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首都华盛顿特区,不仅是美国政治的心脏,更是战争记忆的守望者。这里有象征民主与权力的国会大厦与白宫,也有刻写在石壁上的无声名字,见证着士兵的牺牲与民族的痛楚。从林肯纪念堂到越战纪念碑,从韩战纪念碑到二战纪念碑,这些庄严的场所让人驻足沉思。它们不仅记录了历史的辉煌与伤痛,更提醒后人和平的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以前去华盛顿从没有时间和机会参观五角大楼。前不久的八天首都之行,终于去参观了五角大楼。五角大楼对公民开放,参观需提前预约。参观者禁止携带任何电器设备,包括手机,电子表等。参观前一律将电器上交锁入存放柜内。参观者在正式进入大楼前在休息室(也是新闻发佈区)可拍照。</p><p class="ql-block">参观者由军人带队参观,绝对不能随意乱走!大楼共五层,我们在军人导游的带领下花了45分钟时间(走了1.45英里)参观了其中的二层。五角大楼是美国军事的神经中枢。二万多名军政人员在此办公,许多重大军事计划和战略决策,都诞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资料: </p><p class="ql-block">五角大楼建于二战时期。1941年,美国为了集中管理庞大的军政机构,决定修建这座超大型办公楼。设计师采用了五边形方案,从此它就有了“Pentagon”这个名字。</p><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面积超过34万平方米,走廊长达27公里,但由于布局巧妙,从大楼一端走到另一端仅需七分钟。它的设计,体现了军队的高效与严谨。</p> <p class="ql-block">五角大楼的游客等候区可以拍照,游客接待区。</p> <p class="ql-block">等候区陈列着海陆空三军的图片、模型与纪念物,墙上挂满了五角大楼的历史照片与展板。</p> <p class="ql-block">游客可以借此机会做一次五角大楼的"发言人"。</p> <p class="ql-block">只防外部军事打击而不防国内袭击的国防部(现改名为战争部)没想到,2001年9月11日上午,恐怖分子劫持客机撞入五角大楼西侧,导致125名大楼内人员和64名机上人员遇难。为了永久纪念这些逝者,美国在袭击地点修建了这个纪念园。我们出大楼后去参观了五角大楼9.11国家记念园。</p> <p class="ql-block">五角大楼9.11国家纪念园位于五角大楼西侧,正是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时,美国航空77号航班撞击的位置。</p><p class="ql-block">国内供有184座长椅:每一位遇难者对应一座长椅,按遇难者的出生年份从1953年到1998年顺序排列。</p><p class="ql-block">长椅朝向:</p><p class="ql-block">如果遇难者在飞机上,长椅指向五角大楼外;</p><p class="ql-block">如果遇难者在大楼内,长椅指向五角大楼内。</p><p class="ql-block">水池映照:每座长椅下方都有浅浅的水池,映照天空与倒影,象征生命的延续与追思。</p> <p class="ql-block">五角大楼外的地铁车站和公交车站区:</p> <p class="ql-block">位于宾夕法尼亚大道与14街交汇处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家纪念园(National World War I Memorial),它在 2021 年正式对公众开放,成为缅怀“大战”中美国士兵与平民牺牲的新地标。</p><p class="ql-block">纪念园的核心是大型浮雕《A Soldier’s Journey》,以连环叙事的方式展现了一名普通士兵从出征、战斗到归乡的全程,象征无数参战者的共同经历。</p><p class="ql-block">园中并设有纪念碑,纪念美军远征军司令约翰·潘兴将军。</p><p class="ql-block">这里氛围肃穆而安宁,不像宏大的二战纪念碑那般恢弘,却更显得静谧、深刻,仿佛在低声诉说着那段被称为“让世界终结所有战争”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国家二战纪念园(National World War II Memorial) 位于国家广场中央,坐落在林肯纪念堂与华盛顿纪念碑之间,位置极其醒目。它于 2004 年落成,既象征胜利的荣光,也承载着战争的伤痛。