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恩施地心谷景区地处神秘北纬30°,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高坪镇境内, 是一处集高山峡谷山水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运动康养、自驾露营、研学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景区。地心谷景区以“古、幽、险、奇”为特色,按照传统文化“三谷一古道”为布局,分别以险著称的舒心谷、以幽著称的洗心谷、以奇著称的问心谷,以及巴盐古道4大游览区组成。</p> <p class="ql-block">踏入恩施地心谷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天地的缝隙。巨大的岩石拱成天然门廊,头顶红灯笼随风轻晃,像是山神在低语欢迎。地面湿漉漉的,映着岩壁与树影,每一步都像踩在云上。几位身着土家服饰的表演者轻歌曼舞,鼓声悠悠,把人拉进一场远古的梦境。</p> <p class="ql-block">地心奇观游览区以“奇”著称。从天地桥至石门古桥以亲水栈道进入,全长约1800米。途经逆水神龟、文武财神、石破天惊、同心桥、地之心、回归潭、石来运转、石臼群、书山桥、无涯阁、石书万卷、相思林、地心暗河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走进地心谷,仿佛踏入了一个奇幻的喀斯特世界,怪石嶙峋,峰回路转,每一处都是大自然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登上观景台,雨丝悄然落下,玻璃桥如一条透明丝带,悬在两山之间,云雾在桥下流动,仿佛踩着的就是天空。山风拂面,带着草木清气,那一刻,真想把呼吸放慢,把时间拉长,把这片刻的壮丽藏进心底最柔软的角落。</p> <p class="ql-block">景区入口处是一座9D的高空玻璃悬索桥,横跨大峡谷,凌空架于两山之间。玻璃桥长268米,宽3.2米,桥面距谷底约200米,是鄂西南最长、最高的玻璃悬索桥。但见,蓝紫粉交织的栏杆像打翻的调色盘,热烈得让人挪不开眼。桥下绿意翻涌,山峦层层叠叠,远处薄雾缭绕,宛如水墨未干。踏上桥面,脚下是万丈虚空,心也跟着悬了起来,可脚步却忍不住往前——美得让人忘了害怕。</p> <p class="ql-block">穿雨衣的人影在玻璃桥上缓缓移动,像跳动的音符。远处,一列黄色旅游专用小火车沿着山腰缓缓驶过,呜呜的汽笛声在山谷回荡。现代的痕迹并未破坏这里的静谧,反而让冒险多了几分童话色彩。站在桥头,忽然觉得,这不只是看风景,更像是走进了一本立体的奇幻书。</p> <p class="ql-block">脚下是透明玻璃,耳边是山风呼啸,远处是云海翻腾,每走一步都像在云端漫步,胆小和恐高的人在这里绝对是个挑战!正应了“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意境,惊险中透着奇绝。</p> <p class="ql-block">玻璃桥尾是心形结构,粉蓝相间的桥身倒映在绿林之间,像谁悄悄藏了一颗心在山里。雨还在下,红伞在桥上缓缓移动,与云雾、山林融为一体,美得不真实。这哪里是山谷?分明是神仙悄悄布置的浪漫剧场。</p> <p class="ql-block">地心谷的雾气如白纱轻覆,两亿年雕琢的嶂谷诉说着远古秘密,这里不仅是自然造物的奇迹,更是215万年前人类文明印记的宝库,每一步都像在触摸地球的心跳。所以,地心谷被誉为“中国最美仙境”。</p> <p class="ql-block">翠绿的山谷里有许多小别墅,在这里住上一宿,该多么浪漫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走到一座古朴牌坊前,门上的对联“地心谷里走一走,人间仙境哪里有”几个字赫然入目,横批“入谷成仙”更是让人浮想联翩。雨水顺着石缝滑落,青苔在墙角静静生长。此刻忽然明白:所谓仙境,未必是虚无缥缈,而是当你放下尘嚣,真正看见一片叶、一滴水、一块石、一副对联时,心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沿着栈道缓缓前行,体味崇山峻岭和奇险峡谷的雄伟壮丽。</p> <p class="ql-block">转角处,一块牌子让人能笑出声:“本区域禁止不开心,监控是那只啄木鸟。”抬头一看,真有只鸟在树上敲敲打打,像在执勤。这山谷不仅美,还藏了一肚子幽默。我对着岩石挥了挥手,仿佛回应那只“监控员”:放心,我开心着呢。</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树木,枝干盘曲,藤蔓交织,形成一片片“藤蟒古林”,偶尔传来的细微兽鸣,勾勒出“獐猴”在此嬉戏的生动画面。