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增强党性意识,严守纪律规矩,中国银行益阳分行退休党支部组织党员、老同志,赴罗荣桓故居纪念馆、衡阳老工业基地、衡阳石鼓书院,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接受红色精神、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走进罗帅故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赓续红色信仰</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9月20日早晨8时,秋意渐浓的时节,中国银行益阳分行退休党支部30名党员、老同志,在支部书记黄雪初的率领下,踏上了前往英雄之城衡阳红色之旅。</p><p class="ql-block">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家来到了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罗荣桓故居,首先展现在老同志们眼前的是一幅幅美丽乡村图景。“南湾村依托红色旅游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民俗村品牌产业,推动乡村建设全面发展,成为风景美、产业旺、生态好的湖南省示范创建精品村。”导游小玲高兴地介绍道。</p> <p class="ql-block"> 老同志们在田间“峥嵘岁月”群雕前,开心打卡留影。</p> <p class="ql-block"> 踏入南湾村这块红色热土,让党员老同志们的心情变得格外肃穆。罗荣桓故居与纪念馆,像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青砖灰瓦的建筑在秋色下显得格外沉稳,低调中流露出历史的厚重感。漫步中,老同志们仿佛能听见往日的脚步声在故居的走廊里回荡。罗荣桓在这里度过了18年岁月,从一个普通乡绅子弟成长为一位叱咤风云的元帅。故居内陈列简单而真实,一张木床,几件旧物,却让大家感受到一种朴实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走进纪念馆,大家在罗帅铜像前,肃然起敬,缅怀这位开国元帅。展馆内,一件件真实物品,一幅幅珍贵的图片,将大家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重温罗帅革命的一生和感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 玻璃展柜内,一件陈旧的马褡子静静地展示着岁月的沧桑与故事。这件看似普通的物品,却是罗荣桓元帅南征北战13年的见证,它不仅是元帅的“传家宝”,更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 参观中,党员、老同志们被陈列柜中罗帅写给家人的书信吸引了。字里行间流露出元帅对亲情的深深牵挂,展现了罗帅一生清廉自律的品格。他经常教育子女要廉洁奉公,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新中国成立后,他依然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罗帅的生平事迹让老同志们深受触动,久久难以忘怀。他不仅是革命的先行者,更是家风的传承者。他的家风,如同纪念馆前的青松,历经风雨愈发挺拔。他的革命精神,如同纪念馆内的灯光,照亮后人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 部分党员、老同志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了纪念广场的石阶。100级与97级的设计,寓意深远,象征着罗帅的一生,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坎坷的历程。广场左右各置有一架高射炮和一辆坦克,倾诉着罗帅的赫赫战功。仰望山顶,左侧是缅帅园,右侧是八一林。罗帅铜像位于最高处,让大家产生一种敬仰之情。“罗帅的革命精神和严谨的家风,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传承,作为一名老党员,更要加强对子女廉洁教育,干老实事,做规矩人,才能无愧于心”。在广场纪念碑前,党员刘立明感慨地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湾村的风光依然迷人,然而这片土地深深烙印着罗帅革命历史㾗迹。离开纪念馆时,阴天的云层中露出一缕阳光,照在罗帅的铜像上,增添了几分神圣和威严。</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探秘“南岳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穿越千年尘埃</b></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罗荣桓纪念馆,大家来不及休息,跟随导游来到了衡山脚下的“南岳里”,古风古韵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这里没有喧嚣的城市商业气息,却处处洋溢着烟火与文化的韵味。