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刘明武与中华元文化研究(五)</p><p class="ql-block">八卦是如何产生的?</p><p class="ql-block"> 八卦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这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如何产生的?《易经•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包牺氏便是伏羲氏。从这一段辞中可知,在远古时代,伏羲氏统治天下的时候,他通过观察天地运动变化的规律,观察鸟兽等生长在大地上的一切自然物体,从近处取法人体的形状,远处取法万物的形状,于是创造制作了八卦。也就是说,八卦是天地万物的反映,是自然形态的抽象。</p><p class="ql-block"> 八卦的产生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首先是有自然存在的天地万物,再就是有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圣人。很显然,这种思考所产生的结果并非一人之力,而是多人接力的结果,到伏羲氏最终成形。当然,八卦到伏羲这里并没止步,经周文王进一步总结后形成今天我们认知的八卦。</p><p class="ql-block"> 天地如此广大,万物如此繁杂,可以想见,文字与语言实在难以表达,更何况是在那个还没有出现文字的年代。所以,老子发出了“道可道,非常道”的感叹,佛祖释迦牟尼有过“妙法难说”的困惑。但我们的先祖伏義氏却把书不能尽的言,言不能尽的意统括在八卦之中。中华先贤从天地万物中抽象出了至简至易的一阴一阳,可以表达至大之宇宙,可以表达至小之微粒,可以表达时空,可以表达奇偶,可以表达生气勃勃的现实世界。故《易经•系辞上》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p><p class="ql-block"> 用八卦去对照一下世界上慧民族的所有典籍,是不是高下立判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