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到天津旅游,纯属一念之间,在济南时,问我先生,济南游完回家还是去其他什么地方,先生说去天津,因为我们两个都没到过天津,对她充满着美好的想象,所以有了这次的天津之行。</p><p class="ql-block">游览天津前,先简单了解天津的历史。</p><p class="ql-block">不说古代,就从近代开始。</p><p class="ql-block">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天津被迫开放,先后在天津设立租界。至20世纪初,在天津城厢东南的海河两岸,先后设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俄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和比利时九国租界,成为全中国乃至世界上租界最多的城市。所以在漫步天津城街头,看到太多的万国建筑群,就不足为奇了。</p><p class="ql-block">这里欧式建筑保留下来的好多,在解放北路金融街一带,在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在意大利风情街,徜徉在这些地方的街头,扑面而来的就是欧式风情,仿若走进了欧洲,却又不是欧洲,街面上流动的是我们中国风。</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幢欧式建筑,在天津,对这类建筑采用分层次保护,有特殊保护,重点保护,还有一般保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镜头下拍摄的大多是特殊保护与重点保护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里重点介绍的是这幢建筑,天津邮政博物馆,中国历史上第一张邮票——大龙邮票在这里诞生。建筑看上去有历史的厚重感,门前还有雕塑,邮电员边上还有自行车,邮筒📮</p> <p class="ql-block">大龙邮票雕塑</p> <p class="ql-block">只是有点可惜,我们来的时候恰逢周一,闭馆</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天津的工商银行</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百年张园,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中共天津市委旧址。始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原为清末湖北提督张彪的私人宅邸。中国革命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和末代皇帝溥仪都曾在张园居住。不巧的是我去的时候恰逢周一,闭馆,留下遗憾。</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门口拍摄的张园花园。</p> <p class="ql-block">这是西开教堂,全称天主教西开总堂。位于天津市和平区滨江道独山路,来到这座教堂前,第一感受它比青岛的那个著名天主教堂更有历史感,更大。西开教堂是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由法国传教士杜保禄主持修建;可同时容纳1500人,平面呈十字形。西开教堂是天津市最大的罗马式建筑,也是天主教天津教区的主教座堂(西开教堂是主教府,但没有主教。)</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青岛天主教堂是哥特式与罗马式相互结合,而这里西开总堂是纯罗马式风格。</p> <p class="ql-block">拉开距离,在街对面直视教堂外观,美丽的教堂建筑,历史在这里凝固</p> <p class="ql-block">门口的立柱上有教堂的全称。金色的招牌,闪耀着金光</p> <p class="ql-block">进入教堂内,</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的场景,感受到的庄严与神圣。</p> <p class="ql-block">教堂顶部的建筑架构</p> <p class="ql-block">向后看教堂的内场景</p> <p class="ql-block">教堂穹顶</p> <p class="ql-block">在教堂的墙上一幅名画,《最后的晚餐》,描述了耶稣在受难前夕与十二宗徒共进晚餐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众心之向,教堂里的祭台</p> <p class="ql-block">我们漫步于海河两岸,这里是海河边的津湾广场一座造型特别的桥梁,它叫赤峰桥,体现了天津历史文脉并富有鲜明个性,犹如海河上扬帆而来的一艘巨轮,被称为“海河之舟”、“天津之舟”。</p> <p class="ql-block">看,对岸的桥头好像一艘巨轮,准备出海</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津湾广场的建筑,带着异国情调。</p><p class="ql-block">津湾广场,位于天津市和平区海河河湾南岸,东侧、北侧是海河,与天津站隔河相望,西邻解放北路、南至赤峰道,位于旧法租界内,建筑风格与周边原租界内的历史建筑一致,为天津金融城的标志性区域,又被称为“天津封面”。</p> <p class="ql-block">津湾广场对面的世纪钟</p> <p class="ql-block">世纪钟,为天津站前广场上的大型标识性城雕建筑,2000年1月1日零时,悦耳的钟声在天津站前广场的解放桥前响起,敲响迎接新世纪的钟声,从那一刻起,世纪钟便成为与新世纪相伴相随的,天津市最具关注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铁路天津站的建筑以及前广场</p> <p class="ql-block">在这一带,还有一座桥梁值得记录下来,那就是解放桥。</p><p class="ql-block">解放桥,原名“万国桥”,是中国天津市境内连接河北区与和平区的过河通道,位于海河水道之上,是中国唯一的双叶立转式开启桥,也是天津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p><p class="ql-block">解放桥与世纪钟同框。</p> <p class="ql-block">解放桥面,趁着空档,拍摄</p> <p class="ql-block">远眺解放桥</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天津之心,它位于天津环球金融中心79-80层的高空观景平台,提供360°全景游览体验。而我们就住在它的傍边,津塔公寓里。因为住的地方在32层,两面有窗,而且很大,能看到海河两岸的风景,以及解放路一带的风景,所以没去体验79—80层360°全景,门票毕竟很贵。</p> <p class="ql-block">天津之心,海拔336.9米,为华北首个超300米高空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海河中有游船在穿梭,也只有游船可以在海河中航行。</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海河的对岸看津湾广场的美丽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可以更清晰看到我们住的地方,天津之心傍边的津塔公寓,这里有好多公寓式的民宿,酒店等,管理模式也不一样,没有前台</p> <p class="ql-block">这是上个月底在天津召开的上合组织会议,会标。