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建水朱家花园,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翰林街16号(近书院街),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p><p class="ql-block"> 建水朱家花园总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坐东南朝西北,包括家宅和宗祠两个部分。建水朱家花园主体建筑呈“纵三横四”不对称布局,主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池塘、前花园、一进、二进、三进院落和后花园,为建水地区典型的“五间六耳五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民居庭院并列联排组合的群体建筑。讨论整体建筑结构严谨,是建水乃至红河州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异、富有滇南私家园林韵味的大型传统民居,对研究当时的滇南民居有重要价值。</p><p class="ql-block"> 2013年3月5日,建水朱家花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踏入朱家花园的那一刻,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那个书香门第、商贾云集的年代。门楣上“朱家花园”四个大字熠熠生辉,门框两侧的雕刻精美繁复,诉说着这座宅院昔日的荣耀。门口已有不少游客驻足,或拍照留念,或静静欣赏这古色古香的建筑风貌。</p> <p class="ql-block"> 大门前是一块庄重的石碑,上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方是中英文对照的“建水朱家花园”。石碑雕刻精细,背景绿意盎然,仿佛在默默诉说着这座宅院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地位。</p> <p class="ql-block"> 庭院中,一盆造型别致的盆景吸引了我的目光。树干虬曲,枝叶繁茂,根系裸露,青苔覆盖,阳光洒落,树影斑驳,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中。</p> <p class="ql-block">循规蹈矩</p> <p class="ql-block">菊园</p> <p class="ql-block">含玉楼</p> <p class="ql-block">蓄芳阁</p> <p class="ql-block">朱氏祠堂</p> <p class="ql-block">竹园</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一座古意盎然的门出现在眼前,门上“兰庭”二字悬挂其上,两侧雕刻细腻,仿佛每一刀都刻进了岁月的痕迹。几位游客在门内驻足,背景中可见一幅古画与几只花瓶,整个空间弥漫着一种静谧与典雅。</p> <p class="ql-block"> 屋内陈设古朴,墙上挂着几幅书法作品与花鸟画,几只花瓶静静立于两侧。一位老者坐在中式家具前,仿佛在回忆往昔的点滴。墙上还挂着几幅文物画作,下方标注着详细说明,一旁的展板则记录着朱朝瑛的生平,从他参与革命到投身实业,每一段都令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前言</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鸟瞰图,整座朱家花园尽收眼底。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水道蜿蜒,绿树成荫,园中人物或漫步或休憩,一派闲适景象。这座园林不仅是一座宅院,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承载着朱家几代人的荣光与梦想。</p> <p class="ql-block">落户临安</p> <p class="ql-block"> 建水朱姓世系表,从一世祖到十一世祖,家族的脉络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朱家崇文重教,书香传世。朱广福虽已故去,但他的后代朱朝琛、朱朝瑛、朱朝瑾等人皆在科举与实业中崭露头角。兄弟连科的匾额曾高悬门楣,光耀门庭,如今虽已斑驳,却依旧诉说着那段辉煌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 朱家不仅以文传世,更以商起家。朱恒泰经营进出口贸易,商号遍布滇、川、桂乃至越南,形成了庞大的商业网络。他们不仅积累了财富,更在管理上精益求精,成为“临安帮”中的翘楚。</p> <p class="ql-block"> 园中一块红色宣传牌格外醒目,上面记录着朱家参与修建个碧铁路的历史。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后,朱家率先响应倡议,带头认股,推动铁路建设,展现出他们对家乡发展的深切关怀。</p> <p class="ql-block">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 清末动荡,朱家兄弟也曾投身军旅,保家卫国。朱成章、朱成彩、朱成藻招募乡勇,随军征战,虽获功名,却未久居官场,而是回归故里,继续务农经商,奠定了朱家后来的基业。</p> <p class="ql-block"> 光绪年间,朱家在翰林街购地建宅,历时三十余年,建成这座占地广大的宅院。雕梁画栋、池塘假山、稻田环绕,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朱家的尊贵与荣华。如今,这座“滇南豪宅”已成为传统民居建筑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朱家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1915年护国起义期间,朱朝瑛因支持袁世凯而被抄家,直到1922年才得以恢复。这段历史虽令人唏嘘,却也让人更深刻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p> <p class="ql-block"> 1928年锡城火拼事件后,朱朝瑛被囚于昆明,不久后去世,朱家的辉煌自此落幕。这座曾经显赫一时的家族,终究在历史的洪流中归于沉寂。</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朱家花园,经过多次修缮,已焕然一新。从1990年的首次维修,到2017年的大规模扩建,政府与企业携手,让这座百年宅院重现昔日风采。它不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再造盛世</p> <p class="ql-block"> 园中一块红色展板写着“结语”,上面写道:“朱家花园不仅是朱家的故事,更是那个时代的背影。”它已成为建水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道风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p> <p class="ql-block"> 园外不远处,一块霓虹灯招牌写着“白鹿書屋”,夜晚亮起时,仿佛为这座古宅增添了一抹现代气息。而园内,古井依旧,水波不兴,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建水这座古城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朱家不仅在商业上有所建树,在文化上也留下了深远影响。1911年“重九”起义中,朱朝瑛曾参与其中,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而“朱家砚”三个字,也成为了朱家文化传承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屋内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写着“两字家传惟孝友,一生事业在诗书。”这不仅是朱家的家训,更是他们家族精神的写照。书卷气与孝友之道,贯穿了朱家几代人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另一幅篆书作品上写着:“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人分心存君国。”字里行间,透露出朱家对教育的重视与对国家的忠诚。</p> <p class="ql-block"> 园中一座门匾上写着“中将第”,金色大字在红底上熠熠生辉,下方雕刻精美,两侧悬挂着书法作品。游客在门前驻足,仿佛在感受那段军旅岁月的荣耀。</p> <p class="ql-block"> 另一座门匾上写着“四水堂”,黑色背景衬托出金色大字的庄重。这里曾是朱家议事之地,如今虽已沉寂,却依旧能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背景墙上挂着一幅花卉画,几只花瓶静静陈列,仿佛时光从未流逝。</p> <p class="ql-block"> 我家的合影,背景是精美的花瓶与一幅古画,木质家具散发着岁月的沉香。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朱家的历史产生了某种奇妙的连接。</p> <p class="ql-block"> 妻子站在园中,望着那座雕梁画栋的建筑,我仿佛能听见历史的低语。朱家花园不仅是一座宅院,更是一部关于家族、文化、商业与时代的厚重篇章。</p> <p class="ql-block"> 园中一处池塘边,荷花盛开,侄女倚栏而立,背景是飞檐翘角的屋檐与精美的雕刻。整个画面宁静而典雅,仿佛一幅活生生的古画,让人不忍打扰。</p> <p class="ql-block"> 园中一座牌坊上写着“济世安民”,两侧石象静立,游客络绎不绝。这座牌坊不仅是朱家的精神象征,更是那个时代士绅阶层的责任与担当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朱</p> <p class="ql-block">家</p> <p class="ql-block">花</p> <p class="ql-block">园</p> <p class="ql-block">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假山</p> <p class="ql-block">池沼</p> <p class="ql-block">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滇南大观园</p> <p class="ql-block">滇南大观园~朱家花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