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本绿色封面的《规章制度汇编》静静躺在桌角,像一位沉默的老同事。封面上金色的字在光线下微微泛亮,仿佛还带着上世纪末油印纸张的余温。它不声不响,却记录着码头上每一个指令、每一道流程,曾是无数人上班第一件事要翻的“港务圣经”。那时候,规章不是电子文档里一个点击即开的文件夹,而是需要双手捧起、逐字细读的厚重存在。</p> <p class="ql-block">翻开内页,“烟台港安全例会制度”几个字工整地印在纸上,像极了当年会议室里挂在墙上的横幅。我记得那时候每周一早上,所有人都准时坐在会议室,安全员拿着这本册子一条条念,谁迟到、谁没戴安全帽,都记在本子上。纸页已经有些发黄,边角也微微卷起,那是被无数双沾着海风与盐粒的手翻过的痕迹。如今这些制度早已上线,可我总觉得,少了那点纸墨味,规矩也好像轻了几分。</p> <p class="ql-block">那本标着“二〇一七年一月”的绿色文件夹,是海港房地产开发公司最后一批纸质汇编之一。封皮上的字迹清晰,却透着一丝告别前的郑重。那一年,很多老部门在调整,有些人调走了,有些岗位消失了。这本册子像是一个时代的句点,记录着一群人在港口边盖楼、铺路、画图纸的日子。它不再更新,却也没被丢弃,依旧摆在办公桌最顺手的位置,像一位退休的老班长,虽不说话,但让人安心。</p> <p class="ql-block">左边是港务局的汇编,右边是地产公司的册子,有的装着装卸流程,有的记着房产审批,它们堆在一起,不只是文件,更像是一段段被压紧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翻开那本2014版的内部控制手册,字迹刚劲有力。那时“内控”还是个新鲜词,大家念着都觉得拗口。可就是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第一次把“流程”“监督”“责任”这些词,像钉子一样敲进了日常工作中。如今它的版本早已迭代到电子系统自动提醒,可我偶尔还会翻翻这页泛黄的纸,像回看一个朴素的起点——原来我们走得那么远,是从这样安静的一本书开始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老物件,从不喧哗,却比任何口号都更清楚地记得港口的脉络。它们不是展品,也不是怀旧的摆设,而是曾经真正流淌在日常里的血液。如今键盘敲击代替了翻页声,屏幕闪烁取代了纸张反光,可每当我在新系统里点开一条规章,总会想起那个阳光斜照的上午,老科长戴着老花镜,一边喝茶一边在本子上做批注的样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港在变,船越来越大,码头越来越智能,可有些东西,藏在这些旧册子里,一直没走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