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电动车行业“黄埔军校”——新日的兴衰变迁

纵横慧达

<h3>(六)</h3></br><h3>新日赞助世界“三大盛事”晟极一时</h3></br><h3>“新日还少什么”居安思危全员大讨论</h3></br><h3>2008年,新日与北京夏季奥运会组委会签订合作协议,在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为各竞赛、非竞赛场馆独家提供3025辆电动两轮车,全程服务北京奥运,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准获得世界级赛事机构认可和赞誉。当年,为了保障在本届奥运会一举成名的“飞人博尔特”能准时参加颁奖仪式,他乘坐的场地转运车就是“新日造”。赛事结束,新日集团获得时任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签署的特别贡献集体奖状及感谢信,笔者也因此而获得集团颁发的服务2008北京夏季奥运会特别贡献奖,成了此生不可多的的荣誉。</h3></br> <h3>2009年,新日与上海世博局签订合作协议,成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电动车指定供应商”。为世博会提供了10种款式450多辆电动两轮车和电动观光车,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总行程达5000000多公里,接待贵宾30000多人次,为很多世界政要及各界名流提供服务,赢得了上海世博局的高度认可和7308万中外游客的赞许,荣获“世博特别贡献奖”。</h3></br><h3>2011年,新日再次引领绿色时尚生活成为“2011年西安园艺博览会全球合作伙伴”。</h3></br><h3>一个不被外界看好的草根行业,历经十余年顽强发展,谁会相信会成长出一颗璀璨的“新星”,一举拿下赞助三大国际顶级盛事!行业内外惊叹不已。在惊呼赞叹声中,新日踏歌而行,一路高歌猛进,甩掉竞争对手几条街。无可争议的成了这个行业最靓的“仔”!</h3></br><h3>2012年,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在北京发布第九届201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新日作为电动两轮车行业唯一品牌以62.08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位居行业首位。同年,新日在行业率先启动智能化发展战略,生产出行业首款互联网+智能电动两轮车。</h3></br><h3>新日,如日中天,晟极一时。</h3></br><h3>……</h3></br> <h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安思危,是彼时新日的一贯作风。</h3></br><h3>2008年,无锡在全市范围开展“无锡还少什么”思想解放大讨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h3></br><h3>借鉴之,新日随即在全公司开展“新日还少什么”的大讨论。要求管理层所有人员提报书面材料。</h3></br><h3>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大讨论。一方面给了全员一个表达的通道,一方面,高层管理者以此全面了解了全员的思想动态。两全其美。</h3></br><h3>以下是笔者当年提报的讨论材料,今日读来往事依然历历在目,令人怀念往昔峥嵘岁月……</h3></br><h3>新日还缺什么?</h3></br><h3>作为国内乃至全世界电动两轮车行业的第一,新日从规模上似乎并不缺什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然居安思危,我们应该反思我们还缺什么?</h3></br><h3>作为一个制造型企业,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营销。从营销的“4P”理论来看,我们缺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而这一点也被公司前几年靠新产品快速拉动公司高速成长的事实所证明!</h3></br><h3>从这一点引申开来,我们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新产品的研发!缺这样的研发团队、人才、以及催生这种研发力的机制……</h3></br><h3>我个人认为这是我们目前甚至于较长一段时间都需要正视,需要迫切去解决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系统解决的方案,必然会影响公司的持续发展!</h3></br><h3>    近年来,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了不少人才,毫无疑问这些引进的人才是公司发展不可或缺的,但同样也会出现问题,各自带着原来环境深深的烙印。如果把这些人才都比做是组成木桶的长板的话,恰恰在现在我们奇缺一种“强力胶”将这些长板粘在一起,形成一个容积最大化的水桶。这可以说是“木板理论”解决了 “短板”问题必然面对的问题,如果不解决,木板之间的缝隙很大,既使盛再多的水,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水漏干!</h3></br><h3>曹进红</h3></br><h3>2008.5.30</h3></br><h3>这次全员大讨论,解放思想,人人从自我出发找缺点找方法,“照照镜子洗洗澡”,从我做起;每个职能部门从自身找问题,找方法而不是各自为政互相推诿。让高光时刻的全体新日人心态归零,戒骄戒躁,一如既往的秉承务实、认真、高效的优良工作作风。</h3></br> <h3>(未完待续)</h3></br><h3>注:本连载节选自笔者拙作《两轮电动车行业发展之多维解析》一书(已出版发行)。</h3></br><h3>欢迎阅读探讨!</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W8xQcSh3bO4gF1iRTjYof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