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在三神凸七星墩和马头凹间

太空

<p class="ql-block">队长作业贴</p><p class="ql-block">20211225陆河、河源:三神凸、七星墩、马头凹三山连穿</p><p class="ql-block">不管你爱不爱我,我觉得无所谓,但我会依然爱你!!</p><p class="ql-block">原计划星期六组队登三神凸和七星墩,因大家害怕天气问题取消了此次团队活动,但SJ说星期六还是要安排活动,不管刮风下雨。我说:那就咱俩继续走三神凸和七星墩,并加上马头凸三座山峰吧,凭咱俩体能挑战一下,因为此线路我们没走过,作为试走和探路吧。但为了防止意外,必须带上雨衣和头灯,以应对天气预报中的极端天气和有可能走夜路。</p><p class="ql-block">行程记录如下:</p><p class="ql-block">6:30分汕尾出发</p><p class="ql-block">8:06公路起点690米</p><p class="ql-block">9:43登上第一峰三神凸1131米</p><p class="ql-block">上第一峰后半段比较难走,只见到陆丰野狼户外和路路顺的标志条,估计也只有这两个队登过此山。</p><p class="ql-block">11:05登上第二峰七星墩1074米</p><p class="ql-block">第二峰往公路方向根本无路可走,是沿着防火线上落。下山段无路标和户外队标志条,应该说只有一两个小队伍可能走过此路。因速度过快,在跳跃中被树藤放倒,我膝盖受伤。</p><p class="ql-block">11:48---12:10休息午餐</p><p class="ql-block">12:44回到公络,离起点1.4公里</p><p class="ql-block">SJ在路边休息,为了节约时间,我跑步1.6公里到停车处将小车开上来接了SJ再开到坪田水库边停下,然后开始登第三峰马头凸。</p><p class="ql-block">13:30开始冲击第三峰马头凹</p><p class="ql-block">14:30登上第三峰马头凹1025米</p><p class="ql-block">登马头凹也是根本无路可走,并需绕过四五个山峰,一半开路一半认路,到顶点后为了节省体力原路返回。回到停车处,那个小屋主人问我们:你们见到了什么没有?我们说只有成群的飞起的山鸡呀,有三只公鸡长长的羽毛象孔雀,非常的漂亮,其他的没有。他说:这山里有几十只真野猪,还有蛇,野蜂之类。</p><p class="ql-block">15:30返回停车处835米</p><p class="ql-block">17:30回到汕尾市区。</p><p class="ql-block">没想到因休息时间少,速度稍快,虽然小山不断,高山不少,还是早早的成功连登三座千米山峰,并且是在路不是路的环境下完成的!</p><p class="ql-block">全程登山起伏17.5公里,耗时七小时四十分,累计爬升约2000米。</p><p class="ql-block">SJ说:海丰银莲线挑战心理,陆河三七马线挑战体力。</p><p class="ql-block">体会:执行力和判断力才是最重要的。</p> <p class="ql-block">在三神凸七星墩和马头凹间穿梭</p><p class="ql-block">早上没有明亮暖色调的晨曦,只有灰蒙蒙的表现铺开;以前,整日里早早的展示光明磊落,厌倦了,来点低调甚至压抑的色彩,调剂自己的形象,应该不成问题。这个基调一直保持,偶尔有日光乍现,不久还是乏力的表露出低沉的气象,为我们俩连穿三座千米高的山峰提供友好的天气条件。</p><p class="ql-block">从市区坐队长的四驱车来到上次反穿大小武顿山进山口,在机耕路上自由行动的一群黑色猪猪看到有人朝它们靠近,马上作解散状,窜入树林里,比猪猪侠有气势多了。