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6下午石经城</p><p class="ql-block">松格玛尼石经城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阿日扎镇扎溪卡草原,始建于公元10世纪格萨尔王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该建筑采用无框架支撑的玛尼石堆砌技术,整体呈长方形结构,现存城墙高约10米,内部由多层环形玛尼墙构成迷宫式通道。</p><p class="ql-block">石经城现存玛尼石刻包含六字真言、佛教经文及神像图案,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仍有朝圣者围绕城墙磕长头,延续其对格萨尔王的历史追忆与宗教实践。</p> <p class="ql-block">四川到青海遇见蓝色黄珂</p> <p class="ql-block">黄河源头位于中国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周边以高原湖泊群和野生动物资源为核心景观。</p><p class="ql-block">精准定位: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具体位于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境内,海拔4700米以上,属于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域。</p><p class="ql-block">地理特征:涵盖扎陵湖、鄂陵湖(姊妹湖)及星星海等高原湖泊群,具有重要水源涵养功能,被称作'千湖之县'。</p> <p class="ql-block">拉加寺,初名“扎西功德林”(吉祥广安寺),后改为“甘丹扎西迥寺”(具善吉祥源地),又称为“拉加扎西江乃林”,简称“拉加寺”,亦称“嘉祥寺”,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东北部黄河北岸的拉加乡阿尼群贡(意为:大鹏展翅)山下,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p><p class="ql-block">该寺系西藏色拉寺属寺。</p><p class="ql-block">拉加寺坐东向西,供奉的佛像主要有释迦牟尼、宗喀巴、莲花生、千眼千手观音、长寿佛、六臂反护法等。</p><p class="ql-block">拉加寺以大经堂(托桑林)为中心,设上、下密宗院,医明学院、时轮学院和香萨院以及释迦殿、班禅行宫、香萨活佛府邸、上下灵塔殿等建筑,形成了布局严谨,错落有致,融汉藏建筑艺术为一体的颇具规模的建筑群落。</p><p class="ql-block">该寺的属寺有本州久治县的隆格寺、甘德县的夏日乎寺及海西州天峻具的阿汗达勒寺。</p><p class="ql-block">拉加寺建筑宏伟,保存良好,影响面较广;该寺名僧较出,论著颇丰,部分论著在藏学界颇受重视,成为研究藏学的第一手资料;寺内珍藏的宗教、民俗文物丰富,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2013年3月5日,拉加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贵德黄河清湿地公园依托黄河森林公园和湿地而建,东起尕让乡阿什贡村,西至拉西瓦水电站,全长28000米,南至西久公路,北达原宁果公路,平均宽2100米,总面积8.32万亩,其中黄河夹滩及两岸滩涂湿地面积约3.98万亩(含黄河夹滩面积0.57万亩),湖泊湿地面积0.24万亩,沼泽湿地面积1万亩,黄河两岸森林和灌丛面积3.1万亩。</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7日,青海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入选“青海最美自然保护地”名单。</p> <p class="ql-block">9.7住贵德</p><p class="ql-block">贵德古城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阴镇,北距黄河1华里,是青海省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城之一。其始建时间存在争议,一说为明洪武七年至十三年(1374-1380年)由河州卫军民夯筑而成,另一说可追溯至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置的浇河郡。</p><p class="ql-block">古城平面呈正方形,城墙周长2266米,采用分层黄土夯筑工艺,现存三面城墙及南北瓮城,南瓮城门砖刻“天启门”“河阴重镇”匾额。</p><p class="ql-block">万历年间增修防御体系,设城壕、郭墙及32个墩台。民国18年(1929年)修复北门并题“太平门”匾额。城内现存玉皇阁、文庙、城隍庙等明清建筑群,占地61亩,体现儒释道三教融合特征,玉皇阁为明代原构,高25.5米。2016年实施城墙抢救性加固,明长城贵德段设立保护标志(2013年),并纳入黄河文化旅游季、梨花赏花线路等文旅项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