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意阑珊,诗意正浓。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在秋雨绵绵的时节,南阳市第十五小学邓禹路校区语文组教研活动如画卷般展开。</p> 二年级 <p class="ql-block"> 石丁方老师执教的《去外婆家》是一篇叙事性散文。课堂上,老师利用多种识字方法开展随文识字教学,以“趣”为文眼,紧扣课后题,通过朗读、品味语言、联系生活经历等方式感受外婆家的各种乐趣。最后,以文为桥,引导学生交流类似经历,让孩子们在感知亲情的温暖和乡村生活美好的同时,提升语言表达与情感共鸣力。</p> <p class="ql-block"> 段振方老师执教《葡萄沟》一课。教师以“美丽中国行”导入,迅速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上,通过创设“葡萄沟旅游推荐官”这一驱动任务,带领学生逐步分析“葡萄沟好在哪里”,感知葡萄沟的地方特色。最后,借助“推荐官竞选会”这一表达情境让学生介绍葡萄沟,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之情。</p> 三年级 <p class="ql-block"> 凡丽丽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一课,以“秋日寻美之旅”串联教学。从品秋之色、悟秋之韵到比秋之妙,通过圈画关键词、品修辞、仿写等活动,结合古诗与课外文段,引导学生从颜色、气味、声音感受秋之美,兼顾阅读与表达,夯实语文素养。</p> 四年级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蝴蝶的家》是阅读策略单元的略读课文。教学时,詹婉娣老师巧妙联系“课前两分钟”导入,迅速激发学生探秘兴趣。整节课紧扣单元要素,以“探秘”为主线,围绕导学提示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在提问、分类、筛选、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提问方法,进一步培养了问题意识,提升了提问能力与思维品质。</p> 五年级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静老师执教的是习作指导课《“漫画”老师 》,课堂以趣味漫画导入,迅速点燃学生兴趣;随后从审题要点与文章布局切入,系统指导学生从老师的穿着打扮、语言风格等维度细致刻画人物;同时,还深入讲解了提炼核心关键词、筛选典型事例的实用方法,并独家传授“放大特征”“超常联想”等“漫画”式写作技巧,全方位、多维度地为学生塑造鲜活老师形象、写好作文提供有力支撑。</p> 六年级 <p class="ql-block"> 酒老师执教的《桥》是一节精彩的微型小说。教师紧扣单元要素,以疑问驱动阅读探索,通过“理情节—寻冲突—品人物”三个环环相扣的任务展开教学。学生思维活跃、朗读深入,在情感共鸣中自然领悟到悬念结尾的妙处,体会到老支书以人格铸就的“生命桥”之深刻内涵。整堂课教师激情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效果显著。</p> <p class="ql-block"> 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并肩,秋色不负赶路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将在“和润”课堂的土壤里,精耕细作,且教且研,在务实勤干、乐于创新、精诚互助中不断探索,不断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