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格局》述评 文/秦岭之子

秦岭之子

<p class="ql-block">《格局》文/黄星律师</p><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中院开庭,从高铁站紧赶慢赶还是迟了七分钟。</p><p class="ql-block"> 我:抱歉法官,迟到了几分钟。</p><p class="ql-block"> 法官:没关系,是我们的问题,因为工作原因开庭提前了半小时,上午才通知你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微小说:《格局》述评</p><p class="ql-block"> 文/秦岭之子</p><p class="ql-block"> 黄律师记载的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瞬间,寥寥数语,却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格局”。</p><p class="ql-block"> 首先, 格局,体现在“主动担责”的胸怀</p><p class="ql-block"> 通常来说,律师迟到,法官进行批评甚至训诫,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但这位法官没有选择最简单的“行使权力”,而是看到了事件的全貌:开庭时间的临时提前是导致您匆忙赶路的根本原因。他的一句“是我们的问题”,瞬间将一种可能出现的“指责与被指责”的对立关系,转化为了“共同解决问题”的协作关系。</p><p class="ql-block"> 这种不推诿、能自省、敢于承认工作安排上不尽完美的态度,展现的是一种超越职位高低的职业素养和人格魅力。</p><p class="ql-block"> 其次,格局,体现在“将心比心”的共情</p><p class="ql-block"> 法官完全理解,对于一名律师,尤其是从外地赶来的律师,临时变更开庭时间会带来多大的压力和不便。他的道歉,不仅仅是对“迟到”这个结果的宽容,更是对您为此付出的努力和仓促的理解。这种共情能力,让冰冷的法律程序瞬间充满了人性的温度。</p><p class="ql-block"> 第三, 格局,体现在“高效专业”的聚焦</p><p class="ql-block"> 这场小小的风波没有浪费任何庭审的宝贵时间。法官用一句话化解了所有可能的尴尬和紧张情绪,让双方都能立刻将注意力拉回到案件本身。他的目标很明确:顺利开庭,解决问题,而不是纠结于无谓的程式化问责。</p><p class="ql-block"> 对比一下常见的“没有格局”的处理方式:</p><p class="ql-block"> 官僚型: “律师,你迟到了,这是对法庭的不尊重。下不为例!”(即使他知道时间提前了,但权力不容挑战)。</p><p class="ql-block"> 冷漠型: 什么都不说,但会在心里记上一笔,或在整个庭审过程中表现出不耐烦。</p><p class="ql-block"> 显然,您遇到的这位法官,他的行为建立的是尊重、信任和协作。这不仅仅让您个人感到宽慰,更是在维护法律共同体的良好生态。</p><p class="ql-block"> 您的回应也同样得体。 您没有因为法官的宽容而觉得理所当然,也没有趁机抱怨时间安排,而是首先为自己的迟到道歉。这种不推卸责任、尊重法庭的态度,同样是专业和格局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这场开庭前的简短对话,为整个庭审定下了一个相互尊重、专业高效的基调。这短短的二十秒,比很多长篇大论都更能体现什么是法治文明下的君子之风。</p><p class="ql-block"> 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开场。</p><p class="ql-block"> 祝您庭审顺利!</p><p class="ql-block"> (2025.9.25.7:2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