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黄金时刻”!玉林市红十字会第42期心肺复苏持证培训班走进玉林师院

彭世前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7日上午8:00-12:00,玉林市红十字会第42期心肺复苏持证培训班在玉林师范学院(东校区)崇德楼一楼路演大厅正式开课。本次培训打破师生参与壁垒,吸引校内120余名老师与同学共同报名,以“理论+实操”的形式,系统传授心肺复苏(CPR)与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使用技能,为校园安全增添“急救防线”。</p><p class="ql-block"> 培训由深耕应急救护领域多年的资深讲师邹明广主讲。课堂上,邹明广讲师以真实急救案例切入,先通过课件演示与动作拆解,清晰讲解CPR的操作流程——从判断患者意识、呼喊求助,到胸外按压的“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标准,再到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正确姿势;随后重点介绍AED的使用方法,从设备取放、电极片粘贴位置,到“开机后听语音指引操作”的关键原则,确保师生们精准掌握每一个核心要点。</p><p class="ql-block"> 理论讲解结束后,培训立即转入分组练习与实操考核环节。玉林师范学院红十字会成员与玉林市十多名专业应急救护培训师组成“指导团”,每人负责一组师生的实操辅导。师生们轮流在模拟人身上练习CPR连贯动作,培训师则全程紧盯细节,及时纠正“按压位置偏移”“呼吸时未捏住鼻子”等问题;练习AED时,也通过模拟操作让大家熟悉设备使用流程。考核阶段,培训师严格依据国家标准,逐一评估师生的操作规范性,确保通过考核者真正具备独立开展基础急救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以前总觉得急救离自己很远,这次学会了CPR和AED使用,以后遇到紧急情况再也不会慌了!”参与培训的老师感慨道。不少同学也表示,这次培训不仅拿到了持证资格,更掌握了能“救命”的实用技能,会主动向身边人普及急救知识。未来,玉林市红十字会还将持续联动高校,开展更多应急救护培训,让更多人成为守护生命的“第一响应人”。</p><p class="ql-block"> </p> 关于玉林师范学院 <p class="ql-block">玉林师范学院坐落在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的故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西东南部的千年古城、对接沟通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重要通道和关键节点的玉林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所属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目前,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有65个普通本科专业。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东南亚、中亚等国家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940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发展历程:</span>学校创办于1945年,原名广西省立鬱林师范学校,1952年改名为广西省鬱林师范学校,1958年升格为广西僮族自治区玉林专区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玉林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玉林市教育学院、玉林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筹)(含广西电大玉林分校)等合并建立玉林师范学院,2003年广西玉林商业技工学校并入。200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被列为广西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4年被列为广西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5年成为自治区首批综合改革试点院校与整体转型试点院校。2016年入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合作院校。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再次当选为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理事会联盟理事长单位。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含本科教育、成高教育、留学生教育,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本科院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办学条件:</span>学校占地面积1700亩,总建筑面积61.8万平方米。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3434.67万元,图书馆馆藏各类纸质版中外文献208.8万册、电子版图书210万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师资队伍:</span>学校现有教职工1520人。其中,专任教师1151人、正高职称170人,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人数占专任教师人数超过80%,具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112人。学校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自治区特聘专家、自治区优秀专家、广西高等学校卓越学者、广西教学名师、自治区优秀教师等一批高层次人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人才培养:</span>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拥有自治区级特色专业群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获批为自治区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自治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示范基地,获批广西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3个、广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入选教育部名单,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20多万“下得去,留得住,有作为”的优秀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连续多年荣获“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科学研究:</span>学校建设有广西应用数学中心(玉林师范学院)、广西农产资源化学与生物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广西香料高效利用与质量控制技术自治区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一批重点科研平台和基地。学校荣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5项、广西科学技术奖9项,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3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社会服务:</span>学校主动对接沟通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瞄准玉林市四个千亿元产业中的“智能制造”“新材料”“大健康”产业,深化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立玉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玉商文化研究中心、乡村振兴研究院、农村教育研究院等,与自治区科技厅共建中国一乌克兰纳米炭黑联合研究中心,与自治区侨务办公室共建广西侨务理论研究基地,与玉林市政府共建玉林市大数据研究院,与玉林市人大以及贵港市人大共建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与玉林市委宣传部共建新闻学院,与兴业县政府成立碳酸钙产业研究院,与玉柴工业园共建广西先进装备制造城(玉林)新材料育成中心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文化传承创新:</span>学校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熔铸“以德为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厚德博学、知行合一一”的校训精神,凝练出“扎根、坚韧、奉献”的岭南木棉精神,打造“一山三林三湖三广场”十大文化景点,建设校史馆、桂东南地方文献中心、桂东南历史文化博物馆、桂东南中草药标本馆、东盟教育文化交流展示馆五大文化场馆,获批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自治区文明校园”“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学校”“全国首批节水型高校”等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国际交流合作:</span>学校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与俄罗斯、白俄罗斯、泰国、越南、日本、韩国等6个国家的21所院校和港澳台地区的5所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拥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泰国研究中心”“白俄罗斯研究中心”,学校获批“广西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先进单位”。</p><p class="ql-block">学校秉承“以德为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遵循“厚德博学、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蹄疾步稳推进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着眼于“强师范、重应用、优队伍、厚基础、提层次、建大学”的发展目标,为建成“国内知名、区内领先,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