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江青37年入党,39年与毛主席结婚,遭党内大批人士反对,他们是贺子珍毛主席夫妇的红军战友有着最深厚的友谊!毛主席情迷心窍放话不当主席,江青是小三上位过去有污点叛徒被禁止参与政治,主要是照料毛主席的生活起居和健康,毛主席起的姓名江青,毛主席与她有近40年的婚姻,时间最长,关系也最为复杂。在战争年代,他们的关系是较为平静、和谐,但也小有波澜。建国后,毛主席对江青有一种特殊的关注和期待。自江青登上政治舞台后,毛主席对江青忽而器重,忽而冷淡,忽而关注,忽而批评。到最后,他们基本上是有名分而无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江青原名李云鹤,艺名蓝苹,1914年生,山东诸城人。1928年,江青入济南一戏班学戏。1929年春进山东实验艺术专科学校学习。1930年底在济南同一黄姓商人之子结婚,几个月后离婚。离婚后,江青又去青岛大学图书馆谋了一份工作。在青岛大学,她认识了进步青年俞启威(建国后任天津市市长、市委书记、机械工业部部长等职)。1931年,她同俞启威结婚,受他的影响,参加了左翼文化团体“海滨剧社”。1933年,俞启威被捕,两人婚姻关系随之结束。同年,江青到上海,继续参加左翼文化运动。1934年10月,江青被捕。出狱后,她跻身话剧和电影界,期间认识了评论家兼编剧唐纳,于1936年和他结婚。最终,二人分道扬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江青能吸引毛主席的目光,一方面是由于她的主动追求,另一方面也因为在当时的延安,她的确比较出众。头发乌黑,眼睛大而有神,京戏唱得很好,在当时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环境中很受欢迎。她喜欢打扮,也会打扮。她还会织毛衣、剪裁衣服,并做得漂亮而合体。因此,她的着装很讲究,总是显出娇好的身段。江青的字写得也很好,特别是楷书更为出色。也许,江青的出现,让毛主席感到清新的同时,也让他因贺子珍出走而受伤的心得到了慰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毛主席对江青是讲原则的。1948年党内“三查三整”时,审查江青入党时间。她说自己是1932年,但找到的证明是1935年。江青找到毛主席让他替她说几句话,毛主席不答应。两人于是发生了争吵。事后,毛主席心事重重,皱着眉头抽烟。良久叹了一口气,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初结婚没搞好,草率了。唉,草率了。”毛泽东还说:“唉,我现在的情况,我的身份,离婚也不好。江青没大过,没大错,现在要胜利了,跟她离婚,日后也要有人说。没办法,背了个政治包袱,她有野心想登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毛主席与常人一样,需要一个温馨的家庭,需要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和战友,他愈发想念峥嵘岁月中的杨开慧和贺子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江青于1914年3月出生在山东省诸城县关东街,乳名李进孩,本名李淑蒙,父亲李德文以经营木匠铺为生,母亲李栾氏是其妾室。作为庶出子女,她的早年家庭生活并不顺遂,六岁时随母亲迁居至当地富豪张发祥(康生父亲)家中当佣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21年秋,她考入诸城县女子学堂,校长见其身材高挑,为其改名为李云鹤。1926年春,五年级的李云鹤因与老师发生冲突被学校开除,不久后父亲病故,母亲便带她前往天津投奔姐姐姐夫。在天津期间,她首次接触到电影与戏剧,由此对京戏产生了浓厚兴趣,1928年,她离开天津,辗转前往济南投奔叔叔,并在此后开启了与文艺相关的人生轨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29年春,江青进入济南的山东实验剧院,系统学习话剧与古典音乐等课程,期间结识了剧院院长赵太侔。后来她曾赴北平演出受挫,返回济南后通过赵太侔的关系,进入青岛大学图书馆担任管理员,同时在中文系旁听,为后续的文艺活动积累了基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34年,江青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获释后以蓝苹为艺名涉足影剧界,开启艺人生涯,1935年春天,她第三次来到上海,受剧联邀请主演话剧《娜拉》,在导演章泯的指导及赵丹、金山等前辈的帮助下,加之唐纳的舆论支持,此次演出让她一举成名。此后,她在唐纳的协助下,接连主演《大雷雨》《钦差大臣》等话剧,并在电影《狼山喋血记》中饰演角色,蓝苹的剧照开始频繁出现在报刊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35年,她参演了人生第一部电影《都市风光》,在片中饰演一名无名女客,虽角色分量不重,却成为她涉足银幕的起点。不过,“蓝苹”这一艺名在她的人生中仅使用了28个月,1937年“七七事变”后,她从灯红酒绿的上海前往艰苦的延安。延安党校学员,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戏剧系教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