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琴萦万邦情 《美丽海湾.鹭岛風雲》之《鼓浪屿》

高山流水.六盘游子

<p class="ql-block">鼓浪屿:琴音缭绕的“万国建筑博览”之岛</p><p class="ql-block">——在厦门市的西南隅,隔着一道600米宽的鹭江,有一座面积仅1.88平方公里的小岛,如同桃之夭夭、灼灼亭亭的小家碧玉,静卧于碧海波涛之中——她便是“鼓浪屿”。这个名字,源于岛上一块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潮水涌来,浪击礁石,声似擂鼓,故得名“鼓浪石”。然而,真正让鼓浪屿名动天下的,并非这自然的鼓声,而是那弥漫在空气中、无处不在的钢琴声。这里被誉为“钢琴之岛”与“音乐家的摇篮”。岛上没有机动车马的喧嚣,唯有悠扬的琴声与海浪的节拍相伴。漫步于蜿蜒曲折的巷弄,音符会从爬满藤蔓的窗棂里、从某个宁静的庭院中不经意地流淌而出,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乐章之上。</p><p class="ql-block"> ——“万国建筑博览” 是鼓浪屿的另一张金色名片。19世纪中叶后,这里成为外国侨民和闽台富商的聚居地,世界各地的风格建筑在此落地生根。哥特式的尖顶、罗马式的立柱、闽南式的红砖、中西合璧的骑楼……千余座饱经风霜的老别墅星罗棋布,每一扇雕花门窗后都藏着一部厚重的往事。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交融与沉淀,使得小岛本身成为一座露天的——建筑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岛上的制高点是——日光岩。登顶远眺,厦门都市风光与浩瀚海景尽收眼底,顿觉海天开阔,心旷神怡。而位于岛南端的——菽庄花园,则巧妙地将大海纳入园林布局,实现了“海在园中,园在海上”的奇景,园内的——钢琴博物馆更是珍藏了世界各地的古钢琴,与岛上的音乐灵魂完美呼应。鼓浪屿如诗如画,一步一景,是步行者的乐园。人文荟萃, 是文学家林语堂、钢琴家殷承宗等众多名人的故乡或居住地。自然与艺术的融合,山海奇观与人文艺术在此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历经沧桑,鼓浪屿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充满诗意与故事的梦境。它是一首用海浪谱曲、用老墙作词、用琴键演奏的——立体诗歌,等待着每一位来访者放慢脚步,去感受那份独一无二的闲适与浪漫。下面请随着兼职“导游”——西部游子的脚步,去<span style="font-size:18px;">倾听它的“前世”,去阅读它的“今生”。</span></p> <p class="ql-block">唐代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虽未直书“鹭江”,却将秋日江色与鹭影翩跹的意境悄然勾连。此刻,请诸君随我移步——身畔即是碧波万顷的鹭江,水光潋滟,风送清凉;江流彼岸,便是闻名遐迩的“海上花园”——鼓浪屿。登上停泊于鹭江大道旁的渡轮,迎着丝丝海风,脚踏起伏的波涛,让我们循着历史的回响,一同探寻这座小岛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立于渡轮甲板,海风轻拂面颊,咸涩中带着温柔。</p><p class="ql-block">各位朋友,请随我目光远眺——前方那片绿意如染、红瓦掩映的岛屿,便是我们今日将要踏访的鼓浪屿。我是您此程的讲述者,愿以心为舟,带您穿越时光长河,聆听这座岛屿低语百年的故事。它不仅是地图上的一个点,更是历史与诗意交织的岛屿传奇。</p> <p class="ql-block">前世:剑与火的英雄门户</p><p class="ql-block">在岁月深处,它不叫“鼓浪屿”,而唤作“圆沙洲”——一个如梦似幻的沙洲小岛,静卧于鹭江怀抱。彼时人烟稀少,林木葱茏,宛如海上桃源。然而命运的转折,始于明末清初的风云激荡。这座小岛,因地理之险要,成为家国命运的支点。它不再只是避世之境,而化身为守护海疆的铁血前哨。</p> <p class="ql-block">请看那巍然耸立的“日光岩”——不仅是鼓浪屿的制高点,更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点将台!当年,他屯兵于此,操练水师,打造战舰,终从这片海域扬帆东渡,收复台湾,写下彪炳史册的壮丽篇章。鼓浪屿的血脉里,自那时起便镌刻下“英雄”二字。海风掠过岩壁,仿佛仍回荡着战鼓与号角的铿锵,诉说着一段铁血丹心的家国传奇。</p> <p class="ql-block">转身:琴声中的万国建筑博览</p><p class="ql-block">时光流转,鸦片战争后,厦门开埠,鼓浪屿成为中外交汇的窗口。1842年之后,这座小岛逐渐走入世界视野。1903年,它更成为罕见的“公共地界”,各国列强设立领事馆,归国华侨兴建华宅,东西文明在此交汇、碰撞、融合。岛上无车马喧嚣,唯闻足音轻响,仿佛时光在此放缓了脚步。</p> <p class="ql-block">请准备好您的目光与镜头——我们将步入一座“万国建筑博览馆”。蜿蜒小径两侧,闽南红砖厝与哥特式尖顶比肩而立,巴洛克廊柱与南洋骑楼相映成趣,更有“海天堂构”这般中西合璧的杰作,静静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荣耀与乡愁。而钢琴,也随洋船漂洋而来,在这座小岛生根发芽。琴声悠悠,穿巷入户,让鼓浪屿赢得“钢琴之岛”的美誉。那巷陌间飘出的旋律,仿佛为一段复杂的历史披上了一袭温柔的外衣,让沧桑化作诗意。</p> <p class="ql-block">今生:诗意栖居的世界遗产</p><p class="ql-block">告别烽火与纷争,今日的鼓浪屿,是一首静谧而深沉的抒情诗。2017年,它以“历史国际社区”的独特价值,荣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厦门的骄傲,更是全人类共同珍藏的文化瑰宝。