它们样子大都像本地黑家猪,有的嘴巴长长的身板硬朗像野猪,这种混合让家养的山猪变得不伦不类。像家猪样子的小猪别看四肢短小,跑起来有天生野猪的利索,就算自己在山野没有亲眼见过野猪,但可以想见它的形态绝对充满野性与力量。</p><p class="ql-block">经过较为漫长的上坡路,这一路有这么好的机耕路提供支持,为接下来的登山保留较多体力与良好情绪作铺垫?跟着引路的队长上行,心闷气促,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快满负荷运作,有点支撑不了,说明自己的节奏跟着队长的节奏被动着,造成这样的状况,对接下来的未知数而言,真的不是好兆头。</p><p class="ql-block">队长说这条路线没有走过,是下载别人的路书的。进入第一座目标山体三神凸的上山口,有路标,没想到是沿着坑沟上行,入山口这里有点积水,再上去,就是石头的有机组合和小树木没有规则的生长,树枝上有陆丰陆河二支户外的红色路标维系,不太多,尤其是关键的时候没有路标,两人作出共同判断,沿着坑沟往上走没错,有时候没有路迹可循,竟然能够摸索出分毫不差的路径,犹如神助。尤其是来一个90°角右转上山的路迹遵循,这个神奇的开端,为登下一座山遇到同样困惑的时候提供样板与开阔思路。</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山体没有高大的树林,树干都在拳头大小之间,野草倒是任性的生长,有个好处,经过后,路迹明显,不存在含糊。遇到6、70°陡坡是经常的,但不长,来到垭口,现实情况是雾气缭绕,让山形山貌含糊不清。穿行于密集的野草与灌木组成的路径间,接受着露水和雾气的亲密,没有费多少力气的来到野狼户外特意制作的不锈钢方形牌子放置的灌木丛前,贴上去的字样部分已剥离。三神凸1131米,我的乖乖,经过曲折与探路,竟然就这样来到千米高峰上,其实,我们的起步处已经达700的海拔。</p><p class="ql-block">在这逗留片刻,原路返回,队长讲到我们的进山口处再转战下一座山头七星墩。</p><p class="ql-block">下行快到进出山口还有几百米时,还是走错了,在于这条路迹清晰,将你指引到别处,这时意识到不对头,停止后马上转折回来。沿着坑沟继续下行,又一次走错是往上行动,这次及时发觉扭头转身下行即可。</p><p class="ql-block">在坑沟边缘,队长发现一个用铁丝圈套着塑料网的笼子,队长讲是引诱蛇的吧?我讲是吸引鸟的吧?队长说里面没有饵料。</p><p class="ql-block">如愿出来进山口,队长指出左转前行。来一段平缓的过渡线,其实,这两座山被这条机耕路联系着,有块铭刻韩江源的石碑在指示着什么。来到一个水塘边,队长发现进山口,这个进山口容易被忽视。</p><p class="ql-block">进入这条路径,感叹开路的驴友不简单,没有路,开拓出一条路,其难度可想而知。这条路只有稀少的几条红色路标,也不用太多,野草如此没有节制的生长,已经表示了。</p><p class="ql-block">上这座山和其它两座相比,难度系数低,也没有多少陡峭的。那坐区别于高大威猛的高压铁塔的显得纤细更高的金属架,是气象部门还是什么部门测量风速的。主峰开阔没有树木,只有稀疏的野草和低矮的灌木,其实,连穿的三座山头顶端特点都大同小异的这模样。七星墩的身高1074米,排行老二。老大已经达成,老二也已完成一半?其实,顶多只完成三分之一,下行路比上行的长得多也难得多。</p><p class="ql-block">因为没有遮拦,山风不久把你吹得凉凉的,有点担心流汗后的身体着凉。西南边远处山腰间有云雾缭绕,就算达不上云海级别,却是事实存在,在周边的群山中还是突出了朦胧的意境。下山的首段是原路,接着右拐,这下行的路段不好走,在于路迹时有时没,尽管有两步路路书作指引,但有时候还是会偏离。本次的行动偏离都能够及早发觉,反正,就一条经验,要是无路可走,马上撤退绝对不能恋战,这不但节省体力也减少时间的消耗。