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假领子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是那个时期生活的一个标本。著名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在《笑侃三十年》中提及假领子:它穿起来方便,不过要时刻小心,一不留神脱下外衣会吓人一跳,让人以为背了一把枪。</p> <p class="ql-block">假领子诞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源于上海,那时我国经济基础比较薄弱,面对极其匮乏的物质生活,一向讲体面的上海人有点无所适从。我大姐家在上海,一家老小六七口人,从牙缝里挤出一些钱倒也可以,可就是有钱买不到东西。大姐最头疼的是家里弟弟妹妹开口托她买衣服,买一件的确良衬衫不光要布票,还得付一张工业券,即使买一双锦纶丝袜也要0.1张工业券,家里那么一点工业券实在难以分配。在不可逾越的工业券屏障面前,许多人不得不望衣兴叹。好在上海人善于变通,什么困难也挡不住他们的爱美之心。那时零头布不需要凭票供应,精明的上海人就拿它制成假领子,既时髦又大方,充分体现了上海人“无奈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在以艰苦朴素为荣的特殊年代,“蓝、黑、灰”三种颜色几乎统治了中国二十年。俏皮的假领子像岩缝里冒出的一朵小野花,虽然有点不伦不类,却将岩石衬托得格外美丽。在困境中,上海人表现着对美的追求,假领子这一项发明让老百姓有限的行头顿时翻出更多花样。由于经济实惠,假领子一度被称之为“经济领”、“节约领”,在全国流行,成了那个时代的一种标志。其实,假领子并不假,它是真领子、假衬衫。用一块的确良布料,做成一个没有袖子、没有完整前襟和后背的衣领。通常人们里面穿件圆领衫,套上假领子,再穿件毛衣,堪称完美的组合,漂亮的领子翻在毛衣外面,没有人看得出是假货。</p><p class="ql-block">周年配图。</p> <p class="ql-block">那时,年轻女性是时髦主力军,每人都有几个假领子,颜色都是粉粉柔柔的,有的在领角上绣点花,有的用白尼龙花边在领囗滚个边,显得既玲珑又精致。</p> <p class="ql-block">我年轻时就有好几条假领子,当时流行 “上海货”,上海产的假领子是树脂领,雪白、大尖领、十分挺括。一到休息日,我毫不掩饰对生活的热爱,把假领子刷得雪白,曲折地表达着自己对美的追求与渴望。或许现在的年轻人看着这种“男式胸罩”、“枪托”觉得可笑,不过我们这些过来人仍对它充满敬意。</p> <p class="ql-block">转眼间五十年光阴飞逝,衬衣如今已经不再是奢侈品,假领子也早已与我们挥手告别。从它的流行到消失,折射着我们生活水平的蒸蒸日上,映衬着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更迭。在重拾回忆的今天,它们带给我们辛酸,也带给我们亲切,还有不尽的感慨。假领子这种特殊年代的服饰,和那看似亲切熟悉却又陌生疏远的年代一起,成了我们记忆中渐渐模糊的辙痕,也只有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才能对上海人“无奈的智慧”拥有深刻的认同感。</p> <p class="ql-block">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