛肉面、炒面等等,各种面食汇聚的香气,如同无形的丝线,将行人纷纷勾住。有家油泼面馆,店面简陋,屋内早已坐满了食客,店主只好将桌子摆在门前。这家店的油泼面筋道有嚼劲,辣子香而不燥,再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欲滴。食客们埋头吃面,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却无人顾得上擦拭,完全沉浸在这美味之中。</p><p class="ql-block">再往南走,那些五花八门的美食饭馆,大都门庭若市。牛羊肉泡馍、水盆牛肉、水饺馄饨、凉皮米皮,还有家常小炒,满足了不同食客的口味需求。面对如此丰富多样的美食,不少外地游客常常犯愁,不知该如何选择,只能感叹自己的胃口太小,无法尝遍所有美味。</p><p class="ql-block">丰富的美食文化,不仅是红缨路的特色,更是西安这座城市包容与开放的象征,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大家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热情与魅力。</p><p class="ql-block">午后,阳光慵懒地斜照在红缨路上。一家小店门前,几个老人坐在树荫下悠然地打着麻将。“胡啦!”一声吆喝,引来围观者捧场。输牌者并不着急,慢悠悠地喝一口茶水,然后缓缓将几张纸牌推向赢者,悠闲中透着从容与淡定。</p><p class="ql-block">红缨路上几处大的住宅小区,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也打理得干净利落,透露着质朴与温馨。十字路口的一幢楼檐下,有个缝补衣物的小摊位,摊主是位老大妈。她的腿脚似乎有些不便,身后立着一副拐杖。无论春夏秋冬,风雨无阻,用一针一线编织着邻里之间的温暖与信任,生意做得很红火。</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红缨路如同被重新点燃的烟火,迎来了新一轮热闹。下班的人们如潮水般匆匆走过,他们有的钻进超市,精心挑选晚餐的食材;有的在熟食店前耐心排队,期待着品尝现成的美味;水果摊前,小贩们充满活力地吆喝着:“大西瓜,甜过初恋咯!”这诙谐的叫卖声,引得路人会心一笑,为这条街道增添了一份轻松与欢乐。</p><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红缨路上的烟火气弥漫开来。街道两边,小火锅、烧烤摊位一字摆开,人们在这里悠闲地享受着晚餐时光,明亮的灯光照亮了他们的脸庞。有对小夫妻,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点了一个小火锅,一家人安静地吃着,偶尔相视一笑,眼神中满是幸福。老板看到这温馨的一幕,悄悄给他们送了一碟泡菜。烧烤摊前多是青年男女,他们吃着烤肉串,喝着啤酒,青春活力肆意流淌。在红缨路的夜晚,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各自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红缨路上,还有几条小巷,它们如同一条条毛细血管,虽不显眼,却同样充满了生活气息。小巷深处,聚集了寻常百姓人家的生活所需。肉菜店铺,日杂超市,药店旅馆,发廊茶屋,林林总总,一应俱全。还有一家旧书店,店面不大,却被收拾得井井有条。店老板不善言辞,但若问起某本书来,他能立刻说出摆放的位置,甚至连内容也能说个大概。在如今电子书盛行的时代,实体书店的生意大不如前,但他依然每天开门营业。他说:“总要有个地方,让人安静地走进书页。”他的坚持,为这座城市保留了一处精神的栖息地,让人们在喧嚣的生活中,有一个可以静下心来,与文字对话的角落。</p><p class="ql-block">红缨路中段有家修鞋铺,师傅是个残疾人,他在这条路上修了二十多年鞋。铺子不到十平米,却堆满了各种工具和皮料,还有他亲手制做的皮鞋。他修鞋时神情专注,一招一式充满了认真与执着。如今,穿皮鞋的人逐渐少了,他的生意也不如以往红火,但老街坊们还是愿意把鞋拿来让他修。他们说:“师傅修过的鞋,比穿新鞋还舒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红缨路的四季各有其独特的韵味。春天,梧桐树抽出新绿,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路边的花坛里,不知名的小花竞相绽放,五彩斑斓,为这条街道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夏天,梧桐树的树荫浓密如盖,为行人遮挡住炎炎烈日,人们在树荫下悠然行走,享受着片刻的清凉。秋天,金黄的落叶如蝴蝶般纷纷飘落,仿佛为红缨路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充满了诗意。冬天,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早点摊上升起的热气与行人呼出的白雾重叠在一起,让人在寒风里感受到生活的热度。红缨路的四季变换,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更迭,更是生活节奏与情感的起伏,每一季都承载着不同的记忆与故事。</p><p class="ql-block">红缨路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平凡而温暖的故事。卖早点的夫妇凌晨三点就开始准备食材,为人们带来美味的早餐;快递小哥风雨无阻地穿行在大街小巷,将包裹及时送到每一个收件人手中;环卫工人熟悉每一道路的每个角落,维护着街道的整洁与美观。孩子们上学路上的欢声笑语,小贩推着车子卖糖葫芦、炸串的叫卖声,还有修家电的、磨菜刀的、收废品的、推销墓穴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构成了红缨路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元素,实则是城市生活的真实写照,它们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生动的立体画卷。</p><p class="ql-block">红缨路北起环城南路,南至友谊西路,全长约一公里,从头走到尾不超过二十分钟。这个路名的来历,据说与明清时期南门一带驻军历史有关,我未作进一步考究。若细细品味,这条并不显眼的路上,无疑是时代进程中一个城市的缩影。这条路上,既有居委会、街道办、职业中学,也有省市机关、军队干休所等大小单位,但更多的是普通人家的平凡生活。正是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构成了城市最真实的映像。</p><p class="ql-block">有时我想,红缨路就像一条缓缓流动的小溪,它虽没有大江大河的波澜壮阔,却承载着无数细微的悲欢离合,默默流向时光的深处。而那些梧桐树下的烟火气,豆浆摊前的谈笑声,饭馆里弥漫着的饭菜香,都将成为这座城市最珍贵的记忆。</p><p class="ql-block">红缨路,它不仅仅是一条街道,更是城市生活的生动写照,是人们情感的寄托与归宿。夜深了,红缨路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几盏路灯依然亮着,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为夜归的人照亮前路。明天,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这条路上时,那些熟悉的面孔又会准时出现,开始新的一天的营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红缨路的故事永远也讲不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图片为本文作者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