麻石板路,亭台楼阁,飞檐翘角,小桥流水,一排排黄灯笼错落有致地高挂在古民古檐和古街两侧,仿佛穿越回了千年之前的南岳庙会。</p> <p class="ql-block"> 身着古装的少女们穿梭在古街、小桥上,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与文化的芬芳。大家驻足欣赏或拍照留景,沉醉不已。</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南岳里,最先吸引大家的是那琳琅满目的地方美食。渣江鱼粉的香气扑鼻而来,油炸粑粑的香脆让人垂涎欲滴。还有那长沙臭豆腐的独特风味,让老同志忍不住驻足品尝。</p> <p class="ql-block"> 沿着街道漫步,耳边传来悠扬的古典音乐,与商铺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让人不由得想起《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景象,恍惚中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南岳庙会。一条彩龙在街巷空中腾飞,映在水中,似蛟龙戏水,寓意着“南岳里”蒸蒸日上。</p><p class="ql-block"> 这次南岳里二小时游,不仅让大家领略了衡阳的秋凉与美景,更让老同志们感受到了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在这里,烟火气与传说交织,构成了一个令人难忘的秋日记忆,让大家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走进时光之城·1944</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体验老衡阳的历史与风情</b></p> <p class="ql-block"> 用完晚餐,天色渐暗。在导游小玲的引导下,老同志们兴致勃勃赶往下一个游览景点——南岳文旅升级新地标“时光之城·1944”。</p><p class="ql-block"> 踏入“时光之城·1944”,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临水池的“1944”地杆雕塑。“1944年的衡阳,曾被誉为小上海,繁华与战火交织,47天的浴血坚守,写就了东方莫斯科保卫战的壮烈史诗,现在这座城的故事在南岳重生”,听完导游小玲介绍,老同志们探秘“老衡阳”的兴趣更浓。大家三五成群,慢慢步入80年前的“小上海”,重温那段老衡阳的繁华和故事……</p><p class="ql-block"> 展现在大家眼前的12栋复刻建筑,13条主题街巷,生动再现了上世纪40年代老衡阳城中山路、中央银行、衡阳市政厅等地标,借助声光电技术,老同志们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从前的“小上海”。游客们或坐黄包车,或乘微型绿皮火车穿梭在青石板街巷中,有的游客在老照相馆、老式电话机、老式轿车、老式留声机前打卡留影,沉浸式体验民国市井烟火。</p><p class="ql-block"> 而新街的熙攘市集与经典的潇湘老电影,更是让大家置身于民国时期的繁华都市之中,感受最真实的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 漫步复旧街巷中,霓虹灯的光芒在老式建筑墙间、游客身上来回折射,营造出迷离的幻境。大家驻足围观,欣赏着一场场精彩的行进式实景表演。熟悉的“夜上海”旋律柔美而富有感染力,仿佛将游客带入从前那个灯火辉煌的夜晚。表演以中山街《十里洋场》为起点,融合歌舞剧场的视听盛宴,渐次铺陈,精彩纷呈,让大家陶醉其中。</p><p class="ql-block"> 情绪高涨的游客们,纷纷将孔明灯放飞空中,与演员散发的彩色传单飘柔在一起,给时光之城增添了绚烂的梦幻色彩。人群的欢呼声与光影交织,将“时光之城”的浪漫推向高潮。</p><p class="ql-block"> 晚风中飘着秋凉的气息,老同志们陆续登上大巴车,返回入住的酒店。一路上,一幕幕精彩的画面,在大家脑海里回放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漫步衡阳保卫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穿越老街旧梦新景</b></p> <p class="ql-block"> 21日早晨7时40分,大家用完早餐,前往衡阳新晋网红打卡地、全国首个铁路文化特色街区——保卫里文化创意街区。</p><p class="ql-block"> “保卫里名称源于抗战时期,粤汉铁路局迁至衡阳珠晖,大量北方铁路职工投身保家卫国,并沿袭北方“里”的命名传统,以保卫里纪念铁路职工的抗战贡献”。导游小玲娓娓道来。</p><p class="ql-block"> 走进街区入口处,微缩版月台和绿皮火车厢,搭配列车方向牌装置,重现了铁路历史场景。</p> <p class="ql-block"> 职工住宿楼,依山而建。外墙已粉刷成粉黄色,没有了当年红色砖墙和模样。老同志们沿着弯曲、40度坡度的柏油小道,悠闲地登上宿舍区的最高处,欣赏着窄巷两边的涂鸦砖墙,感受路边文创店、轻食店、咖啡馆、非遗体验馆的慢时光。</p> <p class="ql-block"> 街区面积不大,老同志们从头走到尾,只需要十多分钟。但这短短的十分钟,却串起了一个世纪的衡阳铁路人故事。