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昆歌 文字布图/昆歌</p> <p class="ql-block"> 《逐梦人生》编辑"原始文稿"见证</p><p class="ql-block"> 作者:杨学坤</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逐梦人生》这本"原始文稿"编成初始见证人,目睹见证编辑整理文稿前后的经历过程。(从发起,动员、组织、宣传、筹备、文稿、编辑、审核、设计、印刷等)在编委会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在经主编的最终审阅修正下,在三个写作组群辛苦劳作的努力密切配合下,在74名作者的热情大力支持下,完成了编辑整理"原史文稿"工作。</p><p class="ql-block">总结归纳起来有几大亮点:</p><p class="ql-block"> 一、从文稿题材内容来看,所描述的故事真实感人,内容全面各有特点。题材多样,知青返城后怀揣梦想,坚强奋斗在各自工作岗位,追求各自的梦想如:《我在军工厂工作经历》一文,被作者在回城后,所经历的追逐梦想人生之路上的真实故事所感动!</p><p class="ql-block"> 文章表述朴实真作,语言流畅易𢤦,有血有肉,逻辑思维紧扣主题,章节列举实例,突显感人生动。</p><p class="ql-block"> 二、文稿写作的质量上层次,文学创作水平有提高,内容闪光有看点。不仅有欣赏价值,更有传承美德文化底蕴和充满活力的文学艺术创作品味。例如此书中《我的文学梦》这篇文章的作者,围绕主题以自身看书好学,追逐文学梦的经历为题材,写的情切厚重,文学艺术创作水平功底深厚,文章语言表述舒畅,内容真实感人,是一篇上等好文。阅者读后确有感触和惊叹!</p><p class="ql-block">三、为了凸显当年走过的"五七"道路,现年过八十五岁高龄的米治国老师,也积极投入本次写作编辑投稿的活动中。他们精神可嘉,积极响应号召投入写作行例。洮儿河两位老"五七"战士,手写万字文稿,字迹清晰,内容丰富,情节感人。这是前辈们优良传统美德的结晶,更是我们知青人学习的标兵。</p><p class="ql-block"> 《逐梦人生》原始文稿上下册于2025年8月被《长春方志馆》入馆珍藏。圆了洮儿河人心中的梦想。这本文卷满满的记截着知青战友返城后追逐梦想的人生轨迹!记截74名作者回城后所发生的那些真实的故事,阅读后使人联想浮生…….</p><p class="ql-block"> 在那特殊的年代,我们初中刚毕业,就赶上国家上山下乡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是那个年代把我们卷入那场洪流之中!我们是那年代的追随者和见证人。我们把最美好短暂的青春岁月,都奉献给那片陌生的黑土地⋯。在上山下乡接受劳动再教育过程中,我们各自都不同的感受和经历。正是有这种不同感受和经历,才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和勇气。回城的知青大部分都在平凡生产工作岗位,为了生存,默默无闻地努力拼搏着⋯靠劳动换来自己的价值来维系家庭生活!他们上有父母下有儿女,他们靠着自己毅力和拼搏证实自己的担当和责任。如今有"五十五年"的光阴,想起来记忆犹新,铭记在心!当下,我们这一代人已退出历史的舞台。并步入老年时代,寻求健康与快乐,分享晚年福份与安祥是我们的始终。我们学会了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丰富我们晚年业余文化生活,同时我们也会用我们的余热为祖国强大助力发声!不给国家添乱,永远听党话,跟党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感悟 </p><p class="ql-block">激情岁月忆往昔,洮河起动编书籍。</p><p class="ql-block">投稿写作付辛劳,同行助力施才艺。 </p><p class="ql-block">经历平淡书生气,留下笔墨呈寄语。</p><p class="ql-block">切记撰书投资者,传递胜卷颂友谊。</p><p class="ql-block"> 昆歌 2025年9月26日</p> <p class="ql-block">知青书卷载辉煌,史馆收藏永传扬。岁月人生留痕迹,后世子孙读华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