如今岛上仍有万余居民,他们守护着老屋、老树与老时光,在喧嚣时代中维系着一份难得的宁静与尊严。您可至“菽庄花园”,感受“园在海上,海在园中”的匠心妙境;亦可漫步“龙头路”,品味沙茶面、土笋冻的闽南风味。但更愿您放慢脚步,让心灵与岛屿同频共振。</p> <p class="ql-block">感受日光岩上,郑成功远眺海疆的豪情;感受转角处,一栋老别墅在斑驳墙垣间低语的往事;感受海风拂面、琴声入耳、三角梅攀墙而上的温柔诗意。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在诉说:历史从未远去,诗意始终栖居。</p> <p class="ql-block">各位朋友,渡轮即将靠岸。鼓浪屿的前世,是英雄的史诗,铁血铸就;它的转身,是文明的交响,中西合璧;而它的今生,是一首等待我们用脚步丈量、用心聆听的抒情诗。请随我踏上这片土地,以眼观景,以耳听风,以心感应——这座岛屿独特而深情的脉动。</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 鼓浪屿位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西南隅,面积约1.88平方公里。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无车马喧嚣,处处鸟语花香,宛如一颗璀璨的海上明珠,镶嵌在厦门湾的碧海绿波之中,素有“海上花园”之称。19世纪40年代,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鼓浪屿成为一扇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见证了晚清王朝中国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步入近代化的曲折历程,迅速发展成为具有突出文化多样性和近代化生活品质的国际社区。</p><p class="ql-block"> 深厚积淀的闽南文化,加上近代以来中西方文明的对话交流,鼓浪屿文化从融汇走向创新,不仅造就了历史国际社区的卓越品质,也对闽南乃至中国的社会变革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鼓浪屿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中外文化精英,如汉语拼音文字和标点符号的创建者卢戆章,中国现代音乐先驱周淑安,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著名声乐家和声乐教育家林俊卿,著名钢琴家李嘉禄,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何碧辉,著名天文学家余青松、著名科学家卢嘉锡……他们在语言学、文学、教育、体育、科技、音乐等方面的成就,远播闽南地区、台湾和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p><p class="ql-block"> 时间的风雨锤洗,赋予了鼓浪屿中西文化交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的深厚底蕴。迄今岛上留存着千余幢中西合璧、风格各异的风貌建筑,向世人呈现“万国建筑博览”的艺术氛围。鼓浪屿人保留着音乐文化的传统,建成了“国内首家、世界一流”的钢琴博物馆和“国内唯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深厚的音乐文化积淀使鼓浪屿享有“钢琴之岛”“音乐之乡”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鼓浪屿是一张烫金的名片,岛上海礁嶙峋,岸线迤逦,山峦叠翠,峰岩跌宕,鼓浪屿明丽隽永的海岛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观光游览,素有“不游鼓浪屿,枉费厦门行”之说。作为风景名胜区,鼓浪屿以建筑为表,音乐为魂,有良好的旅游口碑和获得众多殊荣: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首批5A 级旅游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福建“十佳”风景区之首;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评选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中国最美城区”榜首;2006年入选“外国人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金奖”。</p><p class="ql-block"> 2017年7月8日,在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鼓浪屿申遗成功表示祝贺,对传承鼓浪屿历史文脉作出重要批示。近几年,鼓浪屿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充分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持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精心守护鼓浪屿的“根”和“魂”。鼓浪屿的歌声、琴声、读书声越来越浓,历史风貌得以再现,文化内涵得以彰显,社区活力得以复苏。</p><p class="ql-block"> 琴音萦绕,涛声依旧,如诗如画、如歌如梦的鼓浪屿,宛如女王皇冠上的“明珠”,散发着高尚、优雅、精致的人文魅力。</p> <p class="ql-block">友情声明:篇中照片均来自网络,谨向“度娘”和摄影师表示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