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海<平衡之道——“中国历代瓷权收藏展”</p><p class="ql-block">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 展厅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参加讲座,9月23日下午赶到宝山的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这个宝山区小众的博物馆,在顾村公园1号门,是独立的展馆,如果步行还要走进去十几分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摄/张越</p><p class="ql-block">本文图片摄于2025年9月</p> <p class="ql-block">瓷易碎,权为衡。当一个象征公平公允的物件,本身却是脆弱的。</p><p class="ql-block">先来看一张图。</p><p class="ql-block">这是权,因其材质是瓷,所以称之为“瓷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展出的上自战国下至民国早期的各式瓷权共150枚,均由古陶瓷收藏家、鉴定家高阿申先生个人收藏并捐赠给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收藏展示。这些瓷权不仅是研究和考证传统经商文化和风俗民情的珍贵实物,同时具有较高的文化和史料价值。</p> <p class="ql-block">历代古权,从材质上分有石、铜、铁、瓷四大类。除瓷权外,权身一般都带有铭文,内容常见制作权的时间、重量、使用者和监管单位等。</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瓷权广为流行,其上通常写有“公平交易”、“天平正和”、“公平合市”等诚信经商的名言警句,部分瓷权上铭有“天官赐福”、“莲生贵子”等吉语或汇有各式吉祥纹。这些装饰透露出瓷权镇宅之功用和其它多重功能。</p> <p class="ql-block">这些瓷权,一般都是上小底大,整体呈钟形,顶部有一弓形钮,造型别致,设计巧妙,通体以青花绘描,在瓷权通体书写有“公平交易”四个字。虽然字体不是那么工整,一看便知是民间的器物。</p> <p class="ql-block">民间自古便有“天地之间有杆秤”“人心如秤,秤称人心”的说法。在展厅还有一件巨大的杆秤。</p><p class="ql-block">“十六星秤”</p><p class="ql-block">古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上福、禄、寿三星组成的十六两秤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见老祖宗创造的十六两,以及秤杆上的十六颗星,其作用不仅仅是衡量物体的重量,更是用来衡量人心的。</p> <p class="ql-block">“权”并非一般意义上交易称重的秤砣,而是由官府监制,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器,是专门用来校正、核准衡器的,所以也被古人赋予“权力”“权衡”“权变”等更为丰富的内涵,其作用也从测量轻重引申为权衡利害得失,维护公正廉明。</p><p class="ql-block">权定乾坤</p><p class="ql-block">铁权这一用途充分展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其蕴含的“秉公用权”之意也镌刻在国人心中。</p> <p class="ql-block">每个博物馆都值得单独开篇,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馆内收藏了来自全球五大洲的民间艺术珍品,包括雕塑、绘画、服饰、手工艺品等,堪称“民间艺术的殿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时间关系闭馆了匆匆打卡,下午回程秋风拂面,在博物馆参观又能长见识,参观舒适感很高。让我们享受艺术熏陶的“美的历程”;让观展的过程成为展示自身的优雅情趣、体现自身的文明素养的“宽阔舞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