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6日,星期五,晴。今天是贝加尔湖之行中最漫长的一天。从上午11点的安加拉河畔到晚上8点半到达伊尔库茨克市区,环湖火车载着我们,把贝加尔湖的湖光山色与千年故事,一并揉进了12个小时的旅程里。</p> <p class="ql-block">上午我们从小镇乘船到安加拉河畔的观光火车站。河水带着贝加尔湖的清冽,在晨曦中泛着细碎的金波,岸边的白桦树刚抽出新叶,薄雾缠绕其间,像一幅未干的水彩画。等到同行的伙伴们都醒了,我们吃过俄式早餐——列巴配着酸黄瓜和奶酪,温热的红茶驱散了清晨的微凉。</p> <p class="ql-block">抵达湖畔时,湖面已褪去晨雾,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铺在天地间。我们登上环湖游船,风从湖面吹来,带着水汽的清新,远处的奥利洪岛在视野里若隐若现。游船缓缓靠岸,贝加尔湖火车站就坐落在岸边,红白色的建筑带着复古的俄式风情,如今这里已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博物馆的一部分,老旧的信号灯、生锈的铁轨零件,都在诉说着百年前的铁路传奇。</p> <p class="ql-block">上午10点,红色的环湖观光火车缓缓启动。这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遗存路段,全程会停靠5到7站,每站停留15到60分钟,足够我们深入感受湖畔的景致。火车沿着湖岸前行,车窗像画框,框住了不断变换的风景:有时是陡峭的崖壁,松树扎根在岩石间;有时是开阔的湖湾,水鸟贴着水面掠过;偶尔还能看到湖畔的小木屋,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像极了童话里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列车员推着小车走过车厢,红茶的香气飘来。我们端着温热的茶杯,就着简单的中式简餐——这是我们到伊尔库茨克的第一顿中餐,一边吃一边赏景。同行的导游说,这湖水清澈得能看见水下的石头,难怪贝加尔湖被称为“西伯利亚的明珠”。我这时接过话头:“不仅景美,这里还有咱们中国的历史故事呢,西汉的苏武,当年就流放牧羊在这片‘北海’。”</p> <p class="ql-block">提起苏武,不得不提起起那段往事:公元前100年,苏武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却因意外被扣押。匈奴单于以高官诱惑、以酷刑逼迫,他始终不屈,被流放至北海牧羊,单于还故意给了他一群公羊,说“公羊生羔方可归汉”。十九年间,他渴饮雪水、饿嚼毡毛,始终手持汉节,从未动摇。直到公元前81年,汉朝与匈奴议和,他才得以带着仅存的汉节返回长安,成为千古传颂的忠义典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苏武留胡曲不辱,冰天又雪地,苦斗19年……</p> <p class="ql-block">再看眼前的贝加尔湖,忽然觉得这片湖水多了层厚重的意义。当火车停靠在一处观景台时,我们下车走到湖边,湖水冰凉刺骨,远处的海水在阳光下泛着幽光。想象着那遥远的十九年,苏武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坚守着信念,那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气节,穿越千年时光,依然让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时,火车还在湖岸穿行,晚霞把湖面染成了橘红色。直到晚上9点,列车才缓缓驶入伊尔库茨克市区。走出车厢,晚风带着凉意,脑海里却满是白天的湖光、铁轨的轰鸣,还有苏武手持汉节的身影。这一天虽然漫长,却把贝加尔湖的自然之美与历史之魂,深深印在了记忆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