</p> <p class="ql-block">天津之心以高吸引人,而这几个柱子感觉以紫色吸引人</p> <p class="ql-block">这座桥叫北安桥,它通往天津的意大利风情街,所以这座桥也带着罗马风格,桥头有四大神兽及乐女雕塑</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天津的意大利风情街,</p> <p class="ql-block">站在北安桥上看海河风景,海河上有多座桥梁连接着海河两岸,每座桥都有它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大沽桥,构思理念为“日月生辉”,获全球桥梁设计最高奖。</p> <p class="ql-block">太阳西下,站在大沽桥上看海河两岸美景,高楼大厦林立</p> <p class="ql-block">来到天津的意大利风情街,它坐落于天津市中心城区的意风区旅游休闲街区,内有137栋风貌建筑全部由意大利建筑师设计,包括住领事馆、兵营、学校、医院、教堂、球场、菜市场、消防队、花园、广场等西洋古典建筑。</p> <p class="ql-block">街区风貌独特,是目前意大利本土之外、亚洲唯一保存良好的意大利风貌建筑群落。</p><p class="ql-block">这里是但丁广场,来往车辆有点多,拍摄有影响</p> <p class="ql-block">这幢建筑叫意大利军营,是天津保存最好的外国军营,大楼首层为公用设施,上面就是士兵的宿舍,当时意一共有官兵999名,后来被日本人、美国人和国民党的军队当成的军营。</p> <p class="ql-block">这些建筑,历史在这里凝固,为天津留下宝贵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时,马可波罗广场的风景,它以和平女神雕塑为中心,罗马柱与红顶建筑群构成经典欧式街区,游客好多</p> <p class="ql-block">走在意式风情街区的自由道上,感受这里的氛围,游客熙熙攘攘,建筑意式风情,流淌着是中国风</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红双喜出现在街头</p> <p class="ql-block">我在意式风情街上闲逛时意外的收获就是来到了梁启超的纪念馆与故居。有说“一个梁启超,半部中国近代史”。</p><p class="ql-block">梁启超旧居,位于当时的天津意租界的马可波罗路(今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44号-46号)。梁启超旧居又称梁启超故居,由两座楼组成,一座是梁启超全家定居天津的寓所,另一座是梁启超的书斋“饮冰室”,梁启超晚年在该处著书立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进入梁启超故居时需要买门票,进入纪念馆,首先看到的就是梁启超的坐在椅子上的雕塑铜像,高2.38米,重400多公斤。</p> <p class="ql-block">2001年,天津市政府对梁启超故居进行修缮。2002年10月,故居修缮完成,并在寓所的基础上修建了天津梁启超纪念馆。</p><p class="ql-block">我们就在纪念馆里,听人介绍着梁启超与近代中国发展的关系。</p><p class="ql-block">纪念馆里开设了以“梁启超与近代中国”为主题的展览,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介绍梁启超多姿多彩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故居中的书房</p> <p class="ql-block">蜡像,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走进《梁启超与近代中国》展览,这里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文献、手稿,辅以蜡像和多媒体技术,展现了梁启超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政治主张、学术成就、子女教育等内容。</p> <p class="ql-block">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p> <p class="ql-block">整个主题展览,分12个展室。有公车上书、戊戌变法、护国战争、巴黎和会等,最后一间展室展现的是梁启超的家庭及其九个子女成材的故事。展室分六个部分,分别是勤学苦读的神童、戊戌变法的主将、君主立宪的鼓吹者、反袁护国的组织者、享誉中华的学术巨擘、寓居津门的饮冰室主人。展室里陈列着梁启超的书信、书籍、历史文献以及活动照片等。</p> <p class="ql-block">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自《周易》乾、坤二卦象辞,分别取意刚健进取与宽厚包容,1914年由梁启超在清华《君子》演讲中首次结合阐释,激励学子兼具奋进品格与敦厚德行。1916年该表述正式纳入校徽设计,经校史档案及《清华周刊》确认沿用至今,2014年《清华大学章程》明确其法定地位。</p> <p class="ql-block">“何惧流年匆匆,但求无负今日”出自梁启超的《无负今日》。</p><p class="ql-block">梁启超的“无负今日”,意为梁启超今日没有辜负(没有辜负自己的使命、责任等)。这句话是对梁启超的一种称赞,意味着他在当下的时刻表现得非常出色,没有让任何人失望。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学者,被誉为“近代中国的小巨人”。他具有深厚的学识和广泛的才华,在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都有着杰出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梁启超的家人,九个子女</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场景</p> <p class="ql-block">旧居外景</p> <p class="ql-block">来到饮冰室,饮冰室”的由来,据介绍,梁启超于民国元年(1911年)从日本回到中国,以“饮冰”为名,源于《庄子·人间世》一句话: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吾其内热乎。以表其忧国忧民之心,并从此自号饮冰室主人。</p> <p class="ql-block">蜡像,展现当年场景</p> <p class="ql-block">会客室</p> <p class="ql-block">离开梁启超旧居,再次来到意式风情区的街头</p> <p class="ql-block">暮色开始降临,这幢建筑美丽的灯光吸引了我,随手拍</p> <p class="ql-block">街头的双层观光巴土,感觉这个比上海做的好,巴士车身也有美丽的灯光。</p> <p class="ql-block">暮色下的天津之心,还有津塔</p> <p class="ql-block">海河两岸风景,还有游船</p> <p class="ql-block">暮色降临,华灯初上,夜色中天津变得格外迷人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璀璨的灯光,流光溢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