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鄂之旅(一)

草芥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6~29号,苏之旅江都店店长殷红梅女士组织53人皖鄂之旅。</p><p class="ql-block">启程前,殷红梅一边检查座位安排,一边反复叮嘱:“大家系好安全带,”她的话语像一缕暖风,吹散了清晨的微凉。皖鄂之旅,从这一刻正式启航——五十多人的队伍,满载着期待与欢笑,驶向那片承载着千年清风的包公祠。</p> <p class="ql-block">车子缓缓驶出城市,窗外的风景渐渐由高楼转为绿野。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在座椅上投下斑驳光影,整个空间安静又温馨。这一路,不只是地理的迁徙,更像是时光的慢行,把我们一点点带往历史深处。</p> <p class="ql-block">合肥包公祠,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包河公园内香花墩上,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清光绪八年(1882年)由李鸿章捐资重建。建筑为白墙青瓦封闭式三合院,主殿端坐包拯塑像,壁嵌黑石刻像,东侧有“廉泉”古井。</p> <p class="ql-block">两位老人笑容温和,他们没有多说话,只是并肩而立,像在完成一次庄重的仪式。身后是飞檐翘角的古建筑,檐角如鸟展翅,仿佛要飞越千年尘世。树影婆娑,微风拂面,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他们不是在打卡,而是在与一段清正之气对话。</p> <p class="ql-block">一对老年夫妇站在门楼前,神情安然。他们看着镜头,也看着这座祠堂——它不张扬,却自有威严。黑白分明的砖墙,像极了包公那“铁面无私”的脸庞。</p> <p class="ql-block">这位女士手中轻轻托着一片绿叶,笑意盈盈,身旁的先生目光温和地望向祠堂深处。那一刻,我忽然觉得,他们手中的不只是叶子,而是对这片土地生命力的感知。</p> <p class="ql-block">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北宋庐州府(今合肥市)人,政治家,曾先后在天长、端州、扬州、庐州、池州、开封等县府,及刑部、兵部、财政、监察等部门任职,最后做到枢密副使,死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孝肃。包公以廉洁著称,执法严峻,不畏权贵。遗著有《包孝肃奏议》10卷。</p> <p class="ql-block">包公祠内有廉泉井,李国蘅曾为撰文《香花墩井亭记》,文中记述了昔日一太守游览包公祠,喝此井水,头疼不止,后得知这位太守是个赃官,才有此报应,李国蘅曰“不廉者,饮此头痛欤”,故名廉泉井。此井在包公祠内,虽非包公所挖,但后人为纪念包公,亦称为“包公井”。</p> <p class="ql-block">祠堂正殿端坐着包公塑像,高约八尺。包公浓眉长须,双眉微蹙,神情端庄严肃。包公塑像两边分别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祠堂上方高悬的“色正芒寒”横匾,彰显了包公执法如山、铁面无私的品格。</p> <p class="ql-block">香火缭绕中,几位游客驻足凝望,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引。那不是恐惧,而是一种敬畏——对公正的敬畏,对良知的敬重。包公虽已远去,但他所代表的“直道而行”的信念,仍在这殿堂间回响。</p> <p class="ql-block">黑底金字的匾额悬于头顶,“明镜高悬”、“执法如山”……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锤子,敲打人心。游客们缓步而行,有人拍照,有人默念,脚步轻得怕惊扰了千年的魂灵。这里不是博物馆,而是一面镜子,照见每个人内心的尺度。</p> <p class="ql-block">她们聊着刚才看到的碑文,阳光穿过树叶洒在她们肩上,像披了一层金纱。这一刻,历史与生活悄然交融——清廉不只是碑上的字,也是我们口中的一句感叹、心中的一份坚持。</p> <p class="ql-block">树影掩映下,整座建筑像从画中走出,古朴却不疏离。它不拒人千里,反而用它的静默,邀请每一个路过的人进来看看。</p> <p class="ql-block">他蹲在竹林边,专注地调整相机角度。他拍的不是风景,而是竹影投在“廉泉亭”匾额上的那一瞬——光与影的交错,仿佛正义与时间的对话。他没说话,但那一帧画面,已胜过千言万语。</p> <p class="ql-block">一位穿粉色上衣的女子轻快地走在石板路上,脚步清脆,绿树成荫,古建错落,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浸润着“清风”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一位穿红T恤的老人独自走在古建前,肩挎黑包,面带微笑。他步伐稳健,眼神明亮,像在巡视一段熟悉的旧梦。他停下脚步,抬头望着“色正芒寒”的匾额,久久未语。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有些人来包公祠,不是为了参观,而是为了确认——确认自己这一生,走得是否坦荡。</p> <p class="ql-block">石雕大象的座椅上,他们正回味着“龙头铡”“虎头铡”的传奇。有人打趣:“要是现在也有包公,咱这社会得多干净?”一句话,引来人们对清明政治的朴素向往。</p> <p class="ql-block">他们在分享着食物,杯里的热茶。背景是古树与飞檐,宁静而和谐。这一刻,历史不再是冰冷的碑文,而是眼前这份温暖的人间烟火——清廉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宁静。</p> <p class="ql-block">清心。</p> <p class="ql-block">住宿金铁城酒店。</p> <p class="ql-block">晚歺一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