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时短记忆长

Haha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茫茫人海,人象宇宙漂浮的尘埃。若有缘相遇,那必定是苍天的眷顾。友好与我天涯万里,却命中注定般地相遇。相识虽短,却让我有幸结识了一个平凡又伟大的灵魂。我甚至后知后觉地感悟到,似乎友好的大名:罗友梓,就含有友惠桑梓,惠祺家乡的涵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家乡文学群中听说文友友好在家乡种植柑橘的故事。这引起了我的高度兴趣。一方面是我对水果种植天然的爱好。另一方面是一位功成名就的退休干部,本该享受生活,颐养天年,却偏要逆势而动,冒着风险和不可预测性,投入巨大的精力、时间、热情和资金,劳神躬力,老年再行创业。其气魄与情怀不同凡响,其行重于言的实干家风范令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与友好山隔水重,然而互联网使远客天涯咫尺,经过一些交流,对友好家乡种橙创业的故事逐渐有了些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友好大名罗友梓,湖南安仁禾市潭湖人。他高中毕业后当民办教师,后来在湘潭大学与党校学习,逐渐走上领导岗位。从基层累迁至宜章县政府领导,郴州市气象局长等领导岗位,并被评为湖南省先进工作者。2012年从气象局退休。</p> <p class="ql-block">友好同事黄平山产果800斤的脐橙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家乡潭湖种橙,友好与我有过一番长谈。他的言里词间,充满了对故土和父老乡亲的爱和为脱贫致富、振兴乡村、实干兴邦行动的挚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从2014年开始收集安仁县北边30年的气候资料并加以分析:年平均有效积温接近3200个小时,基本上满足种植脐橙的光照气候条件。而红壤土含硒丰富,是果实口感好的内在因素。但不确定的是,冬季偶尔有持续的冰冻,意味着一定的风险。请教专家,答复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可以规避或减少其危害。2015年便开始试种半亩脐橙。几年后证明是可行的。于是2021年开始规划并申请立项,2022年具体实施。2023年春,50亩脐橙全部载种下去。目前长势超预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之所以种植脐橙,是基于潭湖地区上万亩的土地适合种脐橙。另一方面,村民不懂种植技术,好好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村民的生活相对较为贫困(省级贫困村)。我想以自己种的50亩脐橙作示范,带动该地区脐橙产业化的开发,为农民增加点收入。农业开发是要投入的。小面积开发的投入,我的退休金能支撑。我很看重,通过自己的付出作出的示范,去带动农民开发的积极性,让脐橙能在潭湖尽快形成产业。当然,这个过程是艰难的也可能是漫长的,但一定是可预期的。只要自己用心去做这件事,相信一定会成功,会达到目的。自己尽情地享受这个过程成功的愉悅和成就感吧。有目标有付出有收获的老年生活,是更接人气和地气,也更符合我好挑战自己的性格。这就是我去老家种脐橙的初衷。这里没有什么高大上,只是一种心态而已。"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么实在,可爱的一种精神,多么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种情怀!</p> <p class="ql-block">友好的潭湖古关橙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金秋,我有幸随安仁县文联、作协组织的潭湖古道采风团来到了友好的古关橙园。在一片红壤山地上,友好新种的五十亩加州脐橙两千余株树苗长势良好,郁郁葱葱。这里承载了一个梦想和希望。友好向大家介绍了种植脐橙的始末、大家为友好的气魄、情怀和科学种橙的严谨风格所叹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放弃退休的安逸生活,回到家乡白手起家,开发柑橘园堪称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大手笔,令人钦佩。</p> <p class="ql-block">周常永教授来郴州授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友好的种橙梦想,源于长年在农村与气象口工作,他敏锐地注意到了在赣南,湘南宜章、临武种植脐橙,造福乡村,振兴经济的现象与商机。这使他产生了去家乡种橙的兴趣。而家乡的富硒红土壤更使他增添了种脐橙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种脐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农活,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循规蹈矩,<span style="font-size:18px;">需要有丰富的柑橘知识作指导,</span>才能成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友好有幸与西南大学副校长,国家柑桔研究中心主任周常永,国家农业部首席柑桔研究专家,湖南农大二级教授邓子牛二位专家相识,并从专家那儿学到了大量柑橘种植的知识,成为他日后脐橙种植经营的财富。他种植的脐橙就是在邓子牛教授的推荐指导下购买的加州三岁脐橙树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实践中,友好善于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体会摸索,边干边学,不拘泥于书本,通过比较和对多家果园的考察,将别人成功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果园中来,取得了良好效果。 </p> <p class="ql-block">笔者湖南日报撰文宣传友好种橙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友好种橙是很有说服力平凡中的伟大。利己,恵他,造福社会。友好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惰,又具有浓厚乡绅情怀,尽己之力反哺家乡与父老是深埋友好心中的夙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为友好的人格、情怀而折服。有心倾力将他在红壤地上种脐橙可行性的消息发布到众家乡父老中去,让尽可能多的人受益。因此我将友好种植脐橙的故事写成文章在家乡各大媒体和平台上传播。其中一篇还在湖南日报电子版的新湖南发表,为传播友好和他的脐橙事业,让更多故乡的乡亲们受益尽了自己一份心意。</p> <p class="ql-block">古关橙园2025年挂果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橙苗开花,友好为未来考量,摘掉了所有橙花,为树苗赢得成长的未来。2024年冬天遇上低温冰害,友好遇难不惊,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失降致最低,度过了劫难。2025年果园初果预计过万斤。2026年预计达到量产。友好潭湖种橙的美好蓝图正一步步变成现实。