在一个避风的阴凉处午餐,也就20分钟时间吧,继续下山,自己午餐前体力已经吃不消了,是那种可以调节的体力低潮,不是掏空那种。因为休息不充分,给接下来的一个80°下坡后一个80°山坡的严峻现实考验震住了。下山还好一点,顶多打滑屁股着地溜一段。上山了,就得依靠你的身手配合与体力的支撑,要是不追求速度的话,倒是无所谓,我们不能落后队长太长距离。所以,你就得赶紧的上行。</p><p class="ql-block">这座山上山容易下山难,难在部分路径需要准确判断,这下山过程沿着防火带而行,来到一片松树里,防火带戛然而止,没有去路。队长这时动用他丰富的经验,往左边试探着走,走着走着,竟然走出一条准确的道路,这个转折又是90°的。下行的路还是不清晰,队长竟然准确无误引领着来到公路边,没有安全便捷的下山口,那就借助陡峭中突出的一个大石头下去,因为山体的黄土包含着沙子,比较松垮,队长下行身体因此不受控制的滑落,还行,没事。队长捡起段枯木给我当落脚点,自己不能用全部的重量踩踏,只能轻轻的借力,可还是松动的让身体溜下来,也没事。别看它只有几米高,可还是让两个人前赴后继栽倒。这个修建公路而产生的悬崖,虽然不高,但陡峭的事实容不得你半点马虎。两个人下来都不同程度的失控,也可见其险要,由于没有可借助的固定物,只能这样冒失了。</p><p class="ql-block">在路边躺下休息并睡着了,队长继续忙碌,探路,为了节省时间,跑了1.6公里路去开他的爱车过来接我。坐上他的四驱车朝北方向行驶然后右拐到东南方向。把车停在一个工程建筑物前,这里应该是指挥部和作业者起居地方。跟着队长沿着公路摸索,在上下坪水库顶边走,中间的一条堤坝高大地把水库分隔成两个,上下的称谓就这样形成?上面的水库基本上干枯见底,只剩下最低处的一汪水眼。下方的水库的水还是有的,在水库水面上一个人工平台作业的机器声啪啪啪不断,有几个人在平台上活动。</p><p class="ql-block">无路可走,队长讲既然没有上山口,我们到对面那坐山走走?好。折回不久,意外发现上山口就在左边。上来这个陡坡,是一个移动信号差转设备之处。那么,朝马头凹方向走肯定没错,真的为自己的行为捏一把汗,这条路线竟然没有路标,要说有,只有一条,有时候没有路,竟然可以准确摸索出去路。</p><p class="ql-block">上山不是一路的上去,有下降也有陡坡,更有密不透风的竹林,自由散漫的藤蔓和带刺藤蔓随时阻拦着你前进的身体和随身携带物品。这时候自己的身体状态和整个人的感觉处于低潮,不是那种劳累过度的,而是说不出的力不从心。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够支配着自己,这种恼人的藤蔓让自己的行为失衡,急不来又不想被纠缠,只能停下来将其踩在脚下,你想拧断它是难以如愿的,除非是大力士。</p><p class="ql-block">上行的路磕碰不断,有一股无形的力量阻拦着你的积极向上。还行,到了这座主峰的腰际后,稍作呼吸的调整,不局促。上行的路程不再受藤蔓缠绕,我们就这样且行且向上且呼吸频率加大,且这样上来了。站在顶峰,虽然满目皆山,这些山体都没有个性的存在,因此,对观赏而言,是没有多少美景可以赞叹的。它就是马头凹,位居老三,高度1025米。但上来后的放松,是免不了的。队长问要过去那个山头吗?是靠近公路那个吧?是。就不过去了,保留点体力。那就原路返回,这样的话,是最保全的方法。</p><p class="ql-block">就算下行的时候还是走错路,继续及时发现,看来,本次活动好像有什么在暗中支持着,在关键时刻,你总是第一时间发现错误并纠正。否则,你休想这么顺利的穿行于三座完全陌生的山头。</p><p class="ql-block">两个大叔级别的行为表面上似乎不正常,不但备受上下山的体力考验,还要把身上衣物被天然植被弄得脏兮兮的,至于吗?却乐此不疲,甘愿受苦受累,却因此津津乐道。唉。(2021-12-25游历 26、27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