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宝玉</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6279579</p><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地点:岱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金秋时节,风清气爽。</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国庆和中秋佳节来临之际,“裕华杯”第二届全国三线军工文化旅游季,在蒙阴岱崮地貌旅游区举行。活动由山东省三线建设研究会、中国军工文化园主办,山东岱崮地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活动旨在纪念全国三线建设六十周年,以弘扬三线精神、传承军工文化为主题,讴歌三线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崇高品格与家国情怀。</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此时此刻,中国军工文化园装扮一新,迎接着这些崮乡游子的归来,这里成为了欢乐的海洋。从全国各地自发前来的五百多名军工人以及他们的后代,欢聚一堂,故地重游,再叙当年情谊。大家寒暄问候,握手拥抱,拍照合影,有的已是泪眼婆娑。人们睹物生情,回味那难忘的流金岁月,仿佛又回到了青春飞扬的年代。</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獐子崮山下,青山绿水间,石块筑起的大礼堂,山坡上面的大食堂……,一切似乎都还是原来的模样。当年,毛主席大手一挥: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他们响应领袖号召,走进了崮乡,把美好时光留在了这里。物是人非几度秋!如今,山还是那山,崮还是那崮,只是旧貌换了新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脚下这片土地,承载了许多人的青春回忆,记录了三线军工的奋斗史,留下了一座精神家园和文化图腾,为我们提供一个寄托情愁、驻足休憩、见证历史、薪火相传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这次节会以沂蒙三线情、崮乡记忆行为主题,突出军工文化特色,以三线军工为主线,各项活动丰富多彩,异彩纷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开幕仪式上,蒙阴县委书记尤元勋致辞。在致辞中,他对回家看看的军工人表示热烈欢迎,对当年山东三线建设取得的伟大成绩表示祝贺,向参加三线建设的军工战士表示崇高敬意。国家三线建设研究会武力会长,回顾了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与战略意义,充分肯定其对国防与经济建设的重要贡献,并赞扬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会,在史料保护与研究传播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在活动现场,中国军工文化园被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授予中国三线军工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沂蒙大地瓜果香,旅游节会群英荟。在开幕式上,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主任曹兴刚宣读了《关于对山东三线军工功勋、楷模、工匠表彰的决定》,嘉宾们为获得荣誉称号的家属子女代表,颁发了奖章和荣誉证书。最后,各位领导来到大屏幕前,为本届文化节举行启动仪式。整个活动在雄壮的《国歌》中开启,在齐声合唱《歌唱祖国》中落下帷幕,嘹亮的歌声将人们内心情感推向了高潮。</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在后续的活动中,还先后召开了三线建设研究工作座谈会、功勋后人代表座谈会等。</b>	<b style="font-size:20px;">润物无声家国情,三线精神薪火传。在功勋后人座谈会上,多位代表动情回忆父辈投身三线、艰苦创业的经历,现场气氛感人。他们纷纷表示,要发扬父辈的三线精神,为祖国建设贡献新的力量。</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开幕式结束以后,我们走出大礼堂,来到旅游区的南面山坡上,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室内羽毛球馆里面,正在举办三线军工战友书画摄影作品展。展厅内墨香四溢,人们接踵而至,驻足观赏,在笔墨间感受着艺术的魅力。这次精心策划和展览的数百幅书画摄影作品,大多来自三线军工人,另有临沂书法家协会的名家,在现场挥毫泼墨,为大家创作新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这些参展的优秀作品,彰显着三线文化的自信,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军工岁月,极大丰富了文旅季的文化内涵,为节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人们仔细欣赏这些作品,其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有的如高山流水般洒脱,有的似江南烟雨般婉约。或行云流水,或古朴苍劲,或浓墨重彩,或淡雅素心,共同讴歌了当年伟大的三线军工精神。</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思,皆是过往。更加引人注目的是三线军工人提供的一幅幅珍贵老照片。那些熟悉的工作和生活场景,仿佛又浮现在人们眼前,将大家带回了峥嵘岁月。几十年一晃而过,军工人的青春一去不复返,但通过书法美术和图片,再次唤醒了人们记忆深处的生产生活画卷。</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华灯初上,济南双拥军旅艺术团和济南泉韵腾辉艺术团,为大家奉献了精彩的文艺晚会。开场舞《保卫黄河》、合唱《祖国不会忘记》、歌舞《沂蒙情深》以及独唱《再见了大别山》等精彩的节目,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特别是情景朗诵《军工英雄》,再现了三线军工人于世安,为保护国家财产英勇献身的事迹,情节感人至深,引起了人们强烈共鸣,</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半个多世纪前建造的这座三线军工大礼堂今犹在,从四面八方汇集来的军工人,却都步入了人生暮年,有的已经是满头白发、步履蹒跚。</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四季最美是金秋!第二天,人们来到提升改造后的山东三线建设博物馆,通过实物、图片、文字、视频、模型等多种形式,以及导游生动和形象的讲解,使大家对三线军工建设历史,岱崮地貌的形成,沂蒙红嫂精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以及著名的南北岱崮保卫战和龙须崮暴动等革命战争历史,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山洞博物馆重点展示了山东小三线建设企业的前世今生、发展历程及社会贡献。尤其是那些珍贵的实物资料,使军工人再次重温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给人们奉献了一场难得又久违的视听盛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物换星移几度秋,当年三线今何在?当年的故事,已随着历史烟云飘散。辉煌一时的三线军工,完成了它的使命,搬迁出了大山。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却记录着人们青春的足迹,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暑去秋来,丹桂飘香,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六周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祖国不会忘记,一代军工人为今日繁华盛世做出的贡献。一路走来,我们从青春年少到年近古稀,这一辈人都已经是夕阳红的年龄。作为亲历者,我们会永远记住在三线军工度过的峥嵘岁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祖国不会忘记,三线建设是党史和新中国史上的重要事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国防战略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蒙山沂水更不会忘记,红色土地上有我们深深的足迹,留下了坚实的脚印。当年的三线建设,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孕育了伟大的三线精神。而举办这次活动,就是要继续深入挖掘这种精神,为传承红色基因贡献一份力量。</b></p>  谢谢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