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李札之墓志记。

凡君

<p class="ql-block">李札之墓志,长宽各49.5厘米,23行,满行23字,盖佚,今藏安阳金石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李札之,出身豪门陇西李氏。西梁武昭王李嵩六世孙,其祖李韶、父李瑾、兄长李倩之《北史》均有传。史书为“礼之”,应为后世传抄刊刻中以“札”“礼”字形相似所误,后人又写为繁体“禮之”。墓志“君讳札子,字延州,陇西狄道人也。”出自春秋吴国贤公子“延陵季札”典故。《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符合古人名、字相协,同义互训、字以表名的规律。墓志的出现纠正了史书笔误,体现了文物证史补史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另外,唐以前(含唐早期)墓志镌刻一般不署撰写者和书丹人姓名,只能通过文献钩沉寻找线索。《北史》卷一百梁武昭王李嵩传中,又附瑾子凝之传记“产之兄弟,并有器望,邢子才为礼之墓志云:‘食有奇味,相待乃湌;衣无常主,易之而出。’时以为实录。”《颜氏家训·兄弟篇》王利器集解亦引此句,文字全同。今再按墓志原刻,此句为“食有加味,相得乃湌;衣无常主,易之而出。”于史书记载又略有不同。</p><p class="ql-block">邢劭,字子才,河间鄚(今河北任丘)人。少好读书,十岁能作文,文章典丽,名动衣冠;性情简素,做官清廉,官至特进。后世将其与魏收、温子升合称“北地三才子”。北齐文宣帝高洋谥号、哀册皆为邵所拟。《北齐书·邢劭传》《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邢子才集》三十卷,宋时已佚。明张燮辑二卷为《邢特进集》,收入《七十二家集》。内中引用了《北史》“李禮之墓志”一行。《李札之墓志》的完整发现,不仅印证了历史记载,更为完善《邢特进集》之阙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p><p class="ql-block">值得关注的是,东魏北齐时期的书法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邢劭撰文的《李札之墓志》,其书丹者必定也是当时名手,甚至可以推断同为邢子才所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