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 漫 沪 上 行

zmzg放心山水

45204241 <p class="ql-block">  黄浦江醒了。</p><p class="ql-block"> 杨家渡码头2元渡费,人与摩托齐上渡轮,真的很生活、质朴、踏实。二层甲板上人很少,清静,任你四面八方。江风飘来,人变得都很飘逸、潇洒。两岸已熟的高楼大厦,浴在晨光里,美丽如画!</p> <p class="ql-block">  出了地铁站,阳光洒了一地,很晃眼。过斑马线的时候,小心翼翼地,生怕碰到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那似曾相识的塔,老远就看见了。‌读中学时,学过《为了忘却的记念》,文中有柔石、 殷夫 ……在龙华遇害的述说。鲁迅先生悲愤的神情,至今还记得,那应该是我对龙华寺,最遥远的记忆。走进龙华寺,便转入绕塔的人流,顺时针的,人生顺利。中轴线上依次为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室和藏经楼。据说龙华寺是孙权为母所建,已有1700多年了。在北京的天宁寺就发现了,如今,拜佛上香的年青人居多,我只能说年青人有前途,需要心中的希望,支撑自己的精神。香雾缭绕,飘着香客的祈盼,和早已约定的人生。大殿的角直刺蓝天,简约明了,无勾心斗角之势,绿植簇拥,很有中式建筑的美。</p><p class="ql-block"> 塔影苑很诗意,婉约朦胧。苑里曲径通幽,寻一塔影多么惬意,然而栏杆挡住了塔影的梦。</p> <p class="ql-block">  我的思想里,租借地就是半殖民地。法租界在卢湾区和徐汇区,美丽与浪漫淡了书上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初夏的阳光,漏下法桐宽大的叶子,就把浪漫洒了一地。红顶的小屋,映在绿树中,楚楚可怜、动人。上海有“东方巴黎”之称,均源于这里。法租界盛于上世纪20年代,其后,历史烟云随风飘荡……香山路7号是孙中山故居,思南路73号周公馆,思南路87号梅兰芳寓所……均在法租界内。走进故居或寓所,犹如在花园里徜徉,树叶筛下的微软的阳光,轻摸你的肩头,拂去带来的过往风云。绿地折射的光,直入心底,弄得痒痒的。游人穿行在绿树红叶中,享受着一地的温暖。思南路法桐遮天蔽日,它把巴黎的浪漫、柔情,洒了一路。</p><p class="ql-block"> “一大”旧址,离此不远。再次看到熟悉的陈设,心情依旧。法租界虽美,但勿要披上历史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南京路、外滩,是我关于上海最原始最标配的印象,那张画报影响了我最富幻想的少年。</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60年代的年画,上海外滩的海关大楼,漫妙地生根、发芽。从此,美丽、浪漫的上海,极富了我的幻想。读书的时候,知道了“冒险家的乐园”,上海披上了层灰色。上世纪80年代初,电视剧《上海滩》撕裂了大上海,把美丽的黄浦江和外滩,变成了真正的“魔都”。女人盲目地幻想,以至非许文强不嫁,而误了终身。数度上海,南京路和外滩一定是来的。那个外滩的夜晚,艺人唱起了“爱你恨你 ,问君知否,似大江一发不收……”当年难懂曲中意,如今再听情已迷。那力透人生的歌声,把当年心灵睡过的外滩<span style="font-size:18px;">和梦想</span>,一起陶醉。</p><p class="ql-block"> 陆家嘴的东方明珠、上海中心大厦们……流光溢彩,光怪陆离,纸醉金迷。上海滩在游人迷幻的眼神里,又将开启一段新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回到北京后,大上海的魔幻,宛如一个天造的舞台,让人眼花缭乱,光怪色迷。静下心后,亚热带植物的柔美、温和,街道清新、恬静,法桐下小吃,小憩,那惬意浪漫的小资情调,又上心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