</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崖边的观景台,蓝色装饰物在风中轻晃。四周是陡峭的岩壁与无边绿意,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没有喧嚣,没有信号,只有风穿过林梢的声音。这样的宁静,不是空无,而是丰盈——是山在说话,是树在呼吸。</p> <p class="ql-block">当你在悬崖栈道上放眼四周,在古道上触摸千年车辙,在星空下听着虫鸣入眠,会突然明白:旅行不是逃离生活,而是找回生活的本真。</p> <p class="ql-block">给自己放个假,来恩施地心谷做一场2.5亿年的梦吧。毕竟,有些地方,去过一次,便是一生。</p> <p class="ql-block">从高处俯瞰,一条栈道如龙脊般贴着悬崖蜿蜒而行,绿树掩映中,一辆黄色小车正缓缓前行。那画面,像极了自然与人类智慧的共舞。我们不曾征服山,却学会了与它并肩行走。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最勇敢的旅行,不是攀上巅峰,而是敢于走在悬空的透明之上,直面深渊,也直面自己。</p> <p class="ql-block">沿着悬崖步道缓行,护栏外是千仞绝壁,林海翻腾。远处有人影在小路上移动,像画中人。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却又无比踏实——因为知道,这险峻背后,藏着最原始的美。山不言,却教人学会敬畏。</p> <p class="ql-block">沿这栈道曲折前行,就和循着岁月的脉络缓缓回溯般,时而需侧身屏息穿过窄处,时而要敛神聚力直面陡崖,每一步都在叩问胆量与意志,让人在紧张刺激中,能真切地摸到大自然的威严与磅礴力量。</p> <p class="ql-block">这块酷似人脸的巨岩静静矗立,鼻子、眼睛、下巴清晰可见,纹理如岁月刻下的年轮。天色阴沉,云压得很低,岩石却愈发显得苍劲。它不说话,却让人想起千万年的风雨雷电,想起地球深处的心跳。原来,真正的地心,不在地下,而在这样一块石头里——沉默、坚硬、永恒。</p> <p class="ql-block">哈哈,仔细看红绳上写着:”来到地心谷,男人靠得住“。想起一句彦语:男人靠得住,母猪能上树。给女人们提个醒,想让自己的男人靠得住,那就来地心谷吧!</p> <p class="ql-block">走过栈道,来到地下暗河奇观,犹如“穿越”进地球的心脏!这片形成于三叠纪的喀斯特峡谷,是地球板块运动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地心暗河,也被称作“伏流”,是在岩溶作用影响下,石灰岩地区广泛发育的溶洞和地下通道所形成的奇特景观。其水色多变,堪称千古奇观。</p> <p class="ql-block">待循着哗哗水声渐入谷底,随着一片“哇”的惊叹,“地心”便撞入眼帘,一汪碧潭形似心脏,静静镶嵌在峡谷深处,潭水的颜色随光线流转,时而碧绿如玉,时而湛蓝似宝石,美得令人屏息。</p> <p class="ql-block">两亿多年前,暗河在此恣意雕琢,地壳运动又赋予其惊人的形态,造就了“世界第一古人、中国第一嶂谷、巴楚第一古道”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低头俯瞰,地心河在幽深峡谷中蜿蜒,碧水与褐岩碰撞出翡翠般的色泽,仿佛大地的神来之笔。</p> <p class="ql-block">峡谷深处,碧绿的水流在石缝间奔腾,浪花飞溅,像无数碎玉撒落。岩石上青苔斑驳,湿漉漉地泛着光。水声轰鸣,却又不显嘈杂,反衬出山谷的幽深。用手指触摸岩壁粗粝的纹理,仿佛摸到了大地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峡谷,正是道法自然,万物生长的绝佳写照。</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石门河畔,倾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河水清澈如玉,可见细小的生命在其中悠游。</p> <p class="ql-block">举起照相机机试图捕捉它的美,却深感任何镜头都难以描摹其深入骨髓的美。</p> <p class="ql-block">河水在峡谷中穿行,碧绿如翡翠,冲击着布满青苔的岩石。每一处转弯,每一道浪花,都是自然的笔触。没有人工雕琢,却比任何园林更动人。忽然明白,最美的风景,从不需要设计,它只是存在,就足以让人心醉。</p> <p class="ql-block">在这险峻的峡谷深处,竟隐藏着如此厚重的文明印记,无疑是一次极致的“穿越”体验。