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梵蒂冈博物馆是教皇的宫廷收藏与艺术品的集合地。</p><p class="ql-block">它以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宗教气息,带给参观者强烈的视觉震撼与心灵触动。</p> <p class="ql-block"> 今年夏天,儿子特意带我到罗马参观梵蒂冈博物馆,他说非常值得一看。</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位于梵蒂冈圣彼得教堂北面。斑驳的外墙,述说着时间的层叠;墙外是蜿蜒排队的人群,酷暑下的等待,只为了亲眼目睹那曾照耀人类历史的美。</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入口处</p><p class="ql-block">墙头是米开朗基罗(左)和拉菲尔(右)两位艺术巨匠的雕像,他们是这座艺术殿堂的灵魂与功臣。</p> 第一站 埃及馆 埃及馆主要展品<div> ——木乃伊与人形棺木</div> 古埃及法老像(狮身人面) <p class="ql-block">八角庭院</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雕塑长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廊内陈列着众多珍贵的古罗马和希腊雕像,最初是教皇英诺森八世的夏季住所(1484——1492),18世纪后期教皇六世对其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和装饰,用作专门展示古典雕塑的画廊。</p> <div>光影下长廊诉说着千年历史。<div><br></div></div> <p class="ql-block">古罗马开国皇帝</p> 古罗马第二位皇帝 传说中的月亮与狩猎女神 圣母玛丽亚 阿波罗雕像——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古典艺术中男性体型的代表。 第三站 圆形大厅 圆厅的采光穹顶 天顶画《阿波罗和缪斯》 <p class="ql-block">罗马皇帝尼禄的浴盆 ,用一整块紫斑云石雕刻而成,直径4.76米。</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残躯》</p><p class="ql-block"> 这件雕塑虽然残缺不全,但是仅存的部分肌肉遒劲非常有张力,是米开朗基罗最爱的古代雕塑之一,在其名作《最后的审判》中,基督的身体就借鉴了它。</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 挂毯 地图长廊</p> <p class="ql-block">挂毯</p><p class="ql-block">在庇护九世于1854年12月8日宣布圣母无原罪教条后,教皇决定用一系列壁画来庆祝这一事件。</p><p class="ql-block">选择的地点是与拉斐尔房间相邻的波吉亚大厅。</p> <p class="ql-block">序列从天花板开始,以寓言场景宣扬圣母的美德;西墙则表现对人们教义的讨论;叙事在南墙达到高潮,表现了宣读教义的宏大场景,将三位一体与圣母一起放在天球体中,以及先知、使徒和旧约和新约中的人物;东墙上以玛丽像加冕仪式结束。</p> <p class="ql-block">地图长廊</p><p class="ql-block">这个长廊得名于其92幅精美的地图,这些地图在整个封闭式走廊的两侧墙壁上展示,长约120米。装饰风格为文艺复兴风格,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家乔尔乔·万内里(Girolamo Vignola)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地图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关于世界和意大利地区的知识和想象。地图展现了整个意大利半岛、罗马教廷和日耳曼地区。长廊的地图沿着墙上的壁画生动地展现了意大利整个区域的历史地理来龙去脉。这些地图不仅表现了世俗意义上的地理位置,还展现了意大利封建国家间的战争与和平、城市文化的兴盛与没落、艺术与考古发现等,是历史爱好者和地理爱好者的理想天地。</p> <br><div><br></div> <p class="ql-block">拉斐尔·圣齐奥 一位将“完美”与“和谐”带入人间的天才。</p><p class="ql-block">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他是意大利画家和建筑师,以其绘画中无与伦比的优雅、平衡的构图和清晰柔和的色彩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拉斐尔的艺术仿佛没有痛苦的挣扎,只有神性的宁静与人性的光辉。</p><p class="ql-block">他于37岁生日那天猝然离世,如同流星划过,短暂的一生却照亮了整个艺术史。</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 ——拉斐尔名画《雅典学院》</p> 拉斐尔画厅-湿壁画《十字架的幻象》(部分)君士坦丁厅 拉斐尔画厅湿壁画《十字架的幻象》(部分)君士坦丁厅 《君士坦丁的捐赠》君士坦丁厅 《圣庇护五世加冕》 《圣礼的争辩》与雅典学院相对而立,象征神学与哲学的关系,且以基督教战胜古代哲学划上句号。 西斯廷教堂与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穹顶画 <p class="ql-block">西斯廷教堂始建于1445年,由教皇西斯都四世发起创建,教堂的名字“西斯廷”便是来源于当时的教皇之名“西斯都”。</p><p class="ql-block">教堂长40.25米,宽13.41米,高18米。是依照圣经《列王纪》第6章中所描述的所罗门圣殿,按照比例(60:20:30)所建。西斯廷教堂是罗马教皇的私用经堂,也是教皇的选出仪式的举行之处。</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米开朗基罗的穹顶画《创世纪》</p><p class="ql-block">从下到上,按《旧约》故事共分为九场景:《上帝分白昼》、《创造日月》、《划分水陆》、《创造亚当》、《创造夏娃》、《偷吃禁果与逐出伊甸园》、《诺亚献祭》、《大洪水》、《诺亚醉酒》。</p><p class="ql-block">描绘上帝创造世界万物与人类、人类始祖的堕落与原罪、大洪水与诺亚方舟等故事。共绘有343个人物,其中有100多个人物比真人大两倍。每个人都是理想人物,每个人都是力与美的统一。</p><p class="ql-block"> 这一壁画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米开朗琪罗费了四年的心血完成了这个巨大工程,不仅时间长,工作条件也艰苦,要爬上很高的脚手架,作画时要弓着腰,仰着脖子,非常辛苦。当穹顶画完成后,立即轰动了整个意大利和世界。</p> <p class="ql-block">(此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双螺旋楼梯</p><p class="ql-block">博物馆出口处的双螺旋楼梯。 两个螺旋,一个向上延伸,一个向下延伸,两条螺旋通道彼此缠绕却永不相交。</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顺着旋梯盘旋而下,仿佛从一个美丽的梦中走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梵蒂冈博物馆,为它专程而来,惊鸿一瞥,深深印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