大家看到的每一面墙,一座房子,都是衡阳一个时期、一段历史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探访衡阳老工业基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感受文化创新的活力</b></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游览完衡阳保卫里,大家马不停蹄,来到了湘见·建湘工业文化街区。</span></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要之年,在这个历史性节点,退休支部组织党员老同志来到衡阳老工业基地参观学习,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p><p class="ql-block"> 初入园区,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排排红砖厂房,它们静静地伫立街区两旁,像是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这些建筑历经风雨洗礼,却依旧保留着那份独特的风貌。漫步其间,大家仿佛听到机器轰鸣的回响,感受到那个年代建湘工人们的激情与汗水。</p> <p class="ql-block"> 在建湘工业遗迹处机械设备旁,大家眼里这些老设备虽已锈迹斑斑,却依然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些设备曾是衡阳工业发展的见证者,它们见证了这座城市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强盛的历程。如今,虽然它们已不再承担生产重任,但那份历史的担当,却让它们成为了不可多得的工业遗产。</p> <p class="ql-block"> 来到中国·衡阳老工业基地文展馆前,这座文展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追寻建湘历史,感受老工业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怀旧体验区,大家仿佛穿越回到了那个物质匮乏但精神饱满的年代,老式电视机、马灯、手电筒、黄挎包、军帽等,让老同志们瞬间回到了70、80后的童年时光。</p> <p class="ql-block"> 大家依次来到“工业掠影”、“强国之基”、“雁翔云天”三大主展区,以及“柴油机摇篮”特展区,通过翔实的史料、珍贵的实物图片和沉浸式的现场再现,深入了解衡阳工业在抗战时期及战后建设中的辉煌历程。让大家不仅领略工业文化的同时,更加感受了红色文化的震撼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 在展馆深处,老同志们凝视着那些泛黄的生产报表、机床、武器配件。这些无声的展品,在诉说着衡阳工业人那份“以厂为家,以产报国”的坚定信念。当年衡阳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坚持生产,为抗战前线运输了无数武器装备和物质,用他们的工业力量,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p> <p class="ql-block"> 站在360度3D巨幕LED屏前,老同志们亲身体验衡阳从抗战时期的工业重镇到新时代工业新城的沧桑变迁。震撼的画面,让大家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党员王卫红感慨道:“这次旅程,我们不仅目睹了老工业的辉煌历史,更了解了衡阳工业人在抗战岁月里的英勇牺牲和无私奉献,这种红色教育,远比书本上的文字更为生动,更富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漫步苏州湾老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体验传统非遗文化</b></p> <p class="ql-block"> 走进苏州湾老街,两边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青砖黛瓦、雕花木窗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还原了清末时期的古街风貌。街区财神殿、苏州湾大清邮局、曹运衙门、白小串、船老大30多家特色餐饮、文创店静静地伫立在两边。</p><p class="ql-block"> 这次游玩苏州湾老街不在营业时间段,整条街道见不到其他游客,显得潇条冷清,大家感受不到老街的热闹和烟火气,也因为没能品尝到“湘”当有味的衡阳美食,感到遗憾。</p> <p class="ql-block"> 游览玩苏州湾老街,老同志们结伴赶往东洲桥。站在湘江岸边风光带上,一座横卧湘江碧波之上的青瓦木桥展现在眼前,显得古老而气派。这座桥不仅是连接湘江两岸的通道,更是一处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艺术杰作。桥下湘江水静静地流淌,映照着这座桥的岁月㾗迹。</p> <p class="ql-block"> 倚在桥栏边,眺望远方,湘江两岸边的东洲岛美景、高楼林立的新城尽收眼底。它们像沉默的守望着,见证着雁城的变迁和发展。有的老同志驻足立柱前,欣赏着名家的书法作品。有的围坐在长条凳上,交流游览感受。谈笑间,流露出旅途的开心和惬意。