</p> <p class="ql-block">峡谷中的“地心”,据说是谷脉的汇聚之处,其形恰似一颗律动的心脏,而流淌的石门河,便是它奔腾的生命之血,赋予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绝壁如刀削斧劈,怪石形态各异,碧水清冽如翡翠玉。</p> <p class="ql-block">一条碧绿的河在峡谷中静静流淌,水清得能看见河底的石纹。岩壁高耸,光滑而有层次,像被时间之手细细打磨。我沿着河边走,脚步轻了,心也轻了。原来,真正的治愈,不是逃离,而是走进这样的山谷,让山水洗去心头的尘。</p> <p class="ql-block">在一处观景台,粉色花朵簇拥着一块路牌:“318此生必驾,1520KM”。抬头,“天之涯海之角地之心”几个字赫然在目。我笑了——走遍天涯海角,原来最动人的,是这片藏在群山腹地的“地心”。它不张扬,却用一桥、一水、一石,说尽了山河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岩壁陡立,青苔如绒,一条河在崖底蜿蜒,蓝绿的水光映着天色。栈道悬于半空,游人如蚁,却无一人喧哗。大家都懂:在这里,声音太轻,怕惊了山;心太满,怕装不下更多美。</p> <p class="ql-block">在湍急的激流中,一只酷似神龟的巨石孤独而坚定地逆水前行,亿万年如一日,砥砺前行,为实现心中的目标而不懈努力。这一幕幕,怎能不深深触动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激发出最正面的能量与震撼。</p> <p class="ql-block">地心谷如同饱经风霜的老者,静默地讲述着地球的故事,也传递着人类文明的脉络。</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段峡谷,水流撞击岩石,白浪翻腾,苔藓在石缝间顽强生长。站在高处,看这自然的雕刻——粗犷中藏着细腻,狂野里透着生机。恩施地心谷,不只是一处风景,它是一场醒着的梦,一次与大地的私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巴盐古道游览区以“古”著称。巴盐古道形成于新石器时期末,早于夏朝,是长江三峡南岸入蜀故道,距今4000年以上,其渊源可追溯到史前文明,是远古人类从恩施地心谷走向世界的条路径。</p> <p class="ql-block">巴盐古道地处鄂西南巴文化、巴渝文化、巴蜀文化的交汇处,是古时官道、商道、兵道、盐道的综合体,更是美不胜收三峡古盐道中所幸存的极品,被人们称之为“历史的高速公路”,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中国第五大古道。</p> <p class="ql-block">这条5000年的“巴盐古道”,曾承载了多少人的足迹与故事?!</p> <p class="ql-block">行走其中,仿佛能看见古代商队,背负着沉重的盐,在这蜿蜒曲折的峡谷中艰难跋涉。</p> <p class="ql-block">这鬼斧神工的峡谷,不仅是自然造物的奇迹,更是历史文化的宝库。</p> <p class="ql-block">恩施地心谷不以宽广取胜,却以惊世骇俗震撼人心;它不喧嚣张扬,却以深沉内敛打动灵魂。</p> <p class="ql-block">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智慧在这里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美丽风景线和文化体验,难怪人们游完地心谷会感慨地说:地心归来不看谷!。因为,北纬30°的神秘力量孕育了“地心归来不看谷”的旷世奇观。</p> <p class="ql-block">走出山谷时,雨停了,云开一线,阳光洒在悠长的天梯桥上。我回头望了一眼,天梯桥是那么的险峻,那入口的红灯笼依旧在风中轻晃。原来,真有人间值得,藏在地心深处。归来不看谷——不是因为看过了,而是,再也容不下别的美景了。</p> <p class="ql-block">《庄子·逍遥游》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地心谷便是如此,它以无声的壮丽,诉说着天地间的大美。在这里,你所见的,不仅是峡谷,更是地球的心跳,历史的回响,以及生命的坚韧。</p> <p class="ql-block">杨向东:原国家税务总局四子王旗税务局工作,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艺术摄影学会理事,四子王旗摄影爱好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