</p> <p class="ql-block">纪念园的主体由 56 根花岗岩柱环绕而成,代表当时的 48 个州与海外属地,象征全国人民的团结。中央的喷泉与倒映池在阳光下波光粼粼,仿佛为无数逝去的灵魂点亮宁静的光辉。石壁上镌刻着 4000 多颗金星,每一颗代表 100 位在战争中牺牲的美国人,静默而震撼。</p> <p class="ql-block">在二战纪念园的东西两侧,分别矗立着两座宏伟的拱门——“大西洋拱门” 与 “太平洋拱门”。它们是整个园区的视觉核心,高约 13 米,以花岗岩建造,造型庄严而简洁,象征美国在大西洋战场与太平洋战场上的胜利与牺牲。</p><p class="ql-block">这两座拱门不仅是建筑景观的焦点,也成为整个纪念园空间的精神轴线,把环绕的 56 根石柱与中央喷泉有机联系起来,营造出统一而庄重的纪念氛围。有点遗憾的是,其中央喷泉没有喷水,少了一点应有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拱门整体风格借鉴古典建筑的纪念性手法,方正而厚重,带有凯旋门的意味,但又没有过度的装饰,而是强调力量与永恒。拱门上方的青铜花环由雕刻精美的橡叶与月桂叶组成:橡叶象征坚毅与勇气,月桂叶象征胜利与荣耀。拱门内部的浮雕细节,展现了当时军队的象征符号,增加了庄严与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在中央喷泉的两侧,环绕着 56 根花岗岩柱,它们呈半圆形围合,仿佛双臂环抱整个纪念园。每根柱子高约 5.8 米,外观厚重坚毅,象征着力量与永恒。</p> <p class="ql-block">韩国战争纪念园(Korean War Veterans Memorial) 位于国家广场南端,靠近林肯纪念堂和越战纪念碑,是为纪念朝鲜战争(1950–1953)中服役和牺牲的美军官兵而建。</p> <p class="ql-block">纪念园由 19 名不锈钢士兵雕像 组成,他们身着全副武装,步履坚定地穿过草地,象征着在战争中无数普通士兵的英勇与坚守。雕像采用不同姿态与方向,形成一种包围与行进的感觉,仿佛士兵正穿越丛林,再现了当年经历战斗的紧张与艰辛。</p> <p class="ql-block">园区内的 墙面镶嵌了超过 2,500 个黑色花岗岩板块,刻着参战士兵的名字,背景是反射池与高大树木,使整个空间宁静而肃穆。纪念园设计注重人与空间的互动,当游客沿着小径行走时,会产生被士兵环绕的视觉体验,仿佛在历史的现场中行走。</p> <p class="ql-block">记念园的墙上,有一句非常有力量的格言“Freedom is not free” ,它像和平时代的人们展示:自由的代价是巨大的,它需要牺牲、勇气和责任。今天我们所享有的和平与自由,并非理所当然,而是无数军人用生命、汗水和奉献换来的。每一位雕像、每一块刻着名字的石碑,都在默默地诠释这一真理。它不仅是对逝者的致敬,也是对后人的警醒——自由需要珍惜,更需要守护。</p> <p class="ql-block">越战纪念馆位于华盛顿特区国家广场(National Mall)西端林肯纪念堂旁,是为了纪念在越南战争中牺牲和失踪的美国军人而建。它由建筑师林璎(Maya Lin)设计,于1982年落成。</p><p class="ql-block">纪念馆还有“三名战士铜像”和“越战妇女纪念雕像”。三名战士雕像表现了不同族裔的美国士兵并肩而立,体现了共同的牺牲与情谊;而妇女雕像则纪念了在战场上救护伤员的女性,彰显了她们的奉献。</p><p class="ql-block">整个纪念馆以简洁、肃穆、低调的方式,将战争的残酷与对生命的哀悼深刻传达出来,被誉为美国最具感染力的战争纪念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最核心的部分是一面“V”字形的黑色花岗岩墙,全长约150米,高度随地势由低逐渐升高,象征着伤口的裂痕。墙面上镌刻着约58,000名在战争中阵亡或失踪的美军姓名,按照死亡或失踪的日期顺序排列。墙体光滑如镜,参观者在凝视名字时,也会看到自己的倒影,寓意生者与逝者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站在越战纪念馆前,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面漆黑如镜的大理石墙。墙上密密麻麻镌刻着五万八千多个名字,每一个都代表着一条曾鲜活的生命。走近时,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身影映照在名字之间,仿佛在提醒世人:和平与战争之间,界限并不遥远。墙体由地面缓缓延伸而下,像一道深深的伤口,随着脚步的前行而逐渐加深,让人切实感受到战争留下的沉痛与不可愈合的创口。