</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文化之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历史长河中的守望者</b></p> <p class="ql-block"> 大家从东洲桥桥头,沿着石阶缓缓下行,来到了东洲岛上。听导游小玲介绍,这座形似弯弓、中分湘江的岛屿,自古便是衡阳八景之冠,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灵性。此刻,老同志们探古寻幽的心情更加迫切了。大家漫步在环岛步道上,先后游览了船山书院、罗汉寺、夫之楼等历史文化遗迹和“东州桃浪”的自然景观,都沉醉在东洲岛的静美和千年岛屿的故事中,感受到了东洲岛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人文背景。</p><p class="ql-block"> 站在东洲岛远眺,湘江依旧奔流不息。轻柔的江风吹在大家脸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顿觉一种秋日的舒服感。</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打卡衡阳石鼓书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感受千年书院韵味</b></p> <p class="ql-block"> 游完东洲岛,大家坐上大巴车,穿过繁华的街市,来到了城北的湘江畔。远远望去,书院依山傍水,白墙黛瓦,古朴典雅,仿佛一幅水墨画卷徐徐展开。</p> <p class="ql-block"> 踏入书院,老同志们驻足禹碑亭碑文前,争相猜认,都不得其解。据记载,此碑文为“蝌蚪文”,被称为“有字认不得”,传说大文豪、甲骨文专家郭沫若也只认出三个字。中国文字的深奥为禹碑亭增添了神秘色彩,也隐喻了古代文化深䆳不可测。</p> <p class="ql-block"> 来到石鼓前,大家抚摸着石鼓斑驳的表面,仿佛能感受到千年书院的沧桑变迁。老同志们拾级而上,都被眼前错落有致的古建筑所吸引。武侯祠、大观楼、合江亭等古迹星罗棋布。武侯祠中,诸葛亮在此屯兵的历史故事仿佛发生在眼前。登大观楼,远眺湘江与蒸水交汇处,江水如练,波光粼粼,令大家心旷神怡。合江亭上可俯瞰三江汇流,大家能感受到“石鼓江山锦绣华”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 大家漫步书院,仿佛在与古人对话。苏轼、周敦颐、朱熹等历史名人足迹遍布此地,他们的思想与精神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书院内的碑刻与文物,承载着湖湘文化的厚重历史,诉说着千年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石鼓书院不仅是一座文化的殿堂,更是一处心灵的栖息地。在这里,老同志们感受到了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体会到古人追求学问的执着与坚守。党员何良才,在游览中,对每一处建筑、每一块碑刻、每一个景点,总是细心观看,用心记录。把整个石鼓书院都装进了自己的脑海里,定格在自己的手机中。为自己后期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古代贤人勤奋治学、知行合一优秀的品质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 离开书院时,天空中的自然光线照在石鼓山上,为古老的建筑镀上了一层秋色。回望石鼓书院,大家心中充满了崇敬与不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家带着对英雄之城的敬意和眷恋,踏上了返程的征途。在车上,党员、退役军人莫训球,老同志李朝霞,导游小玲,引吭高歌,嘹亮、悠扬的歌声和掌声在车厢内、田野上空回荡。</p> <p class="ql-block"> 支部书记黄雪初在活动总结中指出,这次红色之旅能够圆满完成,得益于大家的支持和配合。通过这次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和退休老同志接受了一次红色革命和传统文化教育,得到了一次思想和心灵的洗礼。他要求全体党员老同志要传承先辈的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牢记党员身份,在坚守初心中牢记使命。要以身作则,加强子女廉洁自律教育,做到不采红线,坚守规矩。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政治优势、人脉优势和经验优势,发挥余热,为益阳分行高质量发展贡献银发力量。他表示,退休支部将不断加强支部建设,创新工作方式,扎实做好党员老同志的管理服务工作,让老同志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编辑/刘 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审/谭兰香、莫训球、刘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审/刘红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审/黄雪初</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