</p> <p class="ql-block">友好撰文对潭湖遡古论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友好交往中,他以家乡富强与美好为己任,为家乡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不遗余力的努力的风范令人敬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友好的家乡潭湖是一个历史上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元明请时期潭湖巡检司所在地。历史上为军事要隘、控制地方治安和交通节点。 它曾是商城、古道、商道、御祭路线的交汇地。衡炎御祭古道、湘赣商道曾经从此经过。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史上知名的宋末元初陈守成创作的潭湖八景,并经其在蜀为官儿子陈敬庵的传播,形成了一个著名的潭湖八景和诗群在民间流传。然而潭湖这个历史上的名珠因岁月灰土的尘封,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辉𤾗。作为潭湖的子民,友好肩负使命感,多处奔走呼告,挖掘文化瑰宝,重现历史光辉。并潜心发掘文史,撰写考察文章。比如《元朝官员和潭湖八景诗》发表在《安仁发布》平台上,体现了一个赤子和乡绅对家乡精神文明建设的担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编者对此大作感言:“创作不易,传承尤难!沧海桑田,陈守成、陈敬庵父子和一众元代官员所写的诗作,历经元、明、清以及近代的朝代更换,以“家乘”和小册子的方式流传下来,保存至今,何其艰难!它不仅承载着一个家族的历史和荣耀,更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和价值,今天能拨开云雾,重见天日,这对于地方文化宝库来说,不可谓不是一种传承和奉献!实在可喜可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为了扩大影响力,友好还计划扩大潭湖八景诗读本。去年还向我约稿,向潭湖八景诗集投稿。为家乡的历史文化发掘、光大不遗余力。</p> <p class="ql-block">友好探索家乡民国以来走出的名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乡村古老宗族文化的密切关联,友好注意到罗氏家族在渡口深塘一支枝发叶散、蓬勃发展。在民国时期是将军、高官、商贾、学者人才辈出的时代。对这种现像,友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对于从深塘走出的教育家,比如台南师专学院首任校长罗人杰、在资料严重残缺不足条件下,友好广征博引, 将罗人杰写入了他撰写的《民国时期深塘村走出来的名人》文中。并对这方热土的杰出现代人物作了深入研究,并向大众热心介绍。体现了对家乡的文化与历史的高度关注与情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友好还写作了《概说潭湖古今》,《甲午年安仁鼠疫遗址今何在》,对潭湖的历史演变概貌和其由繁华到衰败的相关自然环境因素也作了分析与相关推测。</p> <p class="ql-block">开国上将肖克赠书并签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友好通过对故土人文历史的研究,体现了其对家乡的深爱和绅士情怀。他是郴州市作协会员,曾被开国第一上将肖克誉为新时代的三会干部:"跟在牛后会耕田,拿起笔来会写文章,走上台来会讲话"。友好文风纯朴、文字精练、立意独特,文章可读性很强。友好在红网发表的文章《气候因素对湖湘文化的影响》就眼光独特,将自己本职工作的积累,大胆地延伸、扩展到历史文化现象中去,让人眼界大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用友好说的一句话来描叙他的退休后的生活主要内容那就是"两耕”:农耕种脐橙、劳其筋骨;笔耕写文章,锐其思维。他的确是一直在这两个方面不懈的努力实践着,并成绩斐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与友好的互动过程中,他的朴实、真诚、正直的人格令人印象很深。2023年秋县文联、作协组织作协、网协成员去潭湖采风,家居郴州的友好专程赶回潭湖,为参观御史古道、潭湖八景等历史遗迹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采风过程中对潭湖司的历史和文化遗迹如数家珍,做了仔细介绍。并承担了来访人员的餐饮服务,让到访者深为感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我去郴州访友,与友好等家乡文友二次相聚在福城。是夜,我们一行文友一块星夜攀登笔者阔别半个世纪的苏仙岭。友好是行列中年龄最大的古稀长者,他不辞辛劳,与年龄比他小半辈乃至一辈的人一块爬山交流,令大家十分感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友好写作大量文史文章,他秉𠄘严谨、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考证,慎结论;不哗众、拒取宠。对文坛史学界的急功近利、轻浮逐名的不正之风坚决扺制。体现了一个君子的谦谦风格、和文章千古事的审慎负责任的绅士风范。</p> <p class="ql-block">友好撰文论述气候与湖湘文化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友好在职时,礼贤下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肖冬荣教援访问家乡,几度派车将教授送到交通不便的乡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退休后在家乡文学群,与中青年辈的文友相处融洽,既<span style="font-size:18px;">坚守自已的信义,也耐心倾听他人。</span>平易近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待人诚恳,德高望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正因为此,以致在2025年9月4日,当友好因脑溢血后遗症意外逝世的噩耗传来,在家乡文学群引发巨大的悲痛浪潮、与难舍之情。在友好患病的日子里,大家一直在期盼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谦谦君子、良师益友重返文学群大家庭……</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部反应墨西哥亡灵节生与死的哲理电影《寻梦环游记》揭示了一个核心哲学命题:人在真正意义上“死去”,不是肉体死亡,而是被活人遗忘。人的离世分两层。第一层他离去了,但世上还有许多人记得他,他还活着。而真正的殆灭是世上最后记得他的那个人也离去,就彻底灰飞烟灭了。被记住才是永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友好作为一个乐于为家乡桑梓谋福祉的贤达,一个为宏扬家乡的历史文化而孜孜不倦的雅士,一位待人真诚、朴实,有着高风亮节人格的君子,连着他幸勤耕耘、已进入挂果收获的古关脐橙园及其方兴未艾的家乡脐橙事业将被他的乡亲父老、朋友文友们长长久久的记往。的确,一个胸有大爱的人,必然被人们长久的记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知时短,记忆长长……</p> <p class="ql-block">红壤脐橙,铭记乡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