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之旅–威尼斯水城

怡乔

<p class="ql-block">威尼斯水城,像一座漂浮在海上的梦。没有汽车的轰鸣,没有自行车的穿梭,只有船桨轻拨水面的声音,和远处钟楼传来的悠扬钟声。这里的岛屿星罗棋布,千桥如虹,连接着散落的陆地与人间烟火。我乘着贡多拉缓缓滑过运河,两岸是色彩斑斓的老屋,窗台上摆着鲜花,阳台上晾着衣物,生活就在这水波荡漾中静静流淌。最古老的里阿尔托桥横跨大运河,石阶上人来人往,仿佛走过了几个世纪。圣马可广场是这座城的心脏,总督宫的穹顶铺满金色马赛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像是把整个拜占庭的辉煌都藏进了壁画里。登上钟楼,整座威尼斯尽收眼底——船帆点点,红顶房如花瓣般散落在蔚蓝之中,美得让人屏息。</p> <p class="ql-block">小巷是威尼斯的脉络,窄而曲折,像迷宫,却处处藏着惊喜。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两旁是琳琅满目的小店:卖面具的、卖玻璃的、卖蕾丝的,还有飘着咖啡香的街角咖啡馆。走着走着,忽然眼前一亮,一扇拱门后竟藏着一片静谧的庭院,花木扶疏,仿佛误入了谁家的后院。这城没有宽阔的大道,却有无数曲径通幽处,每一步都像在翻开一本老书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站在圣马可钟楼的观景台,整座水城在脚下铺展。红瓦屋顶连绵起伏,像一片凝固的波浪,运河如银带穿梭其间,贡多拉像黑色的音符轻轻滑过五线谱。远处是潟湖与天际交融的蓝,近处是晾衣绳上飘动的床单。这一刻,时间仿佛也慢了下来。我忽然明白,威尼斯的美,不只是风景,更是那种“慢下来”的生活本身。</p> <p class="ql-block">一张船票能用24小时,我们第二天便乘船去了穆拉诺岛——玻璃之岛。从十三世纪起,威尼斯就把所有玻璃工坊迁到这里,怕火灾蔓延全城,却也意外造就了一座七彩的艺术孤岛。岛上空气里似乎都飘着琉璃的光泽。玻璃博物馆里陈列着千年工艺的结晶,从巴洛克风的吊灯到现代抽象雕塑,每一件都流光溢彩。街边的手工坊里,匠人正用长管吹制玻璃,火焰跳跃,玻璃如糖浆般柔软变形,转眼化作一只彩鸟。我站在店外看了许久,舍不得移步。</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行,便是布拉诺岛——彩虹之岛。这里的房子像是被调色盘泼过,粉红、明黄、天蓝、草绿,层层叠叠地挤在水道两岸,倒映在平静的河面上,宛如童话。据说这里的色彩传统源于渔民——每家都要把房子漆得鲜艳,以便在浓雾中辨认归途。如今,这色彩成了布拉诺的灵魂。岛上还有蕾丝博物馆,那些细如蛛丝的蕾丝花边,是几代女性指尖的修行。我坐在河边咖啡馆,点了一杯意式浓缩,看着阳光洒在彩色的墙上,恍惚间觉得自己也成了画中人。</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科莫湖及周边小镇-西维拉桥曾经拍过爱情电影的地方,如今年轻人乘船来这里玩跳水,梅尔齐湖景庄园别墅环境优美惬意,百年老树修整的艺术,湖边贝拉焦名街沿山坡而建,各种手工艺品,小吃店,红酒店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离开威尼斯后,我们住进了韦内雷港——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渔港小镇。这里的房子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外墙斑驳,却透着岁月的温柔。古老的教堂静立海边,潮水拍打着石阶,像在低语着过往。我在一家小餐馆吃了顿难忘的海鲜餐,墨鱼面黑得发亮,海虾鲜甜弹牙。听说每年8月31日这里都有盛大的烟花节,庆祝夏日的终结,可惜我差一天没赶上。但那一晚,我坐在码头边,看着星星落进海里,竟也觉得,错过何尝不是另一种圆满。</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威尼斯。再见了,韦内雷港。水城的倒影还在心底荡漾,而我的船,已驶向下一个目的地——五渔村。那里有悬崖上的彩色房子,有山海之间的徒步小径,还有更多未拆封的故事,等着我去遇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