这里没有宏伟的雕像与浮夸的辞藻,只有沉默的名字和无声的呼唤,却比任何言语都更震撼人心。离开时,心中久久回荡着同一个声音:愿世界永远铭记战争的代价,愿和平不再失而复得。</p> <p class="ql-block">令人意外的所住酒店附近有一“Japanese American Memorial to Patriotism During World War II”(二战日裔美国人爱国纪念碑),它位于华盛顿特区国会山附近。</p> <p class="ql-block">二战爆发后,大约12万多名日裔美国人(其中大部分是美国公民)被强制迁移到拘留营。这是美国历史上一次严重的公民权利侵犯。</p> <p class="ql-block">墙上刻着里根总统的一句话——“Here we admit a wrong”。短短几个字,却是对历史的承认,也是走向和解的一步。</p> <p class="ql-block">墙上记录了集中营所在地及其关押人数; 记录了当时事件发生的历史过程; 也记录了二战期间在美军中牺性的日裔年青人。</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的中心,是一只正在挣扎展翅的鹤(crane)。它被铁丝网缠绕却仍努力展翅,象征着日裔美国人在失去自由的苦难中,依旧坚守希望与尊严。飞翔的姿态,是对和平与自由最深的渴望。历史伤痛的记忆,也是希望与自由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站在日裔美国人二战纪念碑前,心里会涌上一种复杂的感受。它既让人沉重——想到当年无辜的家庭被迫离开家园;又让人敬佩——那些在战火中依然选择忠诚和奉献的身影。纪念碑不仅追忆历史,更提醒我们:自由和公民权利来之不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如此悲剧不再重演。</p> <p class="ql-block">其实如果是想了解各军兵种的历史,华盛顿特区处处都有纪念碑可以任意参观。</p><p class="ql-block">美国海军纪念碑(U.S. Navy Memorial),正对着国家档案馆大楼,是专为纪念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海岸警卫队以及商船队的服役人员而设立。 《孤独的水手》雕像是纪念碑的核心象征,向所有海军人员致敬 。花岗岩世界海洋地图,象征美国海军的全球影响力。青铜浮雕环绕广场,描绘海军历史上的关键事件与人物 。喷泉池与信号旗增添纪念广场的仪式感与视觉层次 。</p> <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特区战争纪念碑(District of Columbia War Memorial),国家广场上唯一一个专门为纪念 26,000 多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华盛顿特区居民而设立的纪念碑,它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纪念,更象征着 地方对国家贡献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参观战争纪念馆,心中涌起的不是豪情,而是沉重与敬畏。那些雕塑与碑铭,宛如一面面沉默的镜子,映照着不同时代的牺牲与深刻的反思,无声地诉说着无数生命的逝去,也提醒着我们和平的来之不易。每一步行走,仿佛踏在历史的伤口上,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战争的残酷。战争从不值得歌颂,真正值得铭记的,是人类为和平所付出的代价与努力。离开时,心中多了一份沉思:唯有珍惜和平,才能不负那些长眠于历史尘埃中的灵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ejidhu" target="_blank">游玩首都华盛顿: 在历史与知识的殿堂里漫步——国会图书馆与国家档案馆之行</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bxgfjl" target="_blank">游玩首都华盛顿:沿着历届总统的足迹,探索历史的过往经来</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7fwlq8" target="_blank">游玩首都华盛顿-漫游国会山庄</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