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四点五十,城市尚在沉睡,我已悄然起身。洗漱完毕,一盏绿茶氤氲清香,袅袅热气中开启新的一天。这近乎执拗的早起习惯,已悄然融入生命节律。近三个多月投身“日记星球”百天直播挑战,视频号上累计播出四十六场,镜头前的生涩渐被从容取代,技能如春草般悄然生长。虽收入仅八元,微薄如风中落叶,却坚信: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终有繁花盛开之日。尤其感恩菁英会几位朋友的真诚指点、点赞关注,还有那闪烁的粉丝牌与爱心,是暗夜行路时点点星光,照亮前行的微光。</p> <p class="ql-block">昨日清晨,一位网名“春天邀约”的吉林退休女干部主动联系,言语热忱,邀我加入菁英会。那份跨越地域的善意与扶持,如晨光破晓,暖意顿生。我由衷道谢——在这条孤独而坚定的路上,每一次相遇都值得铭记,每一份鼓励都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八点整,准时走进三七读书会的阅读时光。昨日共读的是《10颗小药丸》——一本由美国科学史大家托马斯·海格执笔的科普力作。其文笔严谨而不失灵动,曾以《显微镜下的恶魔》《空气的炼金术》斩获国际大奖,译本遍布全球。此书以十粒药丸为线索,串起人类与疾病抗争的壮阔史诗。</p> <p class="ql-block">“鸦片”一章,令人唏嘘:从“万能神药”到民族之殇,19世纪吗啡滥用的血泪史,警醒世人——安全,是药物不可逾越的底线;“维生素B1”的发现,破解东南亚“脚气病”之谜,彰显“缺什么补什么”的朴素智慧,也揭示医学对“隐形饥饿”的深刻洞察;“磺胺”与“青霉素”曾如天降神兵,令感染死亡率骤降,却因滥用催生“超级细菌”,昭示敬畏自然的必要;“他汀类药”则演绎现代医学的理性——拒绝神药崇拜,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风险与获益平衡;而“避孕药”这一粒小小药丸,竟撬动女性解放的巨轮,改写社会规则,亦提醒我们:再好的药物,也需在专业指导下合理使用,因人而异,方得其益。</p>
<p class="ql-block">一颗药丸,不只是化学分子的组合,更是人类在科学、利益与伦理间反复权衡的缩影。它承载希望,也映照贪婪;带来救赎,亦潜藏危机。唯有尊重科学,敬畏生命,方能在药片的微光中,寻得真正的健康之道——这或许是《10颗小药丸》留给我们的最深启示。</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我踱步至赣江江滩公园,择一处静谧酒吧门前落座。江风拂面,水波不兴,眼前是流动的风景,心中是成都的记忆。提笔续写上周旅途的游记,思绪随笔尖重回锦里古街的灯火与武侯祠的松柏之间。</p>
<p class="ql-block">历时一小时,一篇图文并茂、情感丰沛的美篇终告完成。我配以精选照片,嵌入《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苍茫旋律,字里行间皆是对历史的回望与人生的沉思。文章很快被加精推荐,半小时内阅读量突破五百。那一刻,心湖微澜,喜悦如江上晨雾,悄然升腾——坚持的意义,或许就藏在这点滴回响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