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共进聚智慧,研以致远润课堂——遵义市“三课”语文学科送培下县活动在播州区团溪镇中学举行

小石头

<p class="ql-block">  秋意盎然,学履不停。9月26日,遵义市义务教育阶段“三课”语文学科送培下县活动走进播州区团溪镇中学。本次活动以“聚焦课堂实效,赋能教师成长”为主题,通过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种课型的示范与研讨,精准把脉课堂教学,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的教学范式。</p> <p class="ql-block">新授课 · 于平凡处见真情</p><p class="ql-block">示范课例:《散步》</p><p class="ql-block"> 陈丁老师以莫怀戚先生的经典散文《散步》为蓝本,为我们呈现了一节温情脉脉、意蕴深长的新授课。课堂从“我们”一家人的寻常散步切入,引导学生品味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p><p class="ql-block"> 陈丁老师通过巧妙的朗读指导,让学生们在舒缓的语调中感受“母亲”的慈爱、“我”的担当、“妻子”的贤惠和“儿子”的聪慧。一个简单的“散步”故事,在老师的引导下,升华为一曲尊老爱幼、生命传承的赞歌。</p> <p class="ql-block">课堂亮点: 注重文本细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如“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整个世界”等),深入挖掘其情感内涵,实现了语言建构与人文熏陶的完美统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应讲座:《新授课的教学设计与情感渗透》</p><p class="ql-block"> 课后,陈丁老师针对新授课作了专题讲座。讲座强调,新授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启迪。教师应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成长和情感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复习课 · 于凝练中解诗心</p><p class="ql-block">示范课例:“解码诗歌情感密码”</p><p class="ql-block"> 冯丹老师面对中考复习的难点——诗歌鉴赏复习课,另辟蹊径,以“解码情感密码”为线索,带领学生进行了一场富有挑战又充满趣味的探索。</p><p class="ql-block"> 课堂不再是简单的背诵和翻译,而是变成了一个“侦探现场”。冯丹老师引导学生从意象(如月、柳、雁)、关键词(诗眼)、表达技巧、背景知识等四个维度,寻找诗人情感的“蛛丝马迹”,构建起解读诗歌情感的系统方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课堂亮点: 方法指导清晰,例题选择典型。学生们手持“解码器”,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课堂效率显著提升。</p> <p class="ql-block">对应讲座:《复习课的系统构建与能力提升》</p><p class="ql-block"> 冯丹老师指出,高效的复习课应致力于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提升其迁移运用的能力。诗歌复习尤甚,要教给学生“渔”而非仅仅给予“鱼”。</p> <p class="ql-block">讲评课 · 于实践中悟策略</p><p class="ql-block">示范课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解题策略”</p><p class="ql-block">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娟老师直面学生在此类题型中的困惑,带来了一节扎实、高效的方法指导课。</p><p class="ql-block"> 课堂以一份典型的非连续性文本(如图表、说明书、广告等)练习为例,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重点讲解了信息定位、图表转换、逻辑推断、整合归纳四大解题策略。</p> <p class="ql-block">课堂亮点: 讲练结合,针对性极强。李娟老师不仅分析错误原因,更示范正确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总结出一套实用的“答题模板”,有效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p> <p class="ql-block">对应讲座:《讲评课的精准诊断与策略优化》</p><p class="ql-block"> 李娟老师在讲座中强调,讲评课的核心在于“诊断”与“优化”。教师要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找到学生的知识盲点和能力短板,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策略指导,实现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飞跃。</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播州区语文教研员严雪老师作总结引领。她精准把脉三大关键:新授课,重在深入文本,挖掘内涵;复习课,贵在激发学生的“温故之心”,实现能力迁移;讲评课,关键在于聚焦核心问题,进行精准诊断。她殷切期望全体教师将今日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教研成果在常态课堂中落地生根。</p> <p class="ql-block">  半日时光,如白驹过隙,却因收获而显得格外充实。我们一同领略了课堂教学的精彩,感受到了专业成长的拔节之声。感谢遵义市教科院的周密安排,感谢专家的智慧引领,感谢每一位伙伴的专注投入。</p><p class="ql-block"> 活动的结束意味着实践的开始。让我们怀揣这份收获与感动,携手同行在教育路上,相信更美的风景、更笃定的